血管瘤患者的認知誤區,你中招了嗎?

  血管瘤患者大多數多發於嬰兒時期,而很多的家長們在給孩子治療血管瘤的過程中都存在著誤區,導致未能及時治療,使患者病情加重。由於血管瘤的發病特點,血管瘤是需要專業治療的。下面為大家分析一下患者在血管瘤的認知上存在哪些誤區,幫助患者及時的做出糾正,儘早治療避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誤區一】對血管瘤與血管畸形的錯誤認識

  過去傳統的分類把血管瘤分為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血管瘤等。而毛細血管瘤包括新生兒斑痣、鮮紅斑痣、草莓狀毛細血管瘤。長期臨床實踐證明該分類法雖然有形象、直觀等特點,但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陷,該分類法難以反映血管瘤病變的本質。

  【誤區二】認為血管瘤會自己消退

  有少數小面積單純型血管瘤,不增大,可密切觀察其生長態勢,如果在頭面部位,有發展趨勢應及時就診。如果是海綿型或混合型的血管瘤,切不可大意,因為這兩種類型的血管瘤是不可能會自己消退的。有的患兒家長因為某些非專業醫生誤導,延誤了較佳治療時間,給治療帶來了更大的難度,甚至會帶來不可挽回的遺憾,引起毀容、器官畸形等後遺症。

血管瘤患者的認知誤區,你中招了嗎?

  血管瘤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面積隨之擴大的,所以,患兒的年齡越大,血管瘤的面積也越大,其治療的難度也相對越大,而很多血管瘤在等待的這個過程中,面臨著破潰出血甚至侵犯到正常組織和骨質關節等部位,引起器官畸形,影響功能障礙等。很多家長因為姑息孩子,怕孩子治療痛苦,想等到孩子大點,接受疼痛能力大的時候再接受治療,往往給孩子增加了更多的痛苦。

  既往對於血管瘤的治療,一般採取觀望的態度,如果明顯增大或引起畸形才進行治療,其實是不太明智的,為此有關專家呼籲:小兒血管瘤宜早治!

  目前治療血管瘤,常採用彩超引導下微創治療

  【治療原理】:該技術是在彩色多普照勒超聲定位後,通過微導管穿刺插入引起異常結構的病變血管及膨大處,在血管瘤體內利用超聲消融技術,讓供血支血管壁收縮管腔變狹窄,減少瘤部供血,使瘤體供血與迴流達到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溫馨提醒

】對於以上血管瘤的治療誤區,家長們要引起注意了。若您現在還存在到上的錯誤認識,繼續觀察等待,或是等孩子再大一些再進行治療,這隻會使孩子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不利於患者治療和恢復,因此,建議您帶著孩子及時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