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三位歷史名人!兩位被寫進《史記》,另一位鮮有人知是郟縣人

郟縣位於河南省中部偏西,隸屬於平頂山市管轄,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居住。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名人輩出。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郟縣三人歷史名人,兩位都寫進了《史記》當中,還有一位名人連郟縣本地人都不知道是郟縣人。

張良

張良是西漢名臣,《史記》中的《留侯世家》就是記錄張良的事蹟的。

郟縣三位歷史名人!兩位被寫進《史記》,另一位鮮有人知是郟縣人

劉邦封賞大臣,對“未嘗有戰功”的張良,卻給予了最豐厚的禮物,讓張良“自擇齊三萬戶”,這片封地的面積遠高於蕭何、曹參等一干重臣。給張良以厚遇的原因就在於張良“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的傑出才能。
張良到底為劉邦策劃過哪些重要謀略,以至於劉邦如此敬重他呢?主要有五項,一是鴻門宴幫助劉邦逃脫虎口。鴻門宴是張良力主劉邦去的,目的是為了打消項羽的猜忌,同時佔據道義的高地。在生死關頭,是張良悄悄叫來樊噲,救了劉邦一命,其間,張良的鐵哥們項伯也幫了大忙。劉邦走後,又是張良留下來善後。在劉邦奪取天下的過程中,鴻門宴是最驚心動魄的一幕。二是勸阻劉邦不要貪圖享受。劉邦打進咸陽,奪取了秦宮,看見珠寶無數美女如雲,便想留下好好享受一番,是張良“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勸說劉邦放棄了享樂的念頭。三是在項羽分封諸王時,是張良為劉邦想辦法,使得項羽將漢中分封給劉邦。從地緣戰略上說,漢中是劉邦最後發兵奪取天下的絕佳據點。劉邦前往漢中,又是張良勸說他燒燬棧道,打消項羽的顧慮,起到了麻痺對手的作用。四是劉邦為了削弱項羽的勢力,曾經想採用酈食其的策略“復立六國後世”,被張良阻止。張良一共陳述了七條理由,洞微觀著,表現出來的遠見卓識令劉邦豁然開朗,同時也驚出一身冷汗。五是劉邦和項羽交戰多年不利,召韓信及諸侯而不至,是張良出主意,使韓信和諸侯率軍前來效力,最後取得了決戰的勝利。


候公

劃定“楚河漢界”漢界的侯公,是郟縣人。中國象棋的棋盤上,兩軍對壘,中間為“楚河漢界”,這條“界”就是我們郟縣人侯公劃定的。


郟縣三位歷史名人!兩位被寫進《史記》,另一位鮮有人知是郟縣人

據司馬遷《史記》載:公元前205年,漢與楚戰,在彭城(今徐州)大敗,劉邦的父親在逃跑時被楚軍抓獲,被項羽押解到軍中作人質。前203年,劉邦派大將陸賈勸說項王放回劉邦的父親,項羽不準,又派侯公前去,商定中分天下,以鴻溝為界,溝西為漢,溝東為楚,經劉邦、項羽共同拍板決定,放回了劉邦的父親,劉邦登基後稱讚侯公為“天下辯士”,封侯公為平國君。後,侯公返回故里侯店,隱居不見朝延。侯公去和項羽談判是如何進行的,史書不載,在歷史上一直是個迷。到了宋代,蘇東坡多次路過郟縣,探究原委,寫了一篇《代侯公說項羽辭》,演繹出侯公和項羽的談判的全過程,並收入他的作品集中。


金庸

金庸先生是中國現代最有名、影響力最廣的小說家,他的武俠小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金庸先生一生創作了十多部武俠鉅著,帶給每一位讀者一個豐富多彩、俠骨柔情、浪漫唯美的江湖世界。他的作品是許多人的精神食糧,影響深遠。

郟縣三位歷史名人!兩位被寫進《史記》,另一位鮮有人知是郟縣人

去過少林寺的朋友都知道,這裡有一塊碑文,上寫“少林瑰寶武林秘籍”,寫下這八個大字的正是著名作家金庸先生,很多人知道他身在香港,卻少有人知道他的祖籍在河南省郟縣。

2001年,金庸去少林寺出席題詞揭牌典禮,當時的少林寺副方丈釋聖智是查莊村人,經他牽線搭橋,渣園鄉一行5人前往少林寺拜訪了金庸。當時,金庸曾在釋聖智拿出的一本《天龍八部》的扉頁上寫下:金庸原名查良鏞,河南汝南郡。

郟縣渣元鄉查莊村的幾位查姓後裔拜訪金庸時,說在郟縣有3000多口人姓查,村名就叫查莊,是否和金庸先生的海寧查家有什麼關聯,金庸說:“這是歷史上人口遷移到浙江的,我也是河南人。”


你還知道哪些郟縣的歷史名人嗎?快和小編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