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孩子,抵抗所有的束縛與偏見:成長,只是一瞬間

所有災難後的春天,都格外明媚~

18歲的孩子,抵抗所有的束縛與偏見:成長,只是一瞬間

我們認識作者馬克·李維,是因為暢銷書《偷影子的人》,但我愛上他,卻是因為這本《生命裡最美好的春天》。


這是一本關於愛,關於生命,關於自由的書。乍聽起來,跟大部分的小說討論的話題,都差不多類似嘛。但在2020爆發疫情的關口,我們似乎真切體驗了一回書中追尋的自由。


這個故事發生在1943年的法國,那時候整個天空都被二戰籠罩著,烏雲密佈。政府成了納粹的傀儡,警察變成了打手。而小說中的主人公在成年的那一刻起,選擇了為自由而戰,儘管後來他失去了家庭,親人,還有一起抗爭的夥伴,極度地陷入悲傷,但他沒有放棄,春天、春天馬上就要來了。


災難來臨時,世界不會提前打聲招呼,讓你準備。每個人面對災難的選擇,卻決定我們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疫情當前,所有的鬥爭者,每一個個體,無論是前線的醫護人員,還是為疫情做著點滴貢獻的普通民眾,我想都跟這本書裡的主人公一樣,給我們上了3堂成長的必修課。


第一課是:抵抗,且微笑著


打開書,第一頁就寫著:我非常熱愛“抵抗”這個詞。抵抗,抵抗所有的束縛與偏見,抵抗毫無根據的評頭論足,抵抗一切損人利己的論調、怨言、捨棄、野心和混亂。


其實十六七歲的少年,再普通不過了,十六七歲,應該是常伴父母身邊,享受著校園生活,或欠欠的欺負漂亮女同學,或叛逆地玩遊戲到深夜,或每天勤奮學習期待高考。但是小說的主人公,卻一夕之間就讀被拒,升學無望,父母被捕,自己和弟弟成了被嫌棄的通緝犯。


他們犯什麼錯了麼?並沒有。他們只是有著猶太血統。


在他十八歲的那一天,他清晰地記得,他和父親在咖啡館告別,他知道父親已經為他的離去傷心不已,因為這一去,意味著與死亡抗爭。


這個畫面,久久停留,就好像疫情當前,許多支援前線的人,與家人,與親人告別。但他的父親,並沒有訓斥兒子,讓他馬上回家做作業。眼神流露出急切情緒的他,只是一直朝他微笑,示意他衣領沒有整理好。


一個父親,此時有無奈有心酸,但他知道,為自由,抵抗,且微笑著,是最好的選擇。


主人公雷蒙轉身走出了咖啡館,踏上了有軌電車,在電車的終點站下車的那一刻,他就變成了讓諾,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名字。


轉身離開的那一刻,改變他一生的軌跡。選擇的那一刻,他並不知道有一天會有人給父母的手臂刻上編號,不知道有一天父母會被迫分開,不知道自己會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的眼鏡堆裡,看到父親曾經帶的眼鏡,而最後一次見到,是在轉身的咖啡館。


儘管如此,他依然無悔,因為一路走來,他努力活著,在法蘭西抵抗運動中,雖然自己的貢獻很小,但他和夥伴們一起炸鐵路、搞暗殺,這是屬於他們肆意飛揚的青春,青春裡為自由,努力活著。

18歲的孩子,抵抗所有的束縛與偏見:成長,只是一瞬間

第二課:與孤獨共舞


這次的疫情,讓多少人體會了一次孤獨,如果一個人被隔離在家是一種孤獨,我想每一個在前線的醫生們,當他們面對一些患者,盡力卻又無力時,內心也些許要承受許多孤獨。


而這本書,很重要的一課,教會我們在災難面前,要與孤獨共舞。


主人公雷蒙不能讓別人銘記自己的本名,在抗爭的過程中,自己的夥伴一個又一個相繼離開,他不能與他們相依為命,不能讓最親密的家人知道自己的行蹤,也不能給情投意合的人許下承諾。


這些孤獨都是他們主動揹負的,但是這些孤獨,卻是這群孩子們,為自由而貢獻出的最閃耀的榮光。


難道他們不想放聲歌唱麼,有一天讓諾說:一個接一個的任務令人筋疲力盡,肚子更是餓到極點。他只想週日躺在床上美美的睡一覺,如果可以,他們一起在河邊散散步,享受夏日的陽光,多好。


可這一切,不過是想一想。在他難熬的時候,找一束光。其實,死亡對於他來說,並不難熬,難熬的是孤獨而且充滿危險的活下去。


讓諾被抓獲,關進暗無天日的監獄,在卑微絕望的時刻,黑暗中弟弟克勞德傳來的那句“聖誕快樂”。


原來,愛可以打破一切孤獨。


讓諾等到了春天,儘管它來的很晚,但它終不負眾望,儘管很多人犧牲了,但他們為人類自由帶來了希望。

18歲的孩子,抵抗所有的束縛與偏見:成長,只是一瞬間

第三課:無法挽回的失去,並不是死亡,遺忘才是


每個人在生命的旅程中,都會失去,一些許久不聯絡的人,我們都會淡淡遺忘。但是對於一群孩子來說,要讓他們為別人的自由而失去生命,未免太過苛刻了。


他們或許不懂什麼戰術,每次佈置任務,甚至有人聽不懂。戰鬥的時候,有人會掉隊,常常遇到危險,要拼命的跑。讓諾有一次在逃跑的過程中,丟了槍。對於他們來說,獲得武器唯一的辦法就是從敵人手裡奪取,有時候還要冒很大風險,結果自己還掉了槍。儘管完成了任務,他依然很自責。


這就是一個孩子的表現。他們還只是個孩子。在日日夜夜的恐懼中,被折磨,繼續活下去,繼續戰鬥,繼續相信春天終究會到來,這需要多麼驚人的勇氣。


也許就是這樣被鍛煉出來的勇氣,讓他們在失去時,也能站起來,繼續前行。


他們看著為自由而戰的同伴被處決,而內心卻給他寫了一封信。他們對同伴說:只有真正迎來自由的那一天,你才會知道自己的犧牲,是多麼值得。


在一次摧毀敵人子彈製造廠的行動中,薩繆埃爾的弟弟被保衛隊員發現,哥哥拿起手槍準備擊斃,但弟弟卻拒絕殺害任何人,行動從不使用武器的弟弟,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他寧可犧牲自己,也希望堅守善良的信條。


在開往納粹集中營的火車上,快要到達德國境內時,讓諾和夥伴們決定跳出火車逃生,即使會被德國官兵的子彈擊中,即便會摔得粉碎,他們依然要逃離,他們希望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讓諾和弟弟是幸運的,他們活了下來。但是其他夥伴,並沒有那麼幸運。他們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那片金色的麥田。


這些人的死亡,都是無法挽回的。但是他們沒有死亡,他們永遠活在了讓諾的心裡。


而多年後,讓諾通過了另外一種方式,把他曾經經歷的一切,講給了他的孩子聽,他的孩子講這個故事寫成這本《生命裡最美好的春天》。


他把這本書,獻給了他的父親,他的叔叔,和所有為自由而戰的人們。


就像今天發生的災難一樣,我們會抵抗,會感到孤獨,但我們不會忘記愛,更不會遺忘這些無法挽回的失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