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醫大附屬三院,那個50人的英雄戰隊

4月1日,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第三批支援武漢醫療隊4名醫生和46名護士“完璧歸趙”——錦州,我們回來了!

回顧在武漢的53個日日夜夜,他們驕傲地說:“我們沒有辜負那襲白衣賦予的責任與使命。”

2月9日,醫療隊抵達雷神山醫院的時候,雷神山醫院還在最後的建設中。醫療隊負責雷神山醫院感染B2病區。於是護士們開始當起搬運工,病區的醫療設備,大到呼吸機、監護儀、床,小到一張紙和一支筆、一個棉籤,都是她們一點一點搬運進來的,看似柔弱的她們,此刻都變成女漢子,大力搬運工。打包、安裝、調試,她們又變成多面手,特別能戰鬥的超人。B2病區很快建起來了。

2月18日,B2病區開始接收患者,50人打響了與病毒搶奪生命的戰鬥,診療、打針、插管、測血糖血壓,照顧患者的一日三餐,飲食起居。50人分成幾個小組,夜以繼日,摸爬滾打。73歲的女患者大便失禁,不管誰當班,都要特別關注她,只要看到她更換姿勢,護士們就得趕緊跑過去,看看是否排大便,及時給她更換擦洗,就怕給她漚著了,出現壓瘡。有一位老爺爺有多種疾病,幾乎像個植物人,每兩個小時翻一次身,每兩個小時喂一次水,每次翻身都得四五個護士一齊上陣才能抬動他。病區裡有幾位患者需要餵飯,有名患者因為有尿毒症等多重疾病情緒低落,每頓飯護士得喂兩個小時,哄著勸著才能喂進去。

50人的醫療隊有50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醫療隊隊長龔曉男,是錦州醫科大學附屬三院重症科醫生,肩上的擔子重於泰山。每天牽掛著每一個隊員,他們的生活需要、工作需要她都要管,臨行前她向院領導保證過:一定把50人一個也不少地平安帶回來!她每天早上6點鐘起床,幾乎都是凌晨才能休息。她要協調溝通很多事情,她要整理上交科室各種報表,為患者填報傳染病報告卡,安排排班,檢查病例質量,查缺補漏,每天還要協助主任查房,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化驗結果特別是核酸檢測、CT影像等,為患者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今年48歲的張素文,是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呼吸科護士長,第三批醫療隊副隊長。剛到雷神山醫院,一連幾日,張素文帶著幾名護士每天只休息三四個小時,有一天連續奮戰18個小時的張素文體力不支,近乎休克狀態了,隊友立刻把她從隔離艙替換出來,張素文喝了一大瓶水,才慢慢緩過來,這時,她才想起,一天都沒吃飯了。第二天,她又滿血復活了!在雷神山,張素文是護士們的主心骨,大家都喊她“張媽”。她把B2病區佈置得像家一樣溫馨,充滿愛意。

哈欣是個回族護士,第一批支援武漢時她就口頭請戰,因為習俗沒被批准,第三次她再次寫了請戰書:國家有難,我不能因為習俗不同上不了戰場,我自己能解決吃飯問題。臨出發前,她自己帶了很多鹹菜、鹹鴨蛋、方便麵等,因為沒有油水,沒有青菜,她身體發虛,總有飢餓的感覺。2月20日,領隊給她聯繫上一家專門給回族醫護人員送飯的回民飯店,她終於吃上了熱乎的正餐飯菜。

謝佳寧,一個36歲的護士,她接班時護士告訴她一名男患者可能正在大便。當佳寧走進病房,掀開被子的一霎那,她驚呆了,被上、床上、身上,腿上、屁股、後背到處都是黃色的便便,那股惡臭燻得她想吐,她趕緊走到門口,深吸一口氣,然後回來用溫水給患者一點一點擦洗身子,換上紙尿褲,換上新的襯衣襯褲,換上新的床單被罩,等佳寧忙完出來的時候,已經一個多小時過去了。佳寧說,她是護士,這是職責,不可推卸。

張醒,1996年出生,呼吸科護士,是醫療隊中年齡最小的,這次支援武漢,她細心照顧別人,被厚厚的防護服捂著引起缺氧呼吸困難,N95口罩勒得面部起皮磨破,護目鏡水霧濛濛看不清楚,那些艱難小張醒都一一經歷了,她沒有退縮,而且信心滿滿。病房裡,她耐心地教老大爺使用智能手機,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她說在雷神山一個多月,她最大的收穫是她長大了。

附屬三院這支戰隊,50人個個都是英雄,他們的故事,我們無法一一寫在這裡,但雷神山醫院記住了他們,武漢人民記住了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