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學派重要醫家方有執

方有執,字中行,別號九龍山人。明代歙縣人。他因妻兒7人死於傷寒,本人以大病幸愈而復生,因而發奮鑽研《傷寒論》數十年,“篤志專此,銳力憤敏,涉苦萬端,鬢霜而後豁然”。他認為《傷寒論》因年代久遠,脫簡散失,流傳過程中早已面目全非。因此自明代萬曆十年開始著手撰寫《傷寒論條辨》,對《傷寒論》逐條考訂,重新編次,並予以註釋,以求符合仲師原意,最終寫成《傷寒論條辨》合八卷。

方有執主要的學術思想如下:

一、他首倡錯簡,調整篇目,重修條文。首次提出《傷寒論》錯簡之說,並將《傷寒論》訂為經11篇,法397,方113,力求還原《傷寒論》原貌,並指出《傷寒論》不限於治傷寒,他的這一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其後喻昌、張璐、吳儀洛、周揚俊、黃元御等醫學家繼承他的學術思想,形成《傷寒論》錯簡重訂派,這是傷寒學不同學術流派爭鳴的開始。

二、他認為傷寒以六經為綱,六經辯證適用於一切疾病。他認為傷寒六經辯證,六經以太陽為綱,太陽篇應以風傷衛、寒傷營、風寒兩傷營衛為綱,形成三綱鼎立學說的雛形。宋金以前傷寒各醫家各有擅長,但並沒有學術爭鳴,自方有執提出錯簡重訂後,清代各醫家各張其說,逐漸形成傷寒學內部不同的學術流派,即錯簡重訂派、維護舊論派和辨證論治派,繁榮了傷寒學術的研究,對活躍《傷寒論》研究的學術氛圍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