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噸沒銷路,價格跌成白菜價,農民發愁,消費者:哪裡有

其實筆者昨天發表了一篇關於鮑魚行情走勢的報道,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絕大多數網友都表示,鮑魚常年價格居高不下,如今才跌了幾個月,就算是虧本,農民也是前面賺了上百萬,如今虧30萬就抱頭大哭。當然這只是針對長期幹鮑魚養殖的農民來說,而對於剛開始搞鮑魚養殖的人可就並非這樣了,他們的虧本絕對是純虧的,前期都沒賺到。

然而昨天筆者對近幾年來鮑魚行情走勢做了簡單分析,今天就看到在福建連江地區有養殖戶出現了200多噸的鮑魚滯銷,準確地說應該是沒有了銷路。從行情分析來看,鮑魚自去年底之後掉入白菜價,今年又因“新冠”影響阻擋了銷路。兩個不利行情直接讓農民發愁。


200多噸沒銷路,價格跌成白菜價,農民發愁,消費者:哪裡有


在福建連江當地養殖戶對筆者解釋到,去年底看到鮑魚行情直線下跌,最差的時候8頭的鮑魚價格跌到了一個3元。在行情跌到白菜價之後,家裡就商量幹完今年就“金盆洗手”改行做其他的。沒成想今年這鮑魚還沒拋售,就遇上了“新冠”,雪上加霜了。如今自家養殖場裡好幾噸的鮑魚都還沒賣出去,相比大頭的養殖戶來說我們不算上,上不了新聞,只能讓孩子們嘗試網絡直播帶貨看看。

200多噸沒銷路,價格跌成白菜價,農民發愁,消費者:哪裡有

國內食用鮑魚、海參等海產品是在上世紀60年代之後興起,而我國鮑魚養殖產業發展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福建連江鮑魚養殖發展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比國內整體食用鮑魚興起時間晚了近20年。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國內鮑魚養殖最開始從遼寧大連、山東青島小規模興起,主要以養殖螺紋盤鮑為主。南方地區的鮑魚養殖產業要比北方晚了近10年時間,也就是差不多到80年代後期,南方福建、廣東才陸續開始進行鮑魚養殖,南方養殖的鮑魚主要以雜色鮑為主。

200多噸沒銷路,價格跌成白菜價,農民發愁,消費者:哪裡有

從上世紀80年代之後鮑魚養殖興起,進入到2千年新世紀之後鮑魚行情上走形勢非常好。直到2019年上半年,8頭的鮑魚規格還賣到5元一個,經過短短半年時間,到了2019年下半年11月之後,12頭的鮑魚都跌到了3元一個,淪為白菜價了。

200多噸沒銷路,價格跌成白菜價,農民發愁,消費者:哪裡有

如今今年更是遇上了“新冠”之後,價格低迷的鮑魚再次出現大面積滯銷現象。如今天所爆料的連江地區200多噸的鮑魚滯銷,這絕對不是個例,還有很多很多鮑魚養殖戶也遭遇銷路難題,只是沒喲被新聞媒體報道出來而已,此時不知有多少鮑魚養殖戶愁白了頭,不知如何是好。

要是每個養殖戶都能跟上網絡步伐,學習一些網絡知識做網絡直播帶貨,或許就能緩解當下的燃眉之急了。據筆者瞭解,上月底新聞爆料的平潭地區2萬斤的鮑魚積壓,如今也僅是出現走量加快,銷路暢通而已,行情依舊很低迷。

200多噸沒銷路,價格跌成白菜價,農民發愁,消費者:哪裡有

對於這個月連續出現的鮑魚行情低迷,沒銷路的問題,不少網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如一位網名為“song”的網友表示,哪裡有,別說3元一個、5元一個,直接買個20斤煲湯。另外網友“非”表示,太貴,我們怎麼買不到呢?網友“歡樂馬”表示,福建,七個頭四十元,還是吃不起,價格那麼便宜哪裡有告訴我。

200多噸沒銷路,價格跌成白菜價,農民發愁,消費者:哪裡有

從網友的反應看來,很多地區的鮑魚價格並不便宜,這到底是為啥呢?你們當地鮑魚啥行情?歡迎各位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以上僅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