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住房不炒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如火如荼了三十年,總體而言就一個字“漲”,漲得天翻地覆,買了的人實現了財富的暴增,沒買的人唉聲嘆氣。開發商更是豪言壯語“房子不是給窮人蓋的”,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今天就從邏輯上看看開發商的豪言壯語看是否能實現。

“炒”這個字是有學問的,有要求的,凡是能“炒”的東西必須有變現的途徑。因為所有“炒”的終極目的不是為了持有被炒的商品,而是能變現後的鈔票。“炒”本身只是一種等待,等待有人能夠將自己手上的商品買過來,最終實現盈利。

凡是可以“炒”的東西有這樣幾個特點:

第一,有人需要。這種需求必須是有效需求。比如我現在工資三千一個月,需要一部手機,這是需求,我可以買幾百千把塊的手機,也可以咬咬牙分期貸款買最新的手機,這些需求我都是夠得著的,屬於有效需求,但動輒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威圖訂製手機肯定就不在我的考慮之中。因為我買不起。如果所有的手機都是這個價位(最早的移動電話大哥大一部四萬多,當時的人均收入一年才兩三千),那我就只能選擇不用手機,改用固定電話了,甚至可能固定電話都不用,九十年代的家庭有多少有固定電話的。因為這個東西我買不起,雖然我有需求,但屬於無效需求。

房子也是一樣。衣食住行每個人都有需要,但是如果房價太高,怎麼夠都夠不著,那隻能選擇無視,或許心裡面有想法,但也只是想法而已。現在絕大地區的房價已經和當地的收入脫軌,換而言之,在當地工作的人只有極少數能買得起房子,房子除了賣給這極少數人之外就只能賣給更高一級城市工作的人群。比如一線城市工作,三四線城市買房,也就是現在俗稱的回鄉置業。但又出現另一個問題,如果在家鄉買房,那麼高一級城市的工作怎麼辦?如果工作和居住不能再一個地方,這個房子買下來的意義何在?如果回鄉工作,家鄉工作的工資又能否撐得起這套房子的貸款?實在是兩難啊!

第二,資源的稀缺性,房子到底缺不缺,見仁見智。一線城市有大量的外來人口,自然是缺口極大,但廣大的二三四五甚至十八線城市就不好說了,甚至有新聞報道,國家級貧困縣房價突破九千,我實在不知道這個底氣從何而來。資源的稀缺有兩種情形。第一是資源不可再生,比如說收藏品,畢加索一生就畫了那麼多,賣一副就少一副,毀一副就不可能憑空再畫一副,永遠只有那麼多。第二是人為控制資源的供應量,比如說鑽戒,其實全球的鑽石儲量一點都不少,但鑽石的開採量被嚴格的控制,每年只有這麼多,極少的供應量加上完美的營銷手段才造就了鑽石居高不下的價格。但房產不同,每年已經建好的房產有多少?正在動工的房產又有多少?想象這些,簡直讓人不寒而慄。如此多的供應量,如何保證價格能一直攀升?

第三,容易變現,現在房子的價格雖然高,但很多地方還不至於讓人高不可攀,所以看上去還有“炒”的空間,如果將出售價格下調的話,也不至於變現困難。如果房子再進一步集中到少數人手中,我估計變現就會變得極其的困難。套用現在的一句話,買得起房的早已經買了,買不起房的降價還是買不起。這就讓人很尷尬了。最終你的房子是賣給有房的有錢人還是賣給沒房的窮人?有錢人不缺房,沒錢人買不起。再加上國家政策一步一步緊縮,這就更令人頭疼。房貸是一個硬傷,香港就曾經經歷過一次房價斷崖式下跌。很多有房貸的都成為了負資產,房屋賣不出去,或者說即使賣出去也不能夠償還欠銀行的貸款。再加上我國的房貸屬於無限責任制,就是說如果房屋價格跌破貸款金額,拍賣後的資金不足以償還銀行的貸款,銀行是有權利繼續對房屋持有人進行追債的。絕不是簡單的將房屋甩給銀行就一了百了,銀行不會做你的接盤俠。

最後強調一點,房子現在真的不能炒了。我們不能僅憑經驗就斷定事情發展的規律,確實,過去三十年中,無數的經驗證明買房增值的正確性。但正確性不可能持續到永遠,就好像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可能一個月增重可以達到百分之三十,但如果你想他個個月都增重百分之三十,那這個孩子就生病了,如果不治療,會死的。

我不清楚這篇文章能否過關,如果可以,你又喜歡,請關注我並轉發一下。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