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董事長劉連舸:金融科技有助於促進金融機構轉型升級

11月8日,在以“世界經濟與中國2020: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的新變局”為主題的中國國際金融學年會上,中國銀行董事長劉連舸發表了講話。

劉連舸表示,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快重塑世界,世界經濟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金融科技發展初期,一些科技公司依託技術、平臺、流量等優勢,迅速積累了大量客群,對傳統金融機構形成衝擊。面對科技的發展,傳統金融機構也在反思。

而隨著金融廣泛覺醒,投資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以及科技公司創新、技術、數據等方面賦能,金融行業也正在走向前臺,逐漸走向融合共贏。

金融科技發展呈現三個趨勢

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金融科技浪潮席捲而來,以迅猛態勢改變金融行業生態和服務模式。劉連舸提出,在全球範圍內,金融科技發展正在呈現三個趨勢。

首先是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近年來,許多金融科技應用已實現重要突破,有力地推動金融服務顛覆式的創新與重塑。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投資顧問、智能營銷、風險防控等領域全面深化應用,使服務長尾客戶成本大幅降低,機構風險防控和客戶體驗“雙提升”。

近來,區塊鏈技術引發廣泛關注,中國數字貨幣研究應用也在提速,金融機構積極搭建安全可控的雲服務平臺,提供中小微“雲化”綜合服務方案。金融、技術、新技術之間的交叉結合也催生出很多新金融業態,又進一步推動了金融科技的發展。

與此同時,行業格局從競爭競合到融合共贏。金融科技發展初期,一些科技公司依託技術、平臺、流量優勢,從網絡支付切入,逐步向網絡融資、資產管理等金融領域滲透,迅速積累了大量客群,對傳統金融機構形成衝擊。

“我們傳統金融機構也在反思,必須要承認傳統機構在這一波新技術金融技術浪潮面前,略微有些遲鈍。”劉連舸提到,隨著金融廣泛覺醒,投資加速,整個數字化轉型、科技公司創新、技術、數據等方面賦能,整個金融行業也正在走向前臺,逐漸走向融合共贏。很多金融機構積極打造“開放銀行”,與合作伙伴共建場景生態,積極開展多平臺接入、全場景營銷,拓展新的獲客渠道,尋找新的發展引擎,助力實體經濟數字化發展。

金融科技引領全球金融業新變局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蓬勃發展,全球範圍內金融科技的投融資額迅速增長。在驅動全球金融格局演變的眾多因素中,金融科技成為各國共同高度關注的新因素、新變量,引領全球金融業新變局。

首先,金融科技有助於推動金融機構轉型升級。目前,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所有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業,共同關注、共同推動的一件行業趨勢。對傳統金融業產生一些顛覆性影響,拓展了金融服務的邊界,提高金融供給效率,拓寬金融機構的發展空間,成為金融機構的重要戰略選擇。金融科技簡化供需雙方的交易環節,降低資金融通邊際成本,開闢融達客戶的全新途徑,推動金融機構實現服務模式創新、業務流程再造、運營管理變革,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為金融業轉型升級持續賦能。

其次,金融發展有助於推動普惠金融發展。隨著時代發展,全球都存在財富發展不平衡問題。原來大家一直認為,對中小企業的服務可能不是大銀行的優勢。自從有了新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挖掘等一系列技術應用,大型銀行找到了一把支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鑰匙。銀行通過線上、建模、生物各種識別技術,通過引進第三方數據、海關數據、工商數據、稅務數據等建立模型,大大提高了效率,把業務覆蓋面推向更多的中小企業,使普惠金融成為了現實。

另外,金融科技也有利於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第三方數據的接入。我們通過交叉印證,通過建立前置的風險監測預測系統,提升整個風險動態感知能力和管控水平。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對整個防控風險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中行董事長劉連舸:金融科技有助於促進金融機構轉型升級

本期互動

你知道什麼是金融科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