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形勢不容樂觀!如何利用最後200天考上大學?事關所有考生

從教育部公佈的最新數據來看:2020高考或將有600萬考生無緣本科!這意味著

每3個高中生中就有2個被淘汰,對明年高考的你來說,形勢不容樂觀

現在一輪複習已過半,如果你還感到越學越迷茫、分數越考越差,請務必引起警惕:

若再不抓住最後200天的機會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彎道逆襲,就真來不及了!高考拼不過前30%的學霸,你將註定成為被淘汰的那1個!


如果你不甘心放棄,那就必須解決學習困境:


月考、模擬考頻頻失利,知識框架猶如一盤散沙,怎麼才能快速彌補?

數學、英語基礎不牢,只會硬套老師的方法,題目越刷越累,成績還能提升嗎?

一輪複習都過半了,還能彌補高一高二的漏洞,快速漲分衝上一本線嗎?

2020高考形勢不容樂觀!如何利用最後200天考上大學?事關所有考生


高三複習階段學習內容增多,知識範疇擴大,要求也更加嚴格。對於許多高中生來說,經常這科上去了,那科又下來了,考試成績不穩定是常有的事。

同一個班級裡的學生,有的同學學得輕鬆快樂,成績很好;有的同學學得肯辛苦,收穫卻一般。為什麼呢?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其中的學習方法,卻是非常重要!如何利用好高考最後200天進行有效複習,快速提升成績呢?

有的同學也想改進方法,但總是感到時間不夠,不捨得將寶貴的時間用在學習和改進學習方法上。而將時間全部投入到具體科目的學習上,殊不知這正是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

所以,下面雲品學堂給同學們介紹一個良性循環的學習方法,對同學們高三複習來說是一種簡便易行、立竿見影的學習方法。

01

問題分類


首先,將各科存在的問題放在一起,分成三類,對每一類問題制定出不同的策略。

分類方法是:

第一類問題是會的卻錯了的題。分明會做,反而做錯了的;心知肚明是很有把握的題,卻沒做對;第二類問題是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問題。這類問題是記憶的不準確,理解的不夠透徹,應用的不夠自如的問題。第三類是不會的題。由於不會,因而答錯了或蒙的。這是沒記住、不理解,更談不上應用。

有人重點攻第三類問題,輕視第二類問題,忽略第一類問題。這套方案對於個別同學可能有效果,但對於絕大多數同學收效甚微,經常是事倍功半,不可取。

2020高考形勢不容樂觀!如何利用最後200天考上大學?事關所有考生

02

消滅第一類問題


許多人將第一類問題歸結為“馬虎”,基於這種認識,所以屢錯屢犯總也根除不掉。有人認為“馬虎”不是什麼大問題,稍一留意即可剷除,但事實上這類問題的反覆發生率很高。其根源在“馬虎”的說法是一種定性的認定,沒有定量。既是定性,則範圍不清,形狀不定,很模糊。消滅沒消滅很不清楚。這次消滅了,下次可能又冒出來了。所以,辦法共有六點:

1. 必須明確、具體地找出錯誤原因所在

如有的題做錯了,是由於審題出現失誤,看錯數字等造成的,那就定義為“審題錯誤”;有的題做錯了是由於計算出現差錯造成的,那就定義為“計算錯誤”;有些錯誤是在草紙上做對了,往試卷上一抄就寫錯、漏掉了,那就定義為“抄寫錯誤”;等等。總之,一定要定義準確、清晰、具體。

2. 一定要定量

將考試的全部科目放在一起分析,查出每種錯誤共有幾處。各科老師已經對試卷進行了分析、講評,這非常重要,同學們一定要記住老師講的。但是老師多半側重對解題思路、解析過程、解題方法等的分析。數學老師不可能分析英語的試卷,語文老師也不可能分析化學的試卷。學生自己一定要將全部科目放在一起,定量找出每種錯誤究竟有幾處。比如這次“審題錯誤”共七處;“計算錯誤”共五處......

3. 定目標

將定量找出的每一種錯誤,設定一個經過幾次要將其減少到趨近於零的目標值。如“審題錯誤”我的目標是期初→五處→三處→零;“計算錯誤”,我的目標是五處→兩處→零等。

4. 將確定的目標寫出來

對於自己的低等錯誤,僅僅是認識到,找出來,定了目標還不夠,必須用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樣才能發揮潛意識的能量。專門準備個“備忘錄”是最好的辦法。至此,說明已經初步掌握了總結的方法,具備了人生的意向重要能力——總結能力。

5. 改進方法

這裡介紹一種簡便易行的通用方法——慢審題,快解題。比如“計算錯誤”是否由於草紙用的太亂?考試時,草紙上的演算不能太亂。又如“抄寫錯誤”、“筆誤錯誤”,可以用檢查程序予以解決。總之,你的改進方法針對性強否?實用性突出否?有效性明顯否?如能滿足這些要求,對你就是好方法。

6. 驗證

第一類問題是會的做錯了,掌握的丟分了,這是低級的錯誤。這是每次考試後最後悔的事情。第一類問題沒有必要反覆唸叨它,加強它。而是定好目標,選好改進方法。再考試時腦袋裡想的不是分數、名次,也不要定分數、名次的目標。而是按著自己既定的方針目標實施。考前看一下備忘錄,考後驗證只要是按計劃減少了自己的第一類問題,這次考試就可以認定為成功了。

2020高考形勢不容樂觀!如何利用最後200天考上大學?事關所有考生


03

攻克第二類問題


經考試證明,第二類問題是自己記憶不牢、理解不深、運用不活的內容。怎麼辦?

一定要突出重點,全力以赴攻克它。學習策略也可以簡言之為統觀全局,突出重點。但每個人對重點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將課本視為重點;有人將自己存在的難點視為重點;有人將薄弱科視為重點等。

不同學習階段有不同的重點,重點是動態變化的,高三複習衝刺階段,一定要突出地將第二類問題視為重點。而且各科的學習方法也不應雷同。每做完一道題最好停下來思考思考,不但要有邏輯思維能力,還要有觀察力、化歸能力等的訓練。

04

暫放第三類問題

第三類問題是自己不會的。這類問題普遍存在,為了突出重點集中兵力恭喜啊第二類問題,一定要有膽識和魄力,敢於暫時放棄,暫時放棄不是不解決,而是要分批分期分時段解決。當第二類問題已經攻克,就可以向第三類問題進攻了。如平時沒精力和時間解決,可以利用假期集中精力解決。

不可能人人都考取北大、清華,不可能都進重點大學。一定要認清形勢,對自己有一個客觀、實際的定位,只有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成為勝利者。聰明的孩子,理智的學生,絕不會落入惡性循環中,一定會挺胸昂頭地走路,充滿信息的有棄有攻。

2020高考形勢不容樂觀!如何利用最後200天考上大學?事關所有考生


05

課堂變速跟隨


每堂課45分鐘的時間裡時緊時慢地跟老師,一堂課一刻不走神是不容易的,整天全神貫注幾乎無人能做到。走神是正常的,關鍵是能不能動態地、有預見地把握自己。

上面這種“分類——消滅——攻克——暫放”的學習方法是可行的,並不會耗費學生太多的時間,主要是把問題清楚地分類,然後重點攻克第二類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之後,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都會有質的提升。

對於高三同學來說,在高考還剩200天左右的時間裡,想要改變學習方法,時間是來得及的,重要的是你自己想要有所改進。高三是高中最難熬的一個階段,學習壓力很大,很多學生想要改變卻無從下手。但是要知道,如果現在做的事情明顯是錯誤的不合適的,那麼及時停止才是對的,而不是繼續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最後,希望所有高三同學都能在這份學習計劃中取長補短,有所長進。

對於高三同學來說,在高考還剩200天左右的時間裡,想要改變學習方法,時間是來得及的,重要的是你自己想要有所改進。

高三是高中最難熬的一個階段,學習壓力很大,很多學生想要改變卻無從下手。但是要知道,如果現在做的事情明顯是錯誤的不合適的,那麼及時停止才是對的,而不是繼續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最後,希望所有高三同學都能在這份學習計劃中取長補短,有所長進。

同時小夥伴們可以點擊“瞭解更多”關注公眾號,平臺匯聚名師精品課程及更多學習乾貨,讓孩子學習更輕鬆,比app還方便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