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往事之四《備春耕》

家鄉地處沂蒙山區南部,村子東靠大山,絕大多數是梯田山地、丘陵地,種地幾乎都是步步上坡,長輩們都說:抬腳受累,種地太費力氣,種地常常是全家總動員,春耕是全家人的頭等大事,一家人一年能否吃飽穿暖,全都拜託給春耕和風調雨順,特別是用車子往地裡推送農家肥,膠皮獨輪車子滿載兩筐糞肥,足有700多斤左右,一個力氣最大的成年壯勞力,在車子後面駕轅,最負重、也最苦力,車子的前面是老少幾個人,每人一根粗繩子,拴在車子前面牽拉,好幾個人推拉著車子爬坡,往往幾百米就大汗淋漓,中間需要多次找個相對的平地歇腳,農村人普遍淳樸善良,路過的人都會搭把手,反正農民的力氣也不值錢。

農家往事之四《備春耕》


農家往事之四《備春耕》


農家往事之四《備春耕》


農家往事之四《備春耕》


農家往事之四《備春耕》


農家往事之四《備春耕》


山區農村的春耕,雨水季節已過就已經開始了。又是一年春草綠,田間地頭忙春耕,各家各戶的最原始的手工生產,自耕自食,自給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看著太陽的出沒趕牛拉車、伺候莊稼,侍弄子母梨、山楂、栗子等果樹,也有的人家種植燒瓜、甜瓜、西瓜等瓜果,一般來說只要不違背農諺、農時、節氣,隨大流、按季節的春耕、澆水、除草,雖然種地各有巧妙不同,都會有差不多的收成。

勤勞的村民一過完春節,就開始打壩子,山區梯田的打壩子就是修築上年被洪水沖塌的壩子,精心的鬆土平地、起壟打埂、填路修渠,清除地裡的枯萎野草,給漫山遍野的上百年的子母梨樹和金星山楂樹剪枝,勞作間隙,他們三三兩兩坐在一起喝水、抽菸、拉呱,高聲談論著、交流著時下春播的經驗,以及近期十里八村的雜聞趣事,黝黑麵龐的勤勞農民憧憬著自家大事小情的安排打算,期盼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一年豐收的收穫和喜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