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行業週報|首個“金融區塊鏈標準”監管機構訪問底層數據

金融科技行業週報|首個“金融區塊鏈標準”監管機構訪問底層數據

本報告期(第10期2020年2月22日-2020年2月28日)內,近日,央行正式發佈《金融分佈式賬本技術安全規範》(JR/T 0184—2020)金融行業標準。該《規範》可稱是國內首個金融區塊鏈標準。《規範》指出,應支持監管機構訪問最底層數據,實施穿透式監管。據不完全統計,本監測週期內,全球金融科技市場投融資金額約為8.85億美元(已披露)。主要涉及的細分行業包括借貸平臺、支付服務、保險服務、虛擬貨幣等金融科技子行業。

一、國內動態

首個“金融區塊鏈標準”支持監管機構訪問最底層數據 實施穿透式監管

近日,央行正式發佈《金融分佈式賬本技術安全規範》(JR/T 0184—2020)金融行業標準。該《規範》可稱是國內首個金融區塊鏈標準。值得注意的是,規範明確了監管支撐要求,指出金融分佈式賬本具有架構去中心、數據多副本、交易點對點、記錄不可篡改的特點,與中心化系統有很大差異,不僅需要法律監管規則,也需要技術監管規則,以優化系統設計、保證系統安全、提高監管效率、降低合規成本。

在系統監管方面,應支持監管機構接入,以滿足信息審計和披露的要求。應支持監管部門的監管活動,包括但不限於設置監管規則,提取交易記錄,按需查詢、分析特定業務數據等。應支持監管機構訪問最底層數據,實施穿透式監管。在信息管理方面,應支持還原匿名標識中的用戶真實身份及相關交易信息,配合交易審查,加強KYC管理。在交易干預方面,應具備限制交易全線、凍結賬戶等功能,為監管機構提供交易干預的技術手段。(證券時報)

香港擬將虛擬貨幣服務行業納入監管框架

2月26日,針對完善監管,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最新的《財政預算案》中表示,會進一步加強香港的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制度,包括考慮將虛擬貨幣服務提供者與珠寶玉石及貴金屬行業納入監管框架內;計劃在今年內就具體建議進行公眾諮詢。(信報財經新聞)

P2P專項整治方向不變,依舊以“退出”為主要方向

2月25日,銀保監會就銀行保險業支持復工復產問題召開媒體通氣會,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表示,疫情不會改變P2P專項整治方向。他指出,“P2P專項整治,方向不變,節奏不變,繼續堅定不移、徹底的執行。P2P以‘退’的方向為主,整個專項整治政策沒有改變。”

事實上,監管已多次明確P2P行業以“退”為主的整治工作方向。早在2019年11月,銀保監會便曾指出,網絡借貸專項整治下一步重點,仍將以出清為目標、以退出為主要方向。對能力強、有金融科技基礎的P2P機構,可以逐步轉型為網絡小貸公司或消費金融公司,同時也會密切關注助貸業務的潛在風險。(北京商報)

北京海淀區成立區塊鏈技術領導小組,積極推進區塊鏈政務服務應用工作

2月25日,按照《海淀區區塊鏈政務服務領域深化應用工作方案》要求,海淀區成立了政務服務領域深化應用區塊鏈技術領導小組,設立了由區政務服務管理局作為牽頭單位的工作專班,建立了聯席會議和業務推進會議工作機制,區領導高位協調,全區各單位積極參與共同推進區塊鏈政務服務領域深化應用系列工作。近日,海淀區“一網通辦”平臺通過區塊鏈技術應用,推出“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就業失業登記證辦理”“按月申領失業保險金”“我要開畫廊”和“我要開展覽館”5個場景的鏈上應用。(巴比特)

22省市將區塊鏈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區塊鏈的價值在全國各地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和重視。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將區塊鏈寫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不僅涵蓋北上廣,重慶、甘肅等中西部省份也已將區塊鏈視為經濟彎道超車的新賽道。從政府工作報告內容來看,大多數地方政府將區塊鏈視作當地產業優化升級的技術助力、數字經濟產業的新增長點,並對當地區塊鏈發展提出了更為具體細化的目標。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廣東、山東等7省市還提及了當地區塊鏈應用場景方向,其中,電子政務成為共同的訴求。(證券日報)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加密資產風險隱患大,需引導區塊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區塊鏈課題組在《中國金融》發表題為“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管理”的文章。課題組成員是穆長春、狄剛、呂遠、錢友才、卿蘇德。文章指出需要防範區塊鏈可能引發的資產泡沫、惡意炒作、代幣融資等亂象及其衍生的金融風險,並提出了促進區塊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思考建議。(金融時報)

科技戰“疫”金融科技公司多項智能化方案落地

為解決因疫情出現的禽苗交易停滯問題,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農業農村局聯合京東數科旗下的京東城市開發並上線了“西南禽苗交易信息平臺”。據瞭解,藉助京東城市的時空數據引擎、模塊化時空AI算法等數字科技能力,該平臺幫助中小企業動態、實時匹配禽苗供需信息,用線上的方式實現禽苗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線下人群聚集及禽類感染的可能性。此外,蘇寧金融提出了疫情期間專項貸款支持政策,已陸續為藍月亮、滴露、威露士等疫情防控相關企業、經銷商提供了超千萬元的供應鏈融資,包括聯影、圖聚智能、思必馳等,積極為疫情防控提供遠程醫療問診、人工智能等全套解決方案。(金融時報)

二、域外動態

日本央行副行長:央行須更好了解發行數字貨幣的利弊,並尋求降低風險的方法

據路透社消息,2月27日,日本央行副行長雨宮正佳表示,各國央行必須更好地瞭解發行本國數字貨幣的好處和風險,並尋找降低相關風險的方法。通過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央行可以充當民間資金流動的橋樑,並簡化清算程序。雨宮正佳還稱,日本和許多其他發達經濟體都沒有遇到這種問題,即有立即發行CBDC的需求。與新興經濟體不同,日本不能也不應該立即跳入發行CBDC的行列。(鏈得得)

日本三大經濟監管機構聯手推動對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

近日,日本財政部、金融服務廳和日本央行開始聯手推動對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據悉,這三大經濟監管機構已經舉行了幾次會議,討論數字貨幣的前景以及與之相關的經濟影響。在最近一次會晤中,日本財務省負責國際事務的副大臣Yoshiki Takeuchi、日本金融廳國際事務副大臣Ryozo Himino、日本央行負責國際事務的執行董事Shinichi Uchida也加入了討論,暗示官員們迫切需要加快研究進程,並做出是否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財務決策。(零壹財經)

韓國稅收政策協會專家提出分步進行的加密徵稅方案

在2020年2月21日舉行的一次會議上,韓國稅收政策協會的稅務專家建議政府對加密貨幣利潤徵稅實施“兩步走”計劃,即先徵收較低水平的交易稅,然後再對公民徵收轉移所得稅。韓國區塊鏈協會同意該稅務專家的建議,該協會補充表示,在徵收轉讓稅之前,必須明確定義加密貨幣的購置成本。(一財網)

摩根大通計劃2020年在英國推出數字銀行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摩根大通目前正在與英國監管機構就在該國推出數字銀行一事進行溝通。摩根大通計劃於2020年推出這個數字銀行平臺,同時提供儲蓄和貸款產品。此前,摩根大通曾在美國推出了Finn數字銀行,但是業績表現並不理想。於是,摩根大通於去年年底關閉了這一品牌,並選擇在英國這個已經為其帶來多年良好業績的市場再次進行數字化試驗。此前,高盛旗下數字銀行Marcus在英國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功。(金融時報)

土耳其今年或將推出數字裡拉,並對加密貨幣提供明確監管

據外媒報道,今年晚些時候,土耳其預計將推出一種被稱為“土耳其幣”(Turkcoin)的數字裡拉,而該國資本市場委員會(Capital Markets Board)將對加密貨幣提供明確的監管,很快將啟動和為孵化項目提供安全、受監管的環境。(巴比特)

三、聲音觀點

葉燕斐:疫情推動了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應用

2月2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金融科技的發展,特別是疫情的發生,對金融業更好地通過金融科技來辦理業務是非常大的機遇。葉燕斐指出,要做好線上的業務,首先是金融機構要增強自身金融科技的硬實力,要增強研發投入,提升技術能力。第二,要修訂好自己的業務制度和業務流程,使之更加適應線上辦理業務的需要。第三,金融機構要加強與其他部門的互動,加強數據共享。第四,監管部門要改進工作。對電子單證、電子簽章、電子數據的政府合規性要充分認同。(澎湃)

李偉:金融行業 IPv6 規模部署取得階段性成效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撰文指出,金融作為國家核心競爭力,應把超前佈局下一代互聯網以及全面向IPv6演進升級,作為重點任務。人民銀行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廳字〔2017〕47號)要求,加強統籌謀劃,健全工作機制,明確了我國金融行業IPv6規模部署的總體原則、工作任務,加快構建金融行業高速率、廣普及、全覆蓋、智能化的下一代互聯網。目前金融服務機構門戶網站及子域名網站支持IPv6訪問率超過70%。

四、金融科技投融資簡報

據不完全統計,本監測週期內,全球金融科技市場投融資金額約為8.85億美元(已披露)。主要涉及的細分行業包括借貸平臺、支付服務、保險服務、虛擬貨幣等金融科技子行業。

金融科技行業週報|首個“金融區塊鏈標準”監管機構訪問底層數據

《金融科技行業週報》是金信網銀公司打造的聚焦金融科技市場的週報產品。週報將持續關注金融科技行業政策、動態、高層聲音以及專家觀點。週報內容除特別註明外,所載內容均來源於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僅供參考交流。


  • “地方金融監管”除非特別註明,本公眾號所載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