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3岁男孩杀人案,他都犯罪了,家长你还在认为“孩子太小”?

闲来无事刷微博,又看到了一则令人心痛的新闻:

4月18日,安徽郎溪警方微博通报:

安徽13岁男孩杀人案,他都犯罪了,家长你还在认为“孩子太小”?

嫌疑人杨某某,男,2007年7月出生,目前不足13岁,这又是一起未成年人导演的恶性杀人事件。

杨某婷,这个刚满10岁不久的花季少女,美丽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如果不是这场无妄之灾,她会快乐地迎着阳光长大,会有大把大把的时光,去欣赏这个世界的美好。

可是,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安徽13岁男孩杀人案,他都犯罪了,家长你还在认为“孩子太小”?

近年来,因未成年人导致的犯罪事件屡屡上升。

2018年10月,因妒忌同学长得太漂亮,广西13岁女孩将同学活活打死并肢解抛尸。

2018年12月,益阳沅江12岁男孩吴某持刀将34岁亲生母亲陈某杀害,事后毫无悔过之心,竟然说:“我杀的又不是别人,是我妈妈。”

2019年10月,大连10岁女孩被13岁男孩骗至家中,残忍杀害,并抛尸灌木丛。

2020年2月,13岁男孩因家庭琐事与36岁母亲卓某发生争执,后将其杀害。

一个个决意凶狠的少年,无关年龄大小,依旧是可怕的。

这几日,安徽郎溪事件被警方通报后,网络上又掀起了一波关于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讨论。可是,我们改了法律,又能怎样?我们改得了这些小恶魔背后失败的家庭教育吗?

安徽13岁男孩杀人案,他都犯罪了,家长你还在认为“孩子太小”?

01、别总说:他还是个孩子啊!

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说:犯罪心理问题,很多都是源于人的早期。

可见,在孩子童年时期,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多么重要。

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愿教的父母。

中国著名的“四大宽容”定律:“人都死了”、“来都来了”、“大过年的”、“孩子还小”。

卢正雨在网剧《绝世高手之大侠卢小鱼》中就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他还是个孩子啊!”

不少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太小,听不懂道理,等大一点再慢慢教育。殊不知,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孩子小时候缺乏管教,长大后家长想管教的时候,却发现为时已晚。

安徽13岁男孩杀人案,他都犯罪了,家长你还在认为“孩子太小”?

别以为孩子还小,翻不出惊天骇浪。

豺狼无论大小,依旧都是豺狼。

现在的小坏蛋,父母如不加以约束,将来就有可能成为大魔鬼。

作家刘慈欣曾在《超新星纪元》一书中设想了一个只有孩子的世界。

那个世界真是我们所想象的,一个单纯美好、天真烂漫的伊甸园吗?

答案并不是。

安徽13岁男孩杀人案,他都犯罪了,家长你还在认为“孩子太小”?

失去了大人约束的孩子们,抛弃了以往的一切规则,展现出了孩子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丑陋人性,互相恶性厮杀,场面血腥且残忍。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说:一个孩子,在没有制度约束、惩罚机制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野蛮的举动,生物性中的恶便倾泻而出,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不要以为他还是个孩子,就放任自由,毫无约束。

三分人性尚未形成,七分兽性却已根深蒂固。

真正的爱孩子,应是对其严加管教,爱与规矩并存。不包庇孩子的恶,也不纵容孩子的坏,让孩子明白孰是孰非。

安徽13岁男孩杀人案,他都犯罪了,家长你还在认为“孩子太小”?


02、父母的无知是孩子最大的悲哀

每个孩子都是孑然一身,孤身而来,犹如一张白纸。为这张白纸上渲染上什么样的色彩,全凭父母做主。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承担着教育孩子的重任,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旅途。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父亲或母亲。

2019年10月,大连10岁女孩被杀案中的凶手,14岁的蔡某某,杀人后毫无恐惧心,还若无其事地前往女孩家询问情况。围观案发现场时,十分镇定地与人讨论“人真死了?”警察上门调查,蔡某某还在班级微信群里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无辜者。

杀人者,自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但终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安徽13岁男孩杀人案,他都犯罪了,家长你还在认为“孩子太小”?

每一个悲剧的背后,都站着一对无知且不负责任的父母。

案发前,蔡某某曾在小区内跟踪同一个女孩三次,当众掀女孩裙子,拍女邻居肩膀,调侃女孩长得漂亮等等。当受害者前往蔡某某家评理时,其父亲非但没有教育孩子,还对着受害者一顿破口大骂。

案发当天,母亲得知儿子杀人后,若无其事地擦干了血迹,带着蔡某某外出卖废品。

苏格拉底曾说:“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知并不是纯洁,反而是最大的罪恶。

贫穷的父母不可怕,无知的父母才是真的恐怖。

无知的父母,带给孩子的是过分的溺爱,扭曲的心灵与错乱的三观。

因为父母的无知,也让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恶果。

安徽13岁男孩杀人案,他都犯罪了,家长你还在认为“孩子太小”?

03、比三观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是非观

还记得西安那个暴打同学的视频吗?

五个孩子将一个男孩堵在楼梯间,拳打脚踢。每一脚都用尽全力,凶狠地踢在男孩身上。手腕粗的木棍,棍棍都打在男孩身体的重要部位。可怜的男孩只能双手抱头,蜷缩在楼梯上,无力反抗,任人殴打。

整段视频虽然只持续了五十几秒,但场面却触目惊心,令人不忍看下去。

事后,打人的其中一个孩子还在网上叫嚣网友:我们打架赔了钱!欢迎你们来以暴制暴。

安徽13岁男孩杀人案,他都犯罪了,家长你还在认为“孩子太小”?

可见,这群孩子依旧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恶劣,伤害他人只管赔钱就行,反正都有家人买单。

《亲爱的弗洛伊德》一书中说:没有是非观的孩子,是这个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

许多人开口闭口就是“三观不合”,殊不知,比三观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是非观。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安徽13岁男孩杀人案,他都犯罪了,家长你还在认为“孩子太小”?

社会由每一个细小的家庭组成,社会风气的形成,取决于每个家庭背后的家庭教育。

一个孩子的人生观再伟大,价值观再正确,世界观再高远。走入社会,就算学识渊博,腰穿万贯,且身居高位,却不知道何为有所为,何为有所不为,三观再合,又有什么用?

没有是非观的孩子,道德沦丧、是非不分、欺凌弱小、打架斗殴、坑蒙拐骗,时刻游走在恶魔的边缘,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存在在我们身边,不会令人毛骨悚然吗?

是非观就是每个人丈量世界的一杆标尺,如不从小加以培养,防患于未然,影响的将是孩子的一生。

安徽13岁男孩杀人案,他都犯罪了,家长你还在认为“孩子太小”?

04、让孩子时刻心存敬畏之心

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做人做事自然无法无天,就极易误入歧途。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从小教育孩子拥有一颗敬畏之心。

“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何为敬畏,敬畏是一个人对人对事时刻保持一种尊重与畏惧。

它用基本的道德底线规范自己,秉承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胸怀坚贞不屈的信仰。

安徽13岁男孩杀人案,他都犯罪了,家长你还在认为“孩子太小”?

心中有敬畏,才能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 敬畏生命,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神圣且无法复制的,让孩子学会敬畏,才会更加珍惜生命,不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之事。
  • 敬畏自然,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过度的掠夺大自然,只会被自然的力量反噬。
  • 敬畏法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每个人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心中有敬畏,才能循规蹈矩,遵纪守法,不僭越雷池一步。
  • 敬畏父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心怀敬畏,才能学会感恩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付出,懂得孝敬长辈,尊重他人,爱护弱小之辈。
安徽13岁男孩杀人案,他都犯罪了,家长你还在认为“孩子太小”?

敬畏之心常在,做人才能恪守底线,做事才会留有余地。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正确的人生航线。

有的孩子,心里住着天使。

有的孩子,内心藏着恶魔。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您关注、评论、转发、点赞和收藏,您的每一个小小动作都是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我在育儿的道路上更好地走下去,为大家提供更多的优质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