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狂瀉300%的背後:一場抄不起底的暴跌!

溫馨提示: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代表個人觀點,數據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活久見又來了,這次不是美股,而是油價!還記得我們此前文章說過,5月美國原油期貨臨近交割,大家必須留意大幅波動嗎?但誰也沒想到這個波動一夜之間讓期油價格跌到負值去了,這一次暴跌直接讓美國原油期貨價格自年初以來額跌幅擴大至130%,而布倫特期油跌幅則為近60%,兩者差距瞬間擴大。

油價狂瀉300%的背後:一場抄不起底的暴跌!

從昨日歐市開始,我們就一直被5月期油價格創出新低刷屏,昨晚熬夜或失眠的人首先見證了油價橫跨各個新低,直接來到了負值。今早一睡醒看到5月期油價格直接定在了-37.63美元,暴跌逾300%!這是1983年以來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也是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合約跌幅。

連許多征戰油市多年的投資者都直呼“不敢相信”!擁有40年交易經驗的Oil Price Information Service的全球能源分析師表示:無論你是120歲,還是20個月,沒有人見過這種負油價,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今年的4月份當之無愧,成為原油的黑色4月載入史冊。

負值意味著什麼?說白了,你跟人家買油,不僅不用付錢,賣家還要貼錢給你,沒錯,這是我們常說的“倒貼錢的買賣”。從商品價值角度,其實就是原油的運輸及儲存成本已經超過了原油本身的價值。

對於很多看到油價暴跌的人來說,第一反應就是油價太便宜了吧,來來來抄底!而且有不少交易原油期貨的投資者直接虧損,而且還虧得莫名其妙。出現這些反應的背後,應該說是對原油期貨交割規則和當前油市背景瞭解還不夠全面。

我們要知道在此之前,油價已經飽受疫情及價格戰的衝擊,再來看看昨晚這場黑色風暴的背後推手:

一、庫存已經快要爆炸

其實油價今年以來已經是節節敗退,暴跌並非一夜蹴成,可以說能源公司儲油空間耗盡成為油價暴跌的最終導火索。今年以來,全球供應過剩局面不斷加劇,疫情更是讓這個困境直接升級,雖然原油生產可以減少,但是不能輕易叫停,因為關閉油井可能會永久性地損害油井,在未來變得無利可圖,所以數億桶原油逐漸湧入全球各地的儲油設施。

美國擴充石油儲備的能力已經非常有限,俄克拉何馬州庫欣的原油庫存自2月底以來增加了48%,至近5500萬桶,預計將在幾周內滿負荷運轉。眾所周知庫欣是美國主要的存儲中心,也是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合約的交割地。

油價狂瀉300%的背後:一場抄不起底的暴跌!

不僅在美國,在加勒比和南非,倉儲空間幾乎完全被填滿,安哥拉、巴西和尼日利亞的倉儲能力可能在幾天內就會用完。當前全球還有創紀錄的1.6億桶石油儲存在世界各地的油輪上。摩根士丹利表示,海上儲罐將在60天內存滿。即使每天原油產量減少1500萬-2000萬桶,全球存儲也會在5月充滿。所以說根本難以找到地兒來囤油,這個時候誰還敢接受實物原油?

二、原油實物需求接近枯竭

今年以來,油價之所以腰斬50%以上,最大的始作俑者就是全球範圍內的需求暴跌,上週兩大國際原油機構月報就直指需求面對油價的衝擊。全球多地出於對疫情的控制紛紛採取居家令,無數的工廠停工,出行需求基本面上停滯,原油庫存迅速積累。

油價狂瀉300%的背後:一場抄不起底的暴跌!

OPEC月報:2020年世界石油需求將下降690萬桶/日,創近三十年新低。

國際能源署月報: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同比下降創紀錄的930萬桶/日,近10年的所有增長將被完全抹去。

三、5月期貨交割前的瘋狂

2020年5月份的美原油期貨合約將在4月21日(北京時間22日凌晨02:30)進行交割,多數經紀商會在4月16日-20日展期。而為了避免被強制平倉,投資者在5月合約到期前紛紛出脫。但是呢這個時候肯定幾乎沒人肯接受這些合約,那麼持有合約的人寧願倒貼錢讓別人接受,自己放棄履行期貨合約交收。

合約到期意味著你要麼平倉接受實物交割,要麼是展期至遠月合約,選擇前者的話現在不僅你找不到庫存,即便找到了,儲存成本高得驚人,畢竟一手原油就相當於四萬加侖的石油實物,還是那句話:沒人接貨!所以基本上沒有人會從投資者手中購買這些合約並進行交割,而是趕在交割前趕緊平掉多頭頭寸。逼近5月期貨交易,供需矛盾對油價的暴打展現的淋漓盡致。

據瑞銀分析,在到期交割之前,多數機構投資者已經移倉並關注6月份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投,所以5月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量遭到稀釋。流動性缺失以及最後期限瞬間加大合約價格的波動率,導致了極端的報價。

四、CME交易所對負值油價早有準備

考慮到各種利空因素重疊,在4月初芝商所(CME)就已經表示正在對軟件進行重新編程,以便在能源相關金融工具出現負價格的狀況下,交易系統還能夠正常運行。所以隔夜油價的一路狂跌,下滑的過程非常“順利”,速度也非常快。

看完以上四大俑者之後回到剛才說的問題,有人認為這麼低的油價抄底豈不是相當於“白嫖”?但殘酷的現實是這背後隱藏著多重風險,之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大虧,除了此次行情非常非常特殊之外,還有就是部分投資者並不全面瞭解期貨交割。

這裡我們用大白話來普及一下:昨天暴跌的5月原油期貨,它是5月份到期需要交割的期貨,4月21日(週二)就是最後一個交易日。商品期貨交易中,個人投資者無權將持倉保持到最後交割日,若不自行平倉,平臺會按當前收盤價給你強行平掉,那還不如自己提前在價格範圍還偏向有利的情況下自行平倉,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及風險。關於這一點,ATFX也在4月16日提前上了期貨差價合約到期公告,提示投資者注意相關風險。

油價狂瀉300%的背後:一場抄不起底的暴跌!

此外,隨著6月期貨開始展開,投資者如果要移倉換月,也就是繼續持有6月原油期貨,必須承受近月及遠月合約之間巨大的價差,本來在正常情況下,以往兩者的價差才0.3美元左右,但從上週開始已經擴大至7美元,這是前所未見的,意味著你的持倉成本猛漲了30%以上,很多人的賬戶出現了虧損,但卻一臉問號。

油價狂瀉300%的背後:一場抄不起底的暴跌!

而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如果不把合約出手,那你就得進行交割,意味著把實貨也就是一桶一桶的油全部運到你手上,所以又回到了沒地囤油而且成本巨高的問題,那我寧願貼錢找人接盤也不要被動囤油。就像標普全球普氏能源分析師指出的,美國庫欣一旦填滿,WTI原油期貨合約進行實物交割將更加困難。交易員被迫平掉多頭頭寸,以免在沒有庫容的情況下購入實物原油。

油價後市波動請謹慎再謹慎!

儘管昨晚其他原油期貨不同程度受到5月期油暴跌拖累,但是都還相對具有韌性。如6月美油期貨合約就還守在20美元以上,5月和6月合約的價差一度擴大至每桶60.76美元,為歷史上兩個相鄰月份合約的最大價差。在拋售5月合約而不願交易現貨的情況下,部分投資者轉投了6月合約,所以一定程度上支撐了6月期貨的價格。布倫特期油也相對穩定,收於26.04美元/桶,跌7.99%。

5月期油的暴跌,應該說是各項利空集合爆發,而借的正是“臨近交割”這場東風。但是否意味著油價就此一蹶不振,多頭就應該避而遠之?還說是“利空出盡後是利好”?當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全球疫情何時能受控或者消除?

當前歐美各國已經在著手復工復產計劃,未來兩週我們可能看到各架經濟引擎重新啟動,但是究竟能否如願誰也心裡沒底。如果經濟開始在復工復產下回溫,原油需求也迎來回歸,庫存壓力的緩和那麼對油價來說將是一大關鍵利好。另一方面,OPEC此前達成的減產協議,將在5月份開始實施,雖然幅度遠遠不夠,但起碼是積極的重要一步,有助於緩和庫存壓力。

當前油市信心已經一瀉千里,如果5月底前油市不能釋放積極信號,那麼油價在低位的盤整仍將持續,甚至當前還處於20美元以上/桶的6月期油價格也不能得到保證,暴跌風險仍在潛伏。

戰略能源和經濟研究公司指出,目前的大環境是非常悲觀的,人們擔心將看到庫存大量增加,短期內很難解決這個問題。人們試圖擺脫石油,但沒有買家。高盛針對隔夜油價的暴跌就指出,直到5月中旬前,市場波動性仍將保持強勁。RBC Capital Markets的全球能源戰略董事警告,幾乎沒有什麼可以阻止現貨市場在短期內進一步下滑,直到要麼市場跌至谷底,要麼冠狀病毒清除,看起來前者會首先到來。

未來多空仍在交錯,但是目前空方更佔上風,大幅波動仍將是原油市場的主旋律,所以投資者必須充分了解原油期貨交易的邏輯以及市場的風險,時刻保持與消息和行情的接軌,否則突如其來的波動會讓交易措手不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代表個人觀點,數據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