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畢業,做月嫂":職場成功者,往往從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做起

1.“985畢業,做月嫂”

(職場論壇的帖子)

在職場論壇上有一個帖子引起了熱議。貼主的妹妹,985畢業,選擇了做月嫂,貼主覺得丟人。

在帖子下面,有人說:“不支持做月嫂,浪費了學歷。”也有很多人說,高學歷人才進入月嫂行業是對這個行業的注入新鮮血液。

關於“月嫂”這個行業,最近廣州日報發了一則報道:根據抽樣數據顯示,79820名家政人員中,研究生有5人,本科生345人,共佔0.4%。而2017年的數據中,研究生學歷只有1個人。

(廣州日報發佈的數據)

可見,少數高學歷人才進入月嫂行業的背後是更多的人不願意進入這個行業。但實際上,根據央視財經報道,月嫂行業的月薪是十分可觀的:

初級月嫂是8800元起;中級月嫂11800-15800元;高級月嫂15800-19800元;特級月嫂19800-25800元;金牌月嫂達25800元以上,且金牌月嫂人數少,很快就全部預定完。

而根據去年智聯招聘發佈的《2018年秋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表明,全國37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為7850元

這就說明,"月嫂",這個很多人不想做的工作,在工資上已經超過了很多人的工作。

(智聯招聘發佈的信息)

美國管理學家韋特萊曾經提出韋特萊法則,其主要內容就是:"成功者所從事的工作,是絕大多數的人不願意去做的。"

當然,這裡不是吹捧"月嫂"就是成功,而是說,不要輕易小看了那些大家都不願意做的事。在職場上,不論是選擇行業,還是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大家不願意做的事,反而是一些人成功的墊腳石。

2. 那些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也蘊含著機遇

王永慶是臺灣著名的企業家、臺塑集團創辦人,被譽為臺灣的"經營之神"。在他15歲的時候,開了一家米店。由於資金少,他的店只能開在一個偏僻的巷子裡,而且規模小。在同行中,他的店可謂一點競爭力都沒有,剛開始生意很慘淡。

為了突破這種僵局,他做了其他米店不願意做的兩件事情:

1. 清理米中的砂石和糠皮等雜物

。而當時的稻穀收割技術比較落後,很多店家的米被買回去後也要淘洗很多遍。

2. 主動送米上門。在那個時候,顧客都是上門店買米,這對一些老人來說十分的不方便。王永慶不僅送貨上門,還貼心地將米倒進米缸。如果米缸裡面有陳米,還會把陳米倒出,刷乾淨米缸,先倒入新米,再倒入陳米,這樣就避免了陳米因放久了而變質。

正是因為王永慶做了其他店家不願意做的這兩件事,為顧客提供了更好的服務,讓他的贏得了很多顧客的青睞,生意越來越興隆。藉著賣米生意,他也完成個人資本的原始積累,為他後面的事業奠定基礎。

試想,假如王永慶沒有做這些別人不願意做的小事,他又怎麼能讓自己的米店脫穎而出呢?聰明的人,能在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中發現機遇。

換個說法,機遇之所以能被發現,也是因為這些別人不願意做的小事本身就蘊含著機遇。

(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

3.那些別人不想做的事,正是你顯示自己的好機會

在現實工作中,有些人對工作的總是挑挑揀揀,總是覺得這個不好那個不想做,幹不了多久就瀟灑地跳槽。

一個朋友的朋友就是如此,一年內跳槽了5、6次。每找到一份新工作,他就立志一定要好好幹下去,每份工作幹了不到兩個月就開始向朋友抱怨工作不好。

抱怨的理由也都差不多:"我那個領導不知道怎麼想的,總是讓我們去做一些大家都懶得做的事,真的沒勁。還讓我去打雜,難道新人就該受到欺負嗎?"

這樣的抱怨,經常在工作能聽到。乍一聽好像有點道理,仔細思考一下,就能想到,難道這些“大家都不願意做的事”就真的不值得去做嗎?

《行動變現》這本書的作者楊小米曾經提到,自己在做銷售的時候,領導讓大家寫季度總結報告。很多同事都不認真對待,只是交差應付,但是她卻認認真真寫了幾千字。真是這份認真的報告讓她給領導留下了好印象,工作上受到重視,並且在辭職後她還能和領導保持很好的聯繫,拓寬了自己的人脈圈子。

由此可見,那些大家都不願意做的事,也可以是我們顯示自己的好機會。

在職場中,有很多人也像朋友的那個朋友一樣,想要有一番大作為,對於一些小事嗤之以鼻。

不可否認,想要做大事的想法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很少有將軍是一開始就能當上將軍指點江山的。從小事積累起,才是一個普通職場人的正常升級打怪的道路。

沒有人會甘願做一輩子打雜的,公司招一個人當然也不是為了讓他打雜的。

在做那些"別人都懶得做"的事的過程中,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價值,才能賦予我們所做的工作於意義。

海爾公司董事長張瑞敏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簡單能創造不簡單,平凡孕育著不平凡。那些"別人都不願意做的事",也能是我們工作中展示自己能力的好機會。

(你總想著做大事而忽略小事嗎)

4.如何對待那些"別人不願意做的事"?

  • (1)避免"羊群效應",不要一開始就忙著拒絕

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衝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

所謂"羊群效應"揭示的是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在職場,"羊群效應"的現象不在少數,不僅表現為跟風去做一件事,還顯示成附和著不做一件事。

不少人在沒有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聽到幾個人說了相關的負面信息,那他大概率就會抵抗這件事情,甚至都不會去調查一下真實的情況。而很多時候,單憑几個人的信息得出的結論又是不準確的。

我上一家公司是製造業,人事部下面的培訓組每個月都會舉辦一些培訓。剛進公司的時候,發現身邊不少員工對於公司內部的培訓不以為然,私下裡傳著"培訓是官方洗腦教育、是浪費時間的事"這樣的言論。

因為參加培訓是自願報名的,聽到這樣的話,我也一度沒有去參加過培訓。有一次,陪著一個同事去聽了一次培訓課才發現原來公司辦的培訓還不錯,講課的老師除了正規培訓機構的講師,公司的領導一些也會去授課。

現在想來,當時的我就陷入了"羊群效應",差點錯過了一個好的學習平臺。

毛主席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避免"羊群效應",有意識地多方面收集資料,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合適的判斷,而不應該一開始就否決那些"別人都不願意做的事情"。

(小心遭遇羊群效應)

  • (2)清楚素質冰山模型,帶著提升能力的目的處理事情

素質冰山模型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利蘭在1973年提出的一個著名模型,這個模型將個人素質分為7個層級:冰山上面有技能、知識,冰山;下面包含角色定位、價值觀、自我認知、品質、動機。一個人的能力,主要由冰山下面的素質組成。

(冰山模型)

透過"冰山模型",我們知道,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不僅僅要提高工作需要的知識技能,更要找機會鍛鍊我們的冰山下面的素質。

而鍛鍊機會從哪裡來呢?自然是利用好工作中的每個任務。每一個不起眼的任務中,也會包含著重要的處事邏輯。

我們做個假設,當你領導給你一個任務:安排一下明天的一個會議。

這個任務看起來很簡單吧,也沒什麼技術含量。一般來說,很多人的做法是,訂會議室,郵件發通知就完了,然後參與第二天的會議。

仔細一點的人,發完通知後,再電話通知每個人確保每個人能通知到位,會議前還會去檢查會議室的設備是否能正常使用。

更高級的做法是:在確保會議室能正常的基礎上,根據會議的主題提前準備好資料;會議中記錄好會議紀要,會議後寫好會議總結;根據會議內容指定會議任務書,在和領導確認會議任務書無誤後,發放任務書給各負責人,並以此作為跟蹤任務完成的情況。最後,還會把整個事情的處理方法,製成一套方法流程。

你看,就“安排會議”這樣一件小事,深究下去,也可以當成一個項目管理起來,也可以鍛鍊我們的更深層次的素質。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鍛鍊到哪些能力呢?

  • 1.表達能力:郵件的書面表達及電話通知的語言組織,都可以鍛鍊我們表達能力
  • 2.協調能力:如果參會人不能準時參加,可以協調讓其找個代理人;會議室設備出問題,需要協調技術部門來處理
  • 3.組織能力:組織會議,讓會議能順利進行,對組織能力有所要求
  • 4.總結能力:會議記錄的總結,可以鍛鍊總結能力
  • 5.思考能力:會議處理流程的提取,考驗我們的思考能力

這些能力,都是在冰山下面的能力,對我們的影響更大。如果我們能在不斷的實踐中能提升這些能力,對我們以後的職業生涯自然也是有好處的。

所以說,當我們面臨那些在別人眼中看起來"沒什麼意思"的事情的時候,不妨先將這件事當成一個項目看待,在項目中尋找機會鍛鍊自己的能力。帶著“提升自己、鍛鍊自己能力”的目標去做一件事,就能發現工作的表面後面也有很多問題的處理方法是很有意義的。

(小工作,大智慧)

寫在最後

在職場,很多人的成功,往往是從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情“開始的。對待大家都不想做的事,我們應該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這些事情中也可以發現機會成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