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为什么最终成为赢家?唯才是举

魏蜀吴三国各自的优势,人们分析以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得“人和”。

其实,三国各自能发展成一大势力,形成一种鼎立的局面,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其各自的用人政策。清代学者赵翼评论说“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他们在争夺天下中争人才,在争夺人才中争天下。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三国的纵横捭阖,军事较量是一场争夺人才的大战。在这场争夺人才的大战中最大的赢家是谁呢?无疑是死后才被追封为魏武帝的曹操。

曹操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为什么最终成为赢家?唯才是举

“魏蜀吴,争汉鼎”这个大的棋局当中,曹操的阵营里出现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仅用了19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中国大半个版图的统一。为他实现“摧灭群逆,克定天下”的政治抱负,以及后来西晋的统一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曹操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为什么最终成为赢家?唯才是举

曹操

曹操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为什么最终成为赢家,其雄才大略和人脉时势固然重要,但他高超的用人之道更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正所谓“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那么曹操的用人体现在哪里呢?

曹操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为什么最终成为赢家?唯才是举

曹操的抱负非常宏大,在用人上气度不凡。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与袁绍最初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就在一起探讨如何成就大业,曹操说

“吴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就是说我要任用天下一切有智慧有能力的人,用道义来统领他们,这样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取得成功。

曹操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为什么最终成为赢家?唯才是举

东汉末年,宦官和名门大族垄断吏治和人事大权,门第观念盛行。选官制度败坏,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败状况,真正的人才往往受压制,被埋没。曹操深知,丧乱之世功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怎样用人,为了实现“成一统”的抱负,为了开创新的政治局面,他先后连续颁布了三道求贤令,提出了

“唯才是举”的主张,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道德至上,强调出身”的选贤制度。

曹操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为什么最终成为赢家?唯才是举

官渡之战

陈寿的《三国志》为曹操做传,在最后有一段总结:曹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是战胜了袁绍,为什么他能战胜袁绍呢?分析原因一个是曹操精于谋略,另一个是曹操善于用人。

曹操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为什么最终成为赢家?唯才是举

刘备

在用人之道上,易中天先生用了16个字进行了概括“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来者不拒”。曹操以宽博的胸襟和大气的作风,吸引了众多人才。曹操刚起兵时,只有本家族的几个兄弟和侄子作骨干,七拼八凑不足4000兵马。他想任用刘备未获成功,但在吸纳其他优秀人才上却收到了奇效,在短短的几年内就造就了

“谋士如云,战将如林”的庞大队伍,可见其道行之深。

曹操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为什么最终成为赢家?唯才是举

曹操为了得到人才他挖空心思,甚至不择手段,绞尽脑汁使用骗术。当曹仁以优势兵力在新野被刘备打败时,曹操找到了失败的原因是刘备背后有高人指点,那么这个高人又是谁呢?就是徐庶。曹操为了得到他不择手段,骗来了他的母亲,曹操知道徐庶是个有名的孝子,如此以来,只要他母亲在我手中何愁你徐庶不跟着我干呢,曹操还心想徐母会主动给徐庶做工作的。

曹操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为什么最终成为赢家?唯才是举

其结果徐母把曹操大骂了一顿,拿起案上的砚台,就向曹操砸过去,这对曹操来说实在是一大屈辱。曹操手下人纷纷建议杀了徐母,但是曹操坚决不肯,因为如果真的杀了徐母,那徐庶就会铁了心跟随刘备了,自己就再也没有机会得到徐庶了。曹操不得已又伪造了徐母的笔迹,把徐庶又骗来了。虽然手段卑鄙了点,但是曹操爱才、惜才、揽才之心可谓苍天可鉴。

曹操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为什么最终成为赢家?唯才是举

三国之主都能用人,但只有曹操时刻想着把另外两主用起来。史料记载,孙权作为后生对曹操的用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刘备是曹操的同辈,在曹操设法团结他时,他想的只是如何钻曹操的空子,也没有敢用曹操的奢望。一般来说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用人的气度与取得的业绩是成正比的,试想如果曹操不懂驭人之道,没有爱才惜才之心,仅凭他初为“典军校尉”的小人物,日后岂能与刘备孙权争得三分天下而最终成为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