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搞定“奇葩”案件的壮家美女法官

“我们这位女法官能力很强,一下当居委会大妈,一下当心理咨询师,一下又变成泼妇,上次开庭我都怕她跟当事人吵起来……”当着韦秋桂法官的面,广西柳州市柳城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柳城法院”)太平人民法庭庭长兰韦兵法官打趣地对记者说。听到这些,韦秋桂法官一点也不恼,只是不好意思地笑了。兰韦兵的话虽有点调侃意味,却也道出了韦秋桂工作的日常。

韦秋桂是柳城法院民事审判一庭的审判员,也是一位壮汉双语法官,主要负责除商事、家事之外的民事诉讼案件,比如排除妨害纠纷、民间借贷纠纷、侵权责任纠纷、财产损坏赔偿纠纷等,虽不是什么大案要案,但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与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打交道,想达到定纷止争的目的,就要在办案的过程中扮演各种角色,有时要像居委会大妈那样给原被告双方说和、调解,有时要像心理咨询师那样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对一些无理取闹的当事人,还要拿出法官的威严。


轻松搞定“奇葩”案件的壮家美女法官

韦秋桂在柳城县大埔镇正殿村民委雷碑屯向当事人了解情况

一次火药味十足的现场勘察


近日,记者跟随韦秋桂及书记员龚著英、法警韦云恒赴柳城县大埔镇正殿村民委雷碑屯处理一起土地纠纷。原告诉请法院判决被告归还土地。

为调查该地块的位置、面积等情况、了解双方矛盾的根源,韦秋桂一行来到双方存在争议的地块进行勘察,并尝试进行调解。


轻松搞定“奇葩”案件的壮家美女法官

韦秋桂在柳城县大埔镇正殿村民委雷碑屯勘察现场


当天下午,室外温度逼近40度,双方各执一词、剑拔弩张,韦秋桂他们一边头顶烈日测量土地、拍摄照片,一边还要平息双方当事人心中的怒火、向村支书等相关各方了解情况。

被告人韦老汉情绪激动,不停地向韦秋桂诉苦、喊冤,原告见状也激动起来,现场火药味十足。

在交流的过程中,韦秋桂发现韦老汉会讲壮语,便用壮语耐心地向他解释此行的目的,安抚他的情绪,同时表示,一定会公平公正地处理此事。她发现韦老汉的爱人是个通情达理之人,便试着通过她做调解工作。


轻松搞定“奇葩”案件的壮家美女法官

韦秋桂在柳城县大埔镇正殿村民委雷碑屯做调解


1个多小时后,现场勘察和调解告一段落,韦秋桂一行启程返回柳城法院。回到办公室的他们顾不得换去被汗水浸透的湿衣,洗了把脸就又投入工作,他们要绘制土地平面图、补充勘察笔录,如果该案无法调解,开庭时这些资料将作为证据在庭上出示。

也许是韦秋桂苦口婆心的劝解起了作用,当晚,她接到韦老汉爱人的电话,对方表示已把争议土地上的芭蕉树清除,土地将归还原告。拿回土地的原告则到法院撤诉。这起土地纠纷就这样得到了解决。


一项不可或缺的职业技能


像上述案件这样火药味十足的调解现场一般人敬而远之,但这是韦秋桂工作中经常面对的场景。面对水火不容、针锋相对的双方当事人,法官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抽丝剥茧、明辨是非,找到调解的切入点,这既费脑力又费精力。

“特别是在农村,如果语言不通,难度系数更上一个层次。”韦秋桂深有感触地说,在柳城法院,涉及农村的案件占总案件数的一半以上,其中需要使用壮语、桂柳话等本地语言的占大部分。

“老百姓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有限,在不能理解、甚至听不懂你在说什么的时候,他不信任你,人在不信任之下就会启动自身防御系统,对什么都抗拒不配合,这会让法律程序无法完成、当事人的诉请无法得到表达、事实无法查明,即便最后案子结了,也很难达到定纷止争的效果,还可能引发其他矛盾。”因此,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在韦秋桂看来是化解矛盾的基础,也是一项必备的职业技能。

韦秋桂来自柳城县农村,从小讲壮话的她不仅不忌讳自己说普通话有点“夹壮”这件事,还让读幼儿园的女儿学说壮语。

“因为这就是我们的根啊,壮家妹哪有不会说壮话的道理。”韦秋桂说,“个人认为我们那时(夹壮)更多的是学校教育的原因,因为教育的标准不够高,现在学校教育都已经很规范了,以后她学说普通话应该不会有障碍。”她认为,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也是一个民族的魅力所在,学说普通话是大势所趋,但保护民族语言也很重要。

这种对母语的感情源于她在外省求学、工作的经历。她大学时在湖南念书,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广州、北京工作了6年。在异乡,同学、同事对壮族文化、语言的好奇,让她产生了民族的自豪感,也体会到乡音瞬间拉近人们距离的神奇效应,“少数民族群众的情感,有时候还真的可以浓缩在一句方言里”。

基于这样的体会,在日常的审判工作中,她十分注重本地语言在工作实践中的运用,也会留意柳城各个乡镇的语言、文化、风俗和禁忌。

去年12月,她和院里的另外4位同事被自治区高院评为“壮汉双语法官”。她为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而欣慰,更为我区对壮汉双语法官培养工作的重视而高兴。

“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韦秋桂说,“以后我们就有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了。”她希望有关部门对法律术语、法律流程的壮语表达进行规范,建立健全壮汉双语法官的培养和培训机制。


一个投入大量精力的小案子


2011年11月进入柳城县人民法院工作以来,韦秋桂先后在民二庭、立案庭、民一庭从事审判工作,2016年1月入选员额法官。

近3年来,她收案562件,结案466件。她承办的案件不一定是最多的,但院里的很多“奇葩”案件、疑难杂案最后都是她解决的。

“一个是非常重感情,一个是(办案)非常有自己的一套,”和韦秋桂共事多年的法官助理梁小爱说,法官往往有许多相同的气质,而这两点是她最与众不同的。

比如她处理的一个民间借贷纠纷就让梁小爱印象深刻。该案的原告是一名女子,和被告曾是婚外恋关系,其诉请法院判决被告归还5000元借款。

对于这种案情比较简单、标的不大的案件,在无法调解的情况下法官一般按程序进行开庭,如果证据不足,就驳回起诉,证据充足,就支持原告诉求。

韦秋桂却不按常理出牌,在深入了解案情后,她发现原告深深陷在与被告的感情纠葛之中无法自拔,其举证的证据则不够全面,于是她通过电话、短信、微信与原告进行沟通,又约原告到办公室聊了好几次,终于使原告放下执念,在撤诉的同时从这段关系中走了出来。

“案子从法律上来说没有解决,但韦法官帮原告解开了心结。”梁小爱说,“她能体会到这个女孩子的不容易。”

虽是小案子,但为了帮助当事人,韦秋桂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一些很“难搞”甚至胡搅蛮缠的当事人,她也有自己的应对之策。

轻松搞定“奇葩”案件的壮家美女法官

韦秋桂在邓翠英诉邓泽房案中庭审


“有些人自以为懂点法,老钻法律的空子,而且他们可能也在其他法官那里尝到了点甜头,遇到这种人我们也会按程序走,但韦法官会有办法给他点教训。”梁小爱说。

因为办案“走心”,不少别人觉得难办的案子,到她手里大多都能顺利解决。因为特别能体谅人,她带的团队凝聚力特别强(注:柳城法院以一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和一名书记员为一个审判团队),法官助理梁小爱、书记员龚著英都在工作中快速成长。

从办案现场和同事口碑中,记者看到一个情商高、能力强、爱憎分明、刚柔并济的女法官,而从她的朋友圈里,记者则看到一个普通80后的喜怒哀乐。

同事执行给力,她会在朋友圈竖起大拇指:“一样的现场,一样的场景,不一样的争议,不一样的法官,但都是为了同一个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彻底解决纠纷,为执行法官点赞!”

外出调查不忘晒晒美照:“活脱脱把美女晒成黑妹,太阳那么辣”,配了张戴草帽图,确实挺美;案卷堆得像小山,她吐槽:“这砸下来算谁的?算工伤没”;工作排得满满当当,她忙里偷闲赏彩霞,“早上开到一点,下午开到七点。看,夕阳无限好,晚霞满天飘,嗯,真沁人心脾。”

在给被告送诉状的过程中遇到阻挠,她还会开启现场普法模式——“普法,普法,普法……如果你不幸成为被告,建议你一定要想方设法给法官联系到你,以便我们能将这些材料送达给你,你才可以提出你的抗辩,维护你合法权益。如果你一直避而不见,我们依照法定程序各种方式找不到你,那会最终以公告的方式送达,你将错失开庭,也丧失提出你的辩解的权益。最后判决生效之后的履行阶段,你可能将荣幸成为老赖。”

无论面对顺境或逆境、开心或沮丧,她的言语和行动中总透露出对生活的激情和希望。(来源:广西民族报/记者 韦颖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