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文化形成發展的本土與外來之爭》講座紀要

《中國民族文化形成發展的本土與外來之爭》講座紀要

2019年6月11日晚,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史學名家”系列講座第39場在文華樓東區1106室舉辦,主題為《中國民族文化形成發展的本土與外來之爭》,講座由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彭武麟教授主持,蘇州大學社會學院周書燦教授主講,來自我院和首都各高校師生聆聽了此次講座。

周書燦教授為當代著名先秦史專家,現任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專長為先秦史、考古學、歷史地理學與中國學術史。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早期四土經營與民族整合》、《20世紀中國上古民族文化形成發展的理論建構研究》兩項,出版學術著作《西周王朝經營四土研究》、《中國早期國家結構研究》等,在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入選2006-2015歷史學核心作者TOP10。

講座伊始,周書燦教授開明宗義,指出講座的主題是中國民族文化形成發展的中西之爭。本次講座脈絡清晰,周教授主要是按照時間順序,將中西方學者關於中國民族文化形成發展的爭論進行系統梳理與講解,主要在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20世紀以前中國民族文化起源的中西之爭。在這一部分,周教授指出關於中國民族文化的爭論主要存在以下“本土一系起源說”與“西學中源說”兩種,經過中西方學者激烈的爭論,最終中西文化同源說和中國民族文化本土說得到不少學者的支持,但二者都有待于田野考古資料的補充完善。

二、20世紀上半期中國民族文化外來說的流傳與來自學術界的批判。在這一部分中,周教授指出,關於中國民族文化外來的學說主要包括拉克伯裡的中國民族文化西來說、安特生的仰韶文化西來說、畢士博的中國民族文化外來多元論三種,這三種學說都遭到了中國學者的質疑與批判,但周教授認為,這三種學說在中國現代學術史、文化史上的影響依舊存在。

三、20世紀上半期中國民族文化本土起源說的重構。在這一部分,周教授指出主要存在三種學說,顧頡剛打破中國上古民族一系說,提出“戎夏一源說”;“夷夏東西說”與龍山、仰韶東西二元對立學說;這兩種學說後來逐漸被學術界摒棄。第三種是蒙文通、徐旭生的上古民族文化三系說與中國古代部族三集團說,周教授認為蒙、徐二人的學說各有獨到的學術價值,但均有待於進一步補充完善。

四、中國文明起源黃河流域中心說到多元一體說的理論演變。周教授為我們講解了中國史前文化發展連續說的確立與混合文化說、龍山仰韶東西二元對立說的終結,中國文明起源黃河流域中心說的提出及完善,多元論的“條塊”說、“滿天星斗”說的流行及來自黃河流域中心說者的回擊與反駁,黃河流域中心說與“滿天星斗”說爭論的癥結及以中原為核心的多元一體說的高層次理論突破等內容,清晰、嚴謹地闡明從黃河流域中心說到多元一體說的演變過程。

五、20世紀後半期中國民族文化外來說的基本走向。周教授主要講解海涅·戈爾登的西來文化三次波動假說,列·謝·瓦西里耶夫的中國文明起源外因論和梯階傳播假說,蒲立本的語言比較及由對印歐、漢族同源說論證轉向漢藏、印歐文化間聯繫的考察等內容。

最後,周教授對本次講座進行總結,指出在21世紀以來,國際學術界有關於中國民族文化形成發展理論的學術論爭,不再是外來說與本土說的相互對壘,而是開始重視中西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

講座結束後,周教授與在座的師生進行了熱烈互動,對大家關於中國民族文化的相關問題進行耐心解答,使同學們對中國民族文化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的本土與外來之爭的相關內容有了更全面清晰的瞭解。

周書燦教授通過嚴謹的論證邏輯,條理分明地為同學們講解了中西方學者關於中國民族文化形成發展過程中的相關學說,拓寬了學生們的學術視野,在座師生深受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