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畫“耳食”是什麼意思?

齊白石的畫裡有這樣一個形象:一位古裝男子坐於桌前就餐,但沒來由地用筷子夾起食物往自己耳朵裡送,旁書“耳食”。

齊白石畫“耳食”是什麼意思?

這是什麼意思呢?

“耳食”出自《史記·六國年表序》:“學者牽於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

大概意思是說:“很多學者看到秦朝二世而亡,就認為秦朝不足一提,但是卻忽略了秦朝幾百年運籌帷幄統一六國的歷史,這跟用耳朵吃飯有什麼區別?”耳食,有囫圇吞棗、不假思索輕易相信的意思,後來也有“傳聞”這個意思。


齊白石用最簡單直白的方式描繪這個典故,跟他的境遇和性格很大關係。

齊白石1919年剛到北京定居之時,北京作為清朝舊都,仍然雲集了一大批繼承清代宮廷“正統風格”的畫家,他們信奉的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只知道一味模仿古代的哪一個畫派,哪一個大師,整個繪畫界已經變得死氣沉沉,如同清朝宮廷一樣,端著自己天朝上國的架勢,卻被人用炮艦打得體無完膚。

他們鄙視齊白石是木匠出身,畫也沒有師傅,沒有淵源,擺出自己是畫派正宗師傳的姿態,譏笑齊白石是“野狐禪”。齊白石是一個非常善於接受新鮮事物的畫家,內心深處自然對這些譏諷相當鄙視,所以也就有了“耳食”這類畫,用最簡單直白的畫面嘲笑故作高深、抱殘守缺的守舊一派。

剛開始齊白石還會比較避諱正面衝突,但是被人罵多了也煩了,後來就直接畫出來“人罵我,我也罵人。”

齊白石畫“耳食”是什麼意思?

齊白石畫“耳食”是什麼意思?

齊白石是一個非常要強的人,他幹過最猛的事就是跟北京畫家王夢白畫畫對槓。王夢白與齊白石在上世紀30年的北京,同在一所學校教畫,同樣學習海派大師吳昌碩。而王夢白對木匠出身的齊白石有些看不起。

也真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拿來一件王夢白的仕女圖,讓齊白石照著臨一幅。齊白石欣然答應,還在畫上寫道:“......予略所更動。知者得見王與予二幅,自知誰是誰非。....",然後齊白石還把這件作品放到了自己編的畫冊裡,槓精精神淋漓盡致。

齊白石畫“耳食”是什麼意思?

左王夢白,右齊白石

齊白石不委屈自己的習性,雖然多疑,但是事情搞清楚了也不會放在心上。

也是在30年代,齊白石參加好友王森然組織的聚會,席間一位敬酒者口帶方言,齊白石以為是在罵他,又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藉機說:“王森然請了個瘋子來罵你”,齊白石一下子就恨上了王森然,王森然聽說之後嚇得趕緊登門解釋,結果齊白石見了王森然氣不打一處來,“竟怒目相視,如火方熾,幾經解說,方豁然冰釋”。

齊白石畫“耳食”是什麼意思?

吾狐也

估計齊白石後來也知道自己多疑的性格不好,自己刻了一方印“吾狐也”,自嘲一下。

“耳食”這類的作品,其實也有齊白石自嘲的一面,在當時的北京城對齊白石不友善,甚至酸言酸語的人有很多,誤會也很多。齊白石逐漸對這類傳聞也不在意了。

所以說,畫中的那位古裝人物,有灑脫超然的神情,也帶著幾分自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