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之死是李斯妒賢嫉能導致的嗎?不,是嬴政統一天下計劃的序幕

韓非之死是李斯妒賢嫉能導致的嗎?不,是嬴政統一天下計劃的序幕

韓非子

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時局動盪英雄輩出的時代,其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他們在歷史的大江大河中引領著翻湧的浪潮,充當著春秋戰國時代弄潮兒的角色。

韓非無疑是這些時代弄潮兒中間極為頂尖的一個,但時代並不是孕育著這麼一個英雄人物。與此同時,韓非還有一個強勁的對手,也是曾經的摯友,李斯。

李斯和韓非都是戰國後期大儒荀子門下學生之中佼佼者。

他們出師之後,韓非回到了韓國重整旗鼓,李斯則來到了秦國為秦王嬴政謀劃意圖統一天下。他們兩人之間註定要有一場頂尖的生死對決,因為他們站在各自國家利益的對立面。

那麼歷史上的韓非之死,真的如歷史所言是李斯妒賢嫉能所導致的嘛?

一、韓非之死的起因

秦國經過非子采邑初得周王室的封賞到嬴政繼位時的超級大國地位,歷經三十五代秦國君主的將近六百年的勵精圖治,秦國終於走上了崛起之路的最後階段—統一天下。

嬴政繼位之後,他接手的是一個當時強大到其他六國任何一國都無法抵抗的秦國。以坐臥咸陽城俯瞰中原天下之勢震懾其餘六國,六國皆連橫以制衡秦國的強大,秦昭襄王時就任用白起這種名將橫掃六國,卻被離間計挑撥殺死了白起以至於停下了秦國崛起乃至於統一天下的腳步。

韓非之死是李斯妒賢嫉能導致的嗎?不,是嬴政統一天下計劃的序幕

秦始皇

嬴政平息了呂不韋、嫪毐之亂,他重整秦國朝政以霸氣絕倫的姿態繼續進行著秦國三十五位祖先國君的遺志,楚國李斯在當代大儒荀卿學成帝王之術之後輔佐秦王嬴政,向嬴政提出統一天下到了最適合的時機,一語中的嬴政的心頭。

嬴政提拔了李斯當了國政長史,李斯一飛沖天從碌碌無為的小人物一躍到秦國重臣,他提出了一個統一天下的策略,第一步就是先行滅掉原本為秦國其附屬的韓國,韓國韓王安派遣韓非子來使秦國保全韓國,這就是韓非之死的起因。

二、韓非之死的真相

歷史上部分史學家們認為韓非之死是死於李斯嫉賢妒能,是因為太史公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的一段話。

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

韓非與李斯在未曾出世之前都曾在當代大儒荀卿門下學習,並且李斯與韓非還是特別要好的死黨,韓非以為口吃很多問題都是李斯代為回答,而回答的正是韓非所意,兩人關係當時鐵的一匹。

韓非之死是李斯妒賢嫉能導致的嗎?不,是嬴政統一天下計劃的序幕

荀子

韓非雖然口吃不善遊說,但善於著書立說,著有《說難》此等名篇,傳入嬴政耳邊,史記裡說嬴政攻打韓國其意為了韓非,語出《史記》:

人或傳其書於秦。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呼,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韓非之所著書也。”秦因急攻韓。

韓非使秦遊說嬴政攻趙而留韓,李斯建言曰:“韓之心病耶,若非除之,其必患秦矣。”秦王嬴政雖然得到了韓非心情很愉快,但是沒有重用他,後來李斯和與韓非有間隙的大臣姚賈上書陷害,嬴政下令整治韓非,李斯趁機下毒酒讓韓非自盡,韓非死於秦國。

韓非之死是李斯妒賢嫉能導致的嗎?不,是嬴政統一天下計劃的序幕

李斯

明面上看起來像是李斯嫉賢妒能害怕韓非來秦國會動搖李斯的政治地位,其實不然,韓非之死雖然歸結於李斯,但並非是李斯的嫉賢妒能造成的。

三、韓非之死的背後

韓非之死並非是由於李斯的嫉賢妒能導致的原因:

1. 李斯自以為自己學習不如韓非,是廣大史學家包括歷史愛好者對於韓非之死歸結於李斯妒賢嫉能害死韓非的一大佐證,但是以我之見,李斯學問學得不如韓非並非是李斯害死韓非的直接原因。學問之事,只是知識上的積累和理解,但李斯之才能絕非只存在與學識上的比較,故不可信。

韓非之死是李斯妒賢嫉能導致的嗎?不,是嬴政統一天下計劃的序幕

荀子講學圖

2. 李斯在秦王嬴政賞識韓非才學之時,還曾經將韓非之書轉與嬴政,若是嫉賢妒能這時候應該杜絕後患,至少不應該把韓非之書交給秦王,故也不可信。

3. 李斯與韓非的才能不衝突,韓非子是擅長指出利害比較之處,也善於打仗陽謀,而李斯此人陽謀陰謀皆是奇才,而且帶兵打仗不直接屬於李斯所管轄範圍,所以也不可信。

韓非之死是李斯妒賢嫉能導致的嗎?不,是嬴政統一天下計劃的序幕

秦統一形勢圖

4. 韓非之死是李斯一手造成的,這無可厚非。畢竟史實擺在那裡,但韓非之死其實是嬴政與李斯制定滅六國的第一步棋子,是嬴政統一天下的序幕。

參考文獻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