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張良聰明?只因這三點!

歷史上的聰明人很多,看你如何理解“聰明”。真正的聰明不是圓滑,也不是所謂的小聰明,在我的理解中,聰明有一個標準:遇事有策,處事有度,進退有道。

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我更偏向張良,接下來從幾個方面來敘述一下。

為什麼說張良聰明?只因這三點!

遇事有策

張良作為“漢初三傑”之一,他的智慧是我們皆知的。劉邦曾經誇耀過他“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而在漢初時候他的貢獻也是巨大的,讓我們盤點一下,他究竟獻過哪些計策?

他是劉邦進關路上的智多星,在進關路上幫助劉邦攻城略地,壯大力量。

在攻佔宛城的過程中,由於宛城易守難攻,劉邦準備繞過宛城,張良勸說後面還有更多險城,且這樣利於秦軍前後夾擊,最終促使劉邦停止繞城,攻克了宛城。

攻佔嶢關的過程中,他提出守城將是一屠夫,貪好錢財,所以勸說派兵虛張聲勢,加以金銀財寶引誘,又害怕士兵不從,就希望利用他們內亂懈怠之機攻城。最終,劉邦攻下了嶢關。

至此,大軍打到了霸上,迫使秦子嬰投降,在項羽之前入了關。

為什麼說張良聰明?只因這三點!

鴻門宴算是一件很大的事了吧,可他絲毫不慌,張良讓劉邦採取釜底抽薪之計,禮待項伯,最終使局勢緩解了下來,也為他出逃鴻門宴打下了基礎。

劉邦被封巴蜀後,他建議劉邦待漢軍過後,全部燒燬入蜀的棧道,表示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這樣,就可以乘機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再展宏圖了。這樣的計策,也就張良能想得出來了,而此後也傳出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美名。

而在楚漢之爭中漢處於劣勢的時候,他提出了著名的“下邑之謀”,利用英布和彭越打敗了楚軍,最終建立了大漢。

處事有度

而智慧的另一個方面也是有仁心,攻城後,劉邦採納張良的建議,採取的這一系列安民措施,爭得了民心,為他日後經營關中,並以此為根據地與項羽爭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礎。

在劉邦的門客中,他算是最謙虛的一個了,無論他功勞有多麼大,也從來不會得意忘形,從來不會貪圖功名。與韓信相比,或許智謀與其相當,但在謙虛程度上,絕對高出不少。

為什麼說張良聰明?只因這三點!

這樣的謙遜,也使劉邦更加信任他,待他十分優厚。

而此外,我們發現,自跟劉邦後,無論是什麼時期,他都認為劉邦是一個好的君主,忠心耿耿,並不會見利忘義,鴻門宴時,如此危險,他卻不肯離去,忠心於主,這等忠心,也是他處事有度的體現,在他自己的心中有一把衡量利弊的尺,這把尺正是他的智慧所在。

進退有道

在他的心中自然有憂國憂民的慨嘆,也有推翻秦朝的憤怒,這些複雜的情感使他在秦末亂世中嶄露頭角,經歷一番,最終終於尋得真主劉邦。

他所建立的功勳,在漢初的功臣中,絕對是頂尖的。

但聰明人就是懂得進退有道,我一直認為,“功成身退”是一種美德,而這種美德,是我們大多數人不可具備的,因為剋制慾望是件很難的事,也是件很智慧的事。

為什麼說張良聰明?只因這三點!

自從漢高祖入都關中,天下初定,他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隨著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則。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

據說當時劉邦想要賞給張良“齊三萬戶”,被他婉拒了,張良謙虛地說自己並沒什麼功勞,最後只是象徵性地要了一個小縣城。

事實證明,張良是極其明智的,後來韓信被殺,蕭何下獄,“漢初三傑”中,唯有張良能夠善終。

如此智慧,何人可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