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今天本是个百无聊赖的日子,但是就在下午,忽然看到了头条大话三国的话题活动,看看我这个头像,那真是不得不参加一下哈哈。

借这个契机,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倒写三国历史的经历吧,这是让我得以成为杭州市作家协会成员的一部关键作品。

我注册头条也快一年了,本身也是以发表三国内容为主,到目前为止,正好回答了100个三国的题目,每个问题阅读量多的近十万,少则数百,也结识了一批热爱历史的同仁,而大家也可能注意到了,每一次,我都会在答题的最后,附上这么一张图片:

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是的,我就是这本《逆三国志》的作者。

记得是初高中那段时间,新三国出来了,然后我也接触到了光荣的三国志11游戏,两相影响,使得我对三国的热情空前高涨,所以那时候,我就买了一本三国志,经常性地翻阅《三国志》,还做了不少的笔记。

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当然,那个时候思想程度还不够,这些笔记也不一定有什么深度,但好几年后,随着对三国的不断加深了解,我就萌生出了倒写三国历史这个念头,并付诸行动,最终在2016的夏天基本完稿,并于2018年出版。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简要来说,是将三国的百年历史,完全倒转过来描写,历史上的三国,由黄巾起义起(公元184年),到晋朝统一(公元280年)结束,而本书正是颠倒过来,将历史从公元280年,倒着写回公元184年。其中百年的三国纷争历史,也以全新的,前无古例的,鲜有人想象过的逆历史发展,来满足三国迷们的阅读感受。

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这是我当初请人制作的宣传图,上一幅图的最后大家可能看到了,提到的时间是去年,是的,就在2018年6月15日,临近毕业前,我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召开了发布会,新闻媒体和报纸刊物也曾多有报道。

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当然,第一次筹备书籍发布会,工作量也是巨大的,好在有良师益友和小伙伴的帮助下,一件件全部解决,最后成功举办。

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下面这个视频,则是当时接受学校社团采访时拍摄的。

介绍到这里,我也讲些心里话,回想起撰写此书时,其实我一直身怀恐惧。

恐惧什么呢?就是怕有人跟我有一样的想法,也想着把三国进行倒写,并且比我提早一步出版,如果是那样,那么我呕心沥 血写了这么久的《逆三国志》,岂不反倒像是跟风而出的山寨作品?

毕竟,凡是一些破天荒的事情,第一个人干的总 会被记住,第二第三和后来者固然也有意义,但人们总是倾向于记住最早的先行者,因为这具有里程碑一般的重大意义。

所以我在想出这个倒写的构思后,就上网查过,发现虽然也有一些人有这种想法, 但都没有真正地写,然而即便如此,我也很惴惴不安,天知道还有谁也正在闭关写这种书呢?哪怕他不是倒写三国,而是倒写南北朝,倒写五代十国等等,如果比我早出版了,那我倒写的三国,也容易被误认为是跟风山寨品,下场是差不多的。

我将三国历史倒过来写并出版发表的历程

所以,我一直不断强迫自己加快进度,每天花费在此书上的时间也是直线上升,专科毕业前,我已经大概完成了前 30 卷的内容,专升本结束这个暑假,几乎天天不出门, 排除一切不必要的杂外事物,只为尽早完成这本书,争取一个“创时代”的意义。

还记得那段日子,我玩的是三国的游戏,看的是三国视频,像《易中天品三国》,央视 94 版《三国演义》, 那是来回看,最后实在看多了,就找点别的看,也挖掘出一些好片,比如 TVB 版的《洛神》, 不为别的,只为保持一种写作的氛围和动力,甚至每天睡觉前,还要逛三国志的贴吧, 以求吸收更多知识,来完善此书。

2016 年 8 月 10 日, 初稿完成,我记得那天天上出现双道彩虹,真是好兆头。但是想想,虽然自己像苦行者那样闭关了不知道多少天,但毕竟成功写出了一本新颖的三国书籍,为广大历史爱好者带来福音,实在是人生一大意义!

最后,就以《逆三国志》结局的一首诗来概括性地表达整个故事吧。

——————————————————————————————————————

晋灭五胡靖中夏,谁料八王又乱华。

武帝安世致太康,不思德政禅魏土。

蜀起刘兮吴有孙,三分鼎足共逐鹿。

姜侯伯约誓争先,邓艾郭淮长戎戍。

吴内荡乱纷扰扰,碧眼紫髯掌东吴。

转眼司马百年家,权势利禄一朝无。

陆逊诸葛俱起时,出将入相冠松乔。

并力北伐讨有罪,奈何天意尚在曹。

玄德公子志气高,另辟蹊径讨荆州。

东出夷陵百战将,关羽张飞皆同袍。

威震华夏数云长,且奸且雄是曹操。

奂髦芳睿才及丕,几年天下又相交。

文长身死汉中地,汉王从此失扼要。

四散流离走江南,火烧赤壁隆中悼。

群雄并出鼎足灭,长江后浪亦英豪。

西凉董卓霸京师,九州诸侯皆怒号。

颠沛流离曹孙刘,昔日王孙共大道。

毒流社稷终陨灭,海内晏然如获宝。

谁知纷争一百年,山河犹在人已消。

铜雀歌台今何在?徒有孟德诗兴高。

可叹世事无穷尽,桃源长老常唠叨。

愿取江河一樽水,也敬君子也逍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