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号三周年#与#我和头条的故事#

#百家号三周年#与#我和头条的故事#

时代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时光荏苒,初心不变:这个时代一网打尽了一个地球的人类!互联网使每个人的发声传到了天涯海角,不可思议的事情的发生成为常态。中国的自媒体成为新时代的宠儿,而它的创作者们成为宠儿的宠儿,余便是其中之一。回想起曾经与当今著名的学者思想家余世存君的交往颇有感触。他的大作《老子传》的杀青阶段,正是在余之临安山明水秀青竹林的寓所中完成的。他对余的丰富阅历提出过请北大的学子来代笔写本《自传》的提议,也许是出于余的年岁大的缘故吧?可是余却在去年7月10日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后,一发而不可收,文思如潮至今为止竟然已发表了拙作近200篇的“长篇大论”而达100余万字,其中约有百分之五因认知不一或机审误判而未通过,这当然是普遍存在着的问题,虽然有时心里有所纠结,也只能是一笑了之。余是七老八十的玩童,但是由于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遇,也能实现一个著作的“梦”,成为面对亿万读者的创作者。这要感谢所有为搭建这个平台的人们。于余来说,直接给百家号、头条号、搜狐号、微博、网易等自媒体致以诚挚的问侯和道谢是情理中的事。休戚与共,与时俱进。

#百家号三周年#与#我和头条的故事#

与余世存(左)在西湖马一浮故居

余借百家号创办三周年与“我和头条的故事”征文的契机,向辛勤劳作的自媒体平台的工作人员及社会广大的读者作一个汇报,同时对今后的创作计划作出一个交待:首先,应该肯定自己写作的原则是“继承而创新,恒久而常青”,不在乎当前流行追求流量与创收的俗套,而在乎读者及粉丝们的鼓励与褒奖、点赞与评论。“文章千古事,冷暖心自知”。对良心与读者负责是必须坚守的底线。余创作的过程也是历炼砥砺前行的过程。清代谏臣林则徐说得好:“无瑕人品清如玉,有骨文章淡若仙”,这是创作者的至高境界!

#百家号三周年#与#我和头条的故事#

余之笔耕之地:为人民服务。

余正是以此为目标警示自己。因此,余以“美赫亮鉴”与“瑞宝山房”的笔名写作了被推荐而令人瞩目一系列的文章有:为良渚文明申遗所写的《良渚文化的根源、发展与流亡史》、《论良渚文明唐虞国的伟大功绩与贡献》、《论良渚文化的玉祭神颜和觉悟神性之煌》;《知心学之学,行守仁之仁:我的王阳明〈知行录〉三读》;《迎接认知世界伟大复兴的时代》;《印度神学与华夏神州道统师徒传系与经典概述》;《以东方智慧把握人类的命运》;《论述孔子过去、现在、未来:纪念孔子》;《论从儒家圣人升华至道家神仙的先行者葛洪》;《为何千百年来,中外学界未能破解世界文明之祖“昆仑文明”》;《论光辉的〈墨子〉学术思想》;《破译神秘〈阿里〉的密码》(马云的基因);《聊斋志异新编(连载)》与《瑞宝山房文化交流与文物鉴尝系列讲堂》等。这些理论学术性较强的文章发表后,相对的读者自然不是太多,曲高和寡使然。但似乎也有“伯乐”对其有较佳的评价。如头条号有读者称:

#百家号三周年#与#我和头条的故事#
#百家号三周年#与#我和头条的故事#

对于良渚文明的论述,读者的褒奖。

余在“悟空问答”的许多回答中屡拔头筹,往往会让人灵光闪现:以上是头条号《悟空问答》的几条选例——有时只能是兴致所至而发,回答一个问题其实也是很费心机的事情,故不能做到有呼必应。

#百家号三周年#与#我和头条的故事#
#百家号三周年#与#我和头条的故事#
#百家号三周年#与#我和头条的故事#
#百家号三周年#与#我和头条的故事#
#百家号三周年#与#我和头条的故事#
#百家号三周年#与#我和头条的故事#

此外,尤其是捜狐号,他们对创作者的认真与鼓励的方式是值得百家号与头条号等自媒体借鉴的。他们给创作者定期发佈一份成绩报告单,如余所收到的那样:

#百家号三周年#与#我和头条的故事#

捜狐号:对创作者的鼓励与温馨。

这些与余来说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余只作鞭策与感恩罢了。过去已成过去,应该始终从零开始再接再励。风光无限好,更上一层更。余经过经年的酝酿,计划在未来的年月里发表如下系列连载文章:一,《楚辞-〈离骚经〉新解版:〈屈子神歌〉》;二,《道藏》主要经典选萃知行考丛解(点评);三,新时代文明大交流丛谈;四,长篇连载《灵猴神遊记》;五,《聊斋志异新编》续载;六,介绍波斯诗圣哈菲兹与灵性致师美赫巴巴等。以上任重道远。

余正捧奉着“不成功,则成仁”,接受挑战,克服困难,义无反顾的心——走向文坛作祭。

#百家号三周年#与#我和头条的故事#

坚守初心:我以我血荐轩辕!

请微博、百家号、头条号、捜狐号等自媒体的同志们和读者们给我支持与鼓励吧。

(2019-9-30 写于昆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