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阿拉丁”,最初是個中國人?

近日,真人版《阿拉丁》終於上映。這部由蓋·裡奇執導的真人版《阿拉丁》,贏得不錯的口碑跟票房成績。但是你也許不知道,以阿拉伯少年示人的阿拉丁,原本可能是個中國人。在進入西方的三百年裡,阿拉丁與神燈的形象,都在西方人的想象中,經歷了不同的變化。


傳說中的“阿拉丁”,最初是個中國人?


真人版《阿拉丁》劇照。

在我們所熟悉的故事中,阿拉丁是那個在燈神的魔力幫助下,和茉莉公主一起坐在飛毯上奔向幸福的小夥子。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這是一個源於《一千零一夜》裡的阿拉伯傳統民間故事,但事實上,流傳到今日的《阿拉丁》並不是一個血統純正的民間故事,他有著一段複雜混亂的形成歷史。

這種混亂一直持續影響到今天,燈神阿拉丁本人的形象也經歷了複雜的演變。今天,我們就從熱映的《阿拉丁》開始,談談背後這個燈神故事與形象的演變史。

傳說中的“阿拉丁”,最初是個中國人?

撰文 | 王塞北


原書中阿拉丁是個中國人?


在法國考古學家、翻譯家安託萬·加朗(Antoine Galland)於1704年將《一千零一夜》從阿拉伯語譯成法語之前,西方很少人知道這本書,更不用說阿拉丁這個角色了。

加朗在翻譯原著的同時,還廣泛地收集其他民間故事,《阿拉丁》就是其中之一。加朗在譯文中聲稱,《阿拉丁》這個故事來自一位敘利亞阿勒頗的說書人。不過,在故事開頭聲稱這是來自遙遠異國敘述者,本就是這種故事的一貫格式。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認為這個故事講述者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有可能是一個法國學者在關於亞洲的零星認識當中,以一個殖民者的視角憑空臆造的。


傳說中的“阿拉丁”,最初是個中國人?


美國插畫家維吉尼亞·弗朗西絲·史特瑞特(Virginia Frances Sterrett)在1928年繪製的《阿拉丁》插圖。圖片來自:Aladdin and the Princess Badr al-Budūr。


傳說中的“阿拉丁”,最初是個中國人?


《良友》畫報選刊的《神燈記》

有趣的是,在《一千零一夜》最初的英文譯本Arabian Nights中,故事並不是發生在阿拉伯世界,而是中國。在最初中文版本中,也是如此。1910年代後期,翻譯家奚若自英譯本轉譯過來的《天方夜譚》(最早結集成冊的中譯本)中,《神燈記》(即《阿拉丁》)的開場為,“支那都極東,最富饒”,支那在佛典裡被佛教徒指代中國。1931年,《良友》畫報選刊的《神燈記》中,乾脆直接就譯成中國,也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哈佛大學歷史及中東研究博士研究生阿拉法特·A·拉扎奎(Arafat A. Razzaque )在《誰是“真的”阿拉丁?從中國人到阿拉伯人的三百年》(Who was the “real” Aladdin? From Chinese to Arab in 300 Years)則認為:阿拉丁故事最先發生地不是在中東,而是中國,但在當時的阿拉伯語境中,“中國”其實是“遙遠的異國”,並非實指現實中的中國。

在《一千零一夜》的時代(大約在公元9世紀左右),無論是歐洲還是中東,都認為東方的中國是最遙遠的地方,正是傳說故事最好的發生地。即便故事中的君主稱作蘇丹,但是這也很有可能是翻譯的習慣問題。

傳說中的“阿拉丁”,最初是個中國人?


1930年代,英國電影中的阿拉丁(持扇者),身著清朝官服,形象頗似傅滿洲。圖片來自: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最初插畫中的阿拉丁,是一個留著辮子的清朝人,生活在一箇中東與東亞混合的古城裡,城裡的居民也服裝各異。在以後的三百年裡,歐洲舞臺上的阿拉丁常常以黃種人的面孔出現。電影發明之後,阿拉丁竟然穿上了清朝官服,成了一個留著鼠尾須,面目狡黠,類似傅滿洲的中國官員。

同阿拉丁的形象一樣,《阿拉丁》故事的演繹也成為了各種文化的雜燴,融合了許多亞洲和歐洲元素,在1880年的音樂詼諧劇中,阿拉丁以一個黃種人的裝扮出場,但是舉止言行完全是一個歐洲人。阿拉丁的現代化進程一直持續到20世紀。從現存的1925年的舞臺劇照片中可以看出,當時的阿拉丁故事呈現一種東方異國情調與現代西方時尚摩登的混搭風格,甚至似乎性別都變了。


傳說中的“阿拉丁”,最初是個中國人?


同為迪士尼經典動畫,阿拉丁和花木蘭相比,只不過膚色深了一點,很像一對中國情侶。圖片來自:Disneyclips。

隨著好萊塢的興起,無論歐洲還是北美的《阿拉丁》,都被逐漸統一轉換為一箇中東風格的故事。加上影視公司擅長的對異國風格的情景渲染,這種固定印象愈加在觀眾心中明晰。尤其是1992年迪士尼版的動畫片《阿拉丁》,塑造了今日世人心中阿拉丁的“標準肖像”,但是這裡的阿拉丁長相也並不十分阿拉伯,膚色較深——中東多是白種人,五官也十分像東亞人,換下身上的阿拉伯服裝,說他是一個廣東仔也不會有人懷疑。

對燈神的“洗藍”“馴服”過程



傳說中的“阿拉丁”,最初是個中國人?


早期的燈神形象。這個乾枯的糟老頭子,怎麼看都不像能變出豪華宮殿的魔法精靈。圖片來自:The Arcardian Library。

燈神的變化經歷了一個複雜的過程。在《一千零一夜》中,有諸多類似燈神的“精靈”(Genies 或 Jinn),造型也各不相同。在加朗版本的《一千零一夜》中,燈神是一個衣衫襤褸、身體乾枯的糟老頭子的形象,和今日迪士尼電影中藍色大個子還差很遠。

美國韋恩州立大學法語教授安妮·E·杜根(Anne E. Duggan)表示,這些精靈的設計,大都來自於當時歐洲插畫家對遙遠東方的想象:中國的皇帝、土耳其的蘇丹、麥加的清真寺和印度的泰姬陵,這些一知半解的片段被他們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在亞洲從未有過的形象。

但是即便是天馬行空的想象也不能脫離自身文化的影響:當時插畫師筆下的精靈面貌,通常都接近歐洲人熟識的巨人、天使長、希臘或羅馬神話諸神、當然也少不了吸血鬼。


傳說中的“阿拉丁”,最初是個中國人?


1785年,法國插畫師克萊門·皮埃爾·馬裡萊爾(Clément-Pierre Marillier)繪製的阿拉丁與燈神。燈神兼具惡魔的犄角與天使的翅膀,還有一箇中國小辮子。圖片來自:Wikimedia Commons。

精靈的性格描寫亦隨時間改動,人類學家馬克·阿倫·皮特森(Mark Allen Peterson)在著作 From Jinn to Genies中指出,精靈起初是擁有自我意志的,對人類會有巨大的威脅。也許是為了更適合在晚間圍爐同家人們分享,給小朋友一個完美的睡前故事。後來的改編版本中,精靈被逐漸馴服,比如《漁夫的故事》裡被困在銅瓶裡面的精靈,又比如在《阿拉丁》中,法力較小,被困在戒指中的精靈。

踏入20世紀,插畫中的精靈造型,靈感多來源於當時報刊上對中東和北非生活的諷刺漫畫。1907年插畫師艾德蒙·杜拉克(Edmund Dulac)為《漁夫的故事》所繪製的精靈,開始以一個阿拉伯世界的形象出現:擁有鉤鼻子和一身深膚色。1912年,英國插畫師勒內·堡爾(René Bull)描繪的精靈,同樣是膚色黝黑、凶神惡煞相。


傳說中的“阿拉丁”,最初是個中國人?


1992年迪士尼動畫電影《阿拉丁》中的燈神造型。

相對而言,迪士尼動畫的燈神,差不多完全擺脫了陰暗的形象,並完全“洗藍”,加上著名演員羅賓·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 )的出色配音,令角色變得諧趣好動,會做鬼臉逗人發笑。部分鬼臉造型甚至有現實依據,譬如是保守派知識分子威廉姆·F·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和喜劇演員阿爾尼奧·霍爾(Arsenio Hall)的外貌,成為後來老少咸宜的經典形象。在真人版拍攝過程中,對於威爾·史密斯是否染藍也成了影迷們關注的焦點。

複雜身世讓美國導演犯難


雖然《阿拉丁》在世界各地擁有大量受眾,但是故事本身牽涉到中東等令美國社會敏感的議題。導演們也都小心翼翼,拿出十二萬分的謹慎,深恐稍有不慎而被貼上“種族主義”等標籤,招來粉絲的撻伐。

美國Vox新聞網專欄作家阿佳·羅曼諾(Aja Romano)撰文指出,1992年的電影《阿拉丁》呈現出許多東方主義者的刻板印象:阿格拉巴被描繪成與世隔絕的神秘之城,而茉莉公主則是一位渴望逃脫自己所屬文化的禁錮者。她的目標是獲得足夠的獨立性、以嫁給自己的真愛,而不是追求作為公主的權勢與榮耀。這使她看起來比阿格拉巴城裡所有的人都要更接近美式“文明社會”。

同時,她的父親蘇丹,是一個容易被操弄的國王,城中居民或為粗野的持劍武士、或是豔情的肚皮舞者。更糟糕的是,在開場的音樂就唱到:如果他們不中意你的外表/就會切下你的耳朵/就是這麼生猛/但是,嗨,這就是我的家鄉(They cut off your ear if they don’t like your face / It’s barbaric, but hey, it’s home)。很難叫人不認為這其中有刻板成見的心理。劇中的阿拉丁和精靈有著街頭滑板少年的機靈狡猾,美國人一貫的好表現、誇誇其談,這些美利堅特徵將他們同阿格拉巴的居民區分開來。就像兩個洋基隊職業棒球手闖入一個想象中的東方伊斯蘭城堡,他們的價值理念與行事風格處處超出本地人。

雖然製作方為了讓畫面更有阿拉伯風情,將場景從之前虛構中國搬到了約旦河畔。但是其中的一些建築元素,又分明是來自印度和土耳其,比如泰姬陵和蘇丹宮殿的浴池,仍然是一盤文化雜燴。


傳說中的“阿拉丁”,最初是個中國人?


對於真人版《阿拉丁》的服裝選擇也有批評聲音,茉莉公主的服裝被指太“印度化”。

導演裡奇是頂著不小的壓力來創作真人版《阿拉丁》的。媒體紛紛以“迪士尼的道歉”、“洗白”這樣的字眼來報道真人版的拍攝。從服裝到選角,拍攝的每一步都被公眾拿到放大鏡下仔細檢視,叫人又期望、又擔心。

新電影的選角,是影迷關注最多的部分。早前的消息顯示,裡奇和迪士尼公司在敲定主演的時候遇到了麻煩,部分原因在於阿拉伯或其他亞裔演員可能在英語歌唱中有困難,引發網友的憤慨。最終茉莉公主的角色由英印混血的娜奧米·斯科特(Naomi Scott)飾演,一些影迷認為這是因為在迪士尼的視角下,南亞人和中東人沒什麼區別,是可以直接置換的。也有人認為,正如美國文化一樣,迪士尼意在呈現一個多元融合的文化景象。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問題,關於他們自己的電影中,紐約各區之間的分別都明晰無比。之後又有消息傳出,《魔法黑森林·長髮公主》中飾演王子的比利·馬格努斯(Billy Magnussen)加入,又引發熱議——什麼?又有白人?最終,他飾演安德斯王子。

目前的反響看來,觀眾的評價多是正面,但並不能說明導演讓所有人都感到滿意。電影上映後,美國伊斯蘭教協會(the Council on American-Islamic Relations)發佈了一份公告,要求影評人承認:《阿拉丁》故事乃是根植於種族主義、東方主義和伊斯蘭恐怖症所演繹的,並且對電影中的種族與宗教的刻板印象表示關切。

看來,即便是拍出《兩杆大煙槍》這樣驚世奇作的大導演蓋·裡奇,碰到《阿拉丁》這個題材,也不能讓大家都滿意。關於阿拉丁的國籍與種族問題,還得困擾導演們一段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