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多方解“心结” 建美好家园

“感谢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我帮扶的王玉朝危房重建项目今天终于可以划线插工了,没有你们的苦口婆心的劝说和‘送法上门’,还真不知道能不能如期完成‘任务’·······”蒙城县岳坊镇牛王村青年书记杨建玲,面带微笑地介绍道。村民王玉朝和王某全之间的 “心结疙瘩”已有多年,父辈们的一些“鸡毛蒜皮式恩怨”深深地影响着他们俩,也影响着牛王村脱贫攻坚和宜居村庄建设。

牛王村寺后自然庄现有53户305人,其中11户是贫困户 。今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寺后自然庄又是岳坊镇重点确定的“宜居村庄”示范庄。为了落实2020年牛王村8户18人全部脱贫不落一人的总体目标,把握好寺后庄重点宜居村庄建设的机遇,杨建玲作为包队干部深感责任重大。

杨建玲充分发挥乡贤、党员、教师和在外务工“名流“的影响力,营造建设宜居村庄的氛围,大家共同捐资14.1万元,计划修建寺后庄的四栋共计800米的水泥路面。然而在路基规划、沟渠清淤、花木栽种、污水管道排放等方面,寺后村出现了众多的邻里纠纷。王某朋和王某忠因污水排水沟骂得鸡飞狗跳,王九某和王保某为了一个花木的栽种位置大打出手,王玉朝和王某全因宅基纠纷闹得危房重建项目“不能开工”。面对这样的局面,杨建玲没有退缩,更不言放弃。她积极邀请镇法律顾问郑越龙到庄宣讲《牛王村村规民约》和《蒙城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等相关知识;镇政法委员郭建入户宣传《亳州市爱国卫生防疫运动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通知》以及宜居村庄建设的重大意义;驻村工作队专程丈量王玉朝和王保全的宅基界址点;村两委充分利用村广播和末梢信息网格的微信圈宣传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并多次召开寺后自然庄的”家庭式“会议,宣传农村新风尚精神。村党支部组织以郭建为组长的矛盾调处小组,及时处理化解矛盾纠纷,让存在”心结疙瘩“的邻里又重新亲如一家。

牛王村寺后庄“宜居村庄”建设开展以来,大家义务植树2200多棵,新修环村庄路380多米,清理沟渠620多米,清淤1500多方。面对一排排的桃树、梨树、女真树、紫薇和广玉兰,一条条清澈见底的沟渠,和一座座卫生庭院, 牛王村寺后村民的宜居村庄雏形已经初步呈现,更让当大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就像王玉朝对笔者说的那样“真的感谢镇村干部,没有你们努力,我的房子没法建造,我们庄也不会变得这么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