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扔错垃圾,罚巨款?

今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规定,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都将面临处罚。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史上最严、扔错垃圾,罚巨款?

上海:垃圾分类不到位或收巨额罚单

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之前,上海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面,主要的法律依据包括《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管理办法》、《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等。但与上述法律法规有所区别的是,此次实施的《条例》,不仅实现管理区域、管理对象全覆盖,同时还加大了惩处力度,因此也被外界称为“史上最严”。

根据《条例》,上海市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分为四大类。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将面临处罚。《条例》中,除对个人混投行为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外,对单位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的行为,规定最高可处5万元的罚款。

对生活垃圾收运单位、处置单位不遵守相应规范的,分别规定最高可处10万元、5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单位经营服务许可证。此外,《条例》还确立了失信惩戒制度。还专门提出“促进源头减量”。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

上海规定居民拍视频可作证据

随着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如何将其落实,成为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不少城市已经开始从加强执法监管入手,让法律不再只“躺在纸上”。在上海,为了确保《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上海已建立“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的双向监督机制,基本建成覆盖分类运输、分类中转至末端处置的全程信息化监管平台。对于相关取证问题,上海市城管执法局介绍称,除了巡查发现,“监控探头、居民和和志愿者拍下的照片或视频”经审查后也可作为证据使用。

今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近年来,中国正从国家层面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2019年6月,住建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2018年对46个重点城市的入户调查结果显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家庭占38.3%,较2017年增长11.4%。2019年46个重点城市将计划投入213亿元继续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据了解,2018年以来,海南先后印发了《海南省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行动计划及标准体系》《海南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按照“统一规划、分清层次、完善配套,逐步推进”的思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生活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卫生填埋+焚烧处理”模式。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21座,其中填埋场16座、焚烧发电厂5座;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站253座、垃圾收集点1.25万个。还建立起完善且覆盖城乡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县处理”垃圾处理一体化体系。全省95%以上的村庄配备了垃圾收运设施,农村清扫保洁覆盖率95%以上。

海南省住建厅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许虹表示,下一步,海南省住建厅将持续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使“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成为自觉;完善长效机制,研究制定海南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管理条例;抓紧研究制定垃圾分类相关配套措施,推进我省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到2020年,全省将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力争2021年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