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農村電商照亮萬家脫貧路

這兩天,碭山縣玄廟鎮吳寨村的脫貧戶吳真海,忙著把自家的院子收拾乾淨,拾掇出地方來留用。去年,吳真海家不大的庭院已經創造出了兩千多元的“產值”了。

“過年後,天氣就慢慢暖和了,我得在院子裡種木耳。去年我種了1000個菌棒,今年打算種1500個。”吳真海說,2019年春天,他在自家的庭院裡種植了一季黑木耳,收入了2500元,今年計劃接著種。

吳真海在庭院裡種植黑木耳、菌棒由碭山縣親耳菌業有限公司提供,產品也是這家企業回收。公司先期免費為貧困戶提供菌棒,木耳長成後,公司回收時再扣除菌棒費用,剩下的收益全部歸貧困戶。現在,吳真海還在親耳菌業有限公司務工,幹一些採摘和物流的活。

“貧困戶大多數沒有富餘的資金,靠自身的力量發展產業難度非常大。我們公司採取寄植包回收的方式,讓貧困戶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就能種上菌棒,現在已經為許多貧困戶找到了產業門路。”親耳菌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蔣鵬介紹說,從2018年開始,公司便根據周邊貧困戶的需要,有針對性地提供菌棒和技術指導。目前,已經帶動420多戶貧困家庭參與到黑木耳的種植中來。

親耳菌業有限公司是碭山縣一家土生土長的菌類種植加工企業,同時也是一家電商企業。從2016年成立至今,這家公司的菌類種植加工品類超20種,年生產菌棒1000萬棒,幹木耳15萬斤,各類鮮品菇類200萬斤,年產值達3000多萬元。因為電商,企業做大做強,群眾被帶動,致富有門路。現在,吳真海和許多貧困戶種植的黑木耳已經通過電商平臺,“飛”到了全國各地。

“公司目前有超60%的產品都是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有的產品電商銷售率甚至達100%。”蔣鵬說,正是得益於碭山縣農村電商的強大帶動力和遍及全縣的物流網絡,他的企業才能由一家只有4個棚木耳種植“小作坊”迅速成長為實力雄厚的菌類種植加工銷售企業。現在,親耳菌業有限公司和碭山縣幾大知名的本地電商企業都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近幾年來,乘著農村電商優化升級民生工程的“勁風”,碭山縣圍繞自身產業特色,聚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培育出一大批優秀電商品牌和企業,十多萬人從事電商物流相關產業,因電商而受益的群眾更是不計其數,碭山縣也一躍成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和全國農產品電商銷售大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