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與巜醫學三字經》

導讀: 從本期開始本公眾號將陸續介紹福建古代四大名醫:蘇頌、楊士瀛、宋慈、陳修園 。

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 與 《醫學三字經》

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與巜醫學三字經》

陳修園,生卒年(1753~1823),中國清代著名醫學家。名念祖,字修園,又字良有,號慎修。長樂(今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人。生於乾隆十八年(1753),卒於道光三年(1823)。陳修園自幼一邊攻讀儒經,一邊學醫,曾拜泉州名醫蔡茗莊為師學醫。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舉,曾任直隸省威縣知縣等職,在任上曾自選有效方劑救治水災後罹患疫病的百姓。嘉慶二十四年(1819)以病告歸,在長樂嵩山井山草堂講學,培養醫學生,一時學醫弟子極多。他的著作很多,多為醫學啟蒙讀物,所著醫書有《傷寒論淺注》、《長沙方歌括》、《金匱要略淺注》、《金匱方歌括》、《靈素節要淺注》、《傷寒醫訣篡解》、《神農本草經讀》、《醫學三字經》、《醫學實在易》、《醫學從眾錄》、《女科要旨》、《時方妙用》、《時方歌括》、《景嶽新方砭》、《傷寒真淺注》,《靈樞素問集註節要》、《十藥神書註解》等,還有《難經淺說》、《醫學實在易》、《醫訣》、《醫藥》等,他的著作不僅流傳海內,連琉球(注:今屬日本)也有仿印傳本。因此影響較大。在學術觀點上陳修園是典型的尊經崇古派。在學術觀點上陳修園是典型的尊經崇古派。

其中《醫學三字經》是陳修園晚年所著,是其畢生臨床經驗的高度總結,所列病證從病因病機、辨證治則到有效方藥,完備而實用。《醫學三字經》主要介紹了從醫學源流至臨床各科三十五種常見病的症狀、診斷與治療等方面的內容。

全書為三字一句的歌訣,主要根據《內經》等重要經典醫籍所述,吸收各醫家重要論述並結合個人體會附以小注寫成。內容包括醫學源流,內、婦、兒科常見病之證治,常用方劑,陰陽,臟腑,經絡,運氣及四診等。是陳氏為初學者便於記誦,便於識途而作。全書從源到流,對歷代名家名著的學術特點及臨證診治綱要,作了高度概括。其中也不乏新鮮論點,如以“存津液”為傷寒全書之宗旨即為本書提出。 現存嘉慶九年初刻本及多種清代刻本、民國時期石印本,並收入陳修園諸種醫書中。1949年後有排印本出版。

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與巜醫學三字經》

附:《醫學三字經》

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與巜醫學三字經》


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與巜醫學三字經》


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與巜醫學三字經》


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與巜醫學三字經》


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與巜醫學三字經》


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與巜醫學三字經》


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與巜醫學三字經》


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與巜醫學三字經》


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與巜醫學三字經》


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與巜醫學三字經》


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與巜醫學三字經》


福建清代名醫陳修園與巜醫學三字經》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