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點外賣有抑鬱傾向?其實只是單純的懶?

經常點外賣有抑鬱傾向?其實只是單純的懶?

有個調查結果嚇死寶寶了,201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大學生追蹤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點外賣頻率越高,抑鬱傾向越嚴重。

經常點外賣有抑鬱傾向?其實只是單純的懶?

點個外賣而已,怎麼就和抑鬱聯繫起來了?

很多網友不高興了:我只是饞,只是懶,大晚上想吃誰願出去買?放寒假,天太冷,不願出去,點外賣;放暑假,天太熱,不願出去還想吃,只能點外賣;

我一個人住,不會做飯也沒時間做飯,咋整?只能外賣最省心;我就是覺得一個人去食堂吃飯很奇怪,才一直外賣;

怎麼這就抑鬱了?我就不能單純就是懶嗎?

經常點外賣有抑鬱傾向?其實只是單純的懶?

先別急,先別急,調查這種事情應該這麼理解:主觀上可能點個外賣只是因為方便,只是因為懶,但是客觀上卻造成宅在家裡不願出門,接觸人的機會減少,社交能力退化;再進一步發展,就不願意接觸外界,不願意積極反應外界,那就交不到朋友,不就抑鬱傾向了嗎?

這麼一解釋,抑鬱這種事還真不易察覺。

(2)

大致瞭解一下抑鬱症。

現代社會經常提到的抑鬱症,先不要大驚小怪,它就是和感冒發燒一樣的一種疾病,只不過這種疾病發生的部位在腦部。

很多人武斷的下結論:抑鬱症就是作,你就不能堅強一點啊!

經常點外賣有抑鬱傾向?其實只是單純的懶?

其實抑鬱不是作,不是矯情,更不是不堅強,而是患者的腦部器官發生了某些變化,大腦的正常功能受傷,無法正常分泌和傳遞感受情緒的化學遞質,失去了感受快樂的能力,也無法積極回應自己的情緒;在面對外界刺激時,健康的大腦與抑鬱的大腦的靈敏度是不同的。

經常點外賣有抑鬱傾向?其實只是單純的懶?

至於抑鬱產生的原因,基本上天生敏感,具有易感傾向,加上後天成長經歷,個體心理因素,以及極端意外刺激都能帶來抑鬱的發生。

精神壓力是個很大的誘因,人的負面情緒如果不能向外釋放,就會轉而對內攻擊自己,帶來抑鬱,焦慮,憤怒,或者自閉,卑微。

經常點外賣有抑鬱傾向?其實只是單純的懶?

知乎上有個網友諮詢自己的情況:他是個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因為不當心被騙走了8000元,他感到非常後悔,自責,不能原諒自己,更不敢告訴家人。他的家庭情況屬於不太好,但是也還不差的那種,也就是一般家庭;這8000元錢對有些人可能不是個大事,但對於他而言是個無論如何都不能原諒自己的沉重打擊;至此,他逐漸患上了中度抑鬱,從心情,到情緒,到精神狀況都一度低迷,頹廢,開始服藥治療,目前病情略微穩定好轉。

這就是典型的意外刺激帶來的精神,心理雙重打擊,產生的抑鬱。

而抑鬱症的治療,相對於發病機制而言,也分為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

經常點外賣有抑鬱傾向?其實只是單純的懶?

我們熟悉的名嘴崔永元,就曾經患上過嚴重的抑鬱症,但是崔老師畢竟是有一些人生閱歷沉澱的人,承受力比較好,經過幾年治療,已經逐漸恢復健康,現在又活躍在大眾面前。

敢於承認和麵對抑鬱,是關鍵的第一步。抑鬱就是一種腦部疾病而已,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不用忌諱就醫;調整心態,逐漸控制,完全可以戰勝。

(3)

點個外賣,真能和抑鬱扯上關係?

也不用那麼緊張,要看看自己每天的生活裡,除了外賣,還有些什麼內容?如果還有正常的社交,正常的工作,學習,交友計劃;自己每天的心情裡包含有正常的喜怒哀樂,喜歡和不喜歡,討厭和被討厭,接納和排斥;

那麼一個外賣而已,竟然會得抑鬱?我信你才怪!

經常點外賣有抑鬱傾向?其實只是單純的懶?

而如果你除了外賣以外的生活內容中,充滿了無趣,無動力,低落,疲憊,壓抑,沒有朋友,沒有社交,那你就要當心了,要主動覺察,及早諮詢和調整,讓自己的生活裡多進些陽光。

抑鬱症其實並不可怕,應樹立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的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