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历史假事件,看完感觉自己念了假学校

历史没有真相,很多著名历史事件得以传承下来,都是因为添加了很多戏剧元素,讲究故事的文学性和冲突性。不然估计能传得下来都是问题。

著名的历史假事件,看完感觉自己念了假学校

(这个也是假的)

这和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是一个道理,虽然一个历史事件面对的受众会很多,但是人们只愿相信自己相信的。而不是基于客观的历史事实。

所以从最早的尧舜的”禅让制”开始,我们面对的都可能是假历史。

著名的历史假事件,看完感觉自己念了假学校

孔子固执地相信在他面对的春秋乱世之前,不是一个按照正常历史自然规律发展而来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大同”社会。一切“礼崩乐坏”的根本原因在于“大道既隐”。所以以儒家的史学观记录下来的历史参杂了太多的自以为正确的个人情感因素。其实这从《史记》中就表述得非常明显。司马迁的”同情心”已经可以让大家把《史记》当做小说来读了。

著名的历史假事件,看完感觉自己念了假学校

直至到了魏晋时期,世道又变成了大乱世,集体主义又再次堕落为个人主义,各种思潮涌动,各种嗑药。颠覆史观的《竹书纪年》偏偏就出现在这个时代。撕去了表面的仁义道德、繁文缛节,《竹书纪年》的内容直插人心。孔子描绘的史前大同世界在人们心中分崩离析。

中国各个朝代的官修史。当朝的实录和继朝的前史,都在权力的驯化下,变得面目全非。即便闪耀的《资治通鉴》,为了能哄皇帝看下去,理解司马光的一片苦心,也不得不采用小说里面的内容。

当别人给你讲一个所谓历史典故,其用意就是为了告诉你一个道理,在为了让这个道理合乎逻辑的时候,这个史实其实就已经是一个故事了。

著名的历史假事件,看完感觉自己念了假学校

甘罗12岁为相,但是没人告诉你他只是替爷爷甘茂出使了一趟赵国而已,而甘茂是秦国的世族,甘家祖传的丞相之位,只是甘茂之后,后人再无一人坐比位置,因为商鞅开始了改革,这种世袭职位被军功职位替代了。

著名的历史假事件,看完感觉自己念了假学校

小时候学”孔融让梨”,觉得孔融不愧为孔子的后裔,衍圣公一出生就才德兼备。但是后来看过那个“美国傻子”五毛钱和一元钱,他永远选择五毛钱之后,这个想法就彻底变了。结果才知道孔融让梨或许是不存在的,因为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的思想或许要比孔子”超前”很多,他才不讲什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呢。他认为,”父母生我们本质是因为本身生理需要,所以父母对我们无恩。”这么先进的观点,连曹操也大呼无法接受。所以即便真有孔融让梨,他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呢?

著名的历史假事件,看完感觉自己念了假学校

司马光砸缸,前段时间被一个玩文物的给捅了,原因很简单,人家并不认为宋朝那会就可以烧制那么大的缸了。所以既然没缸,司马缸估计砸的就是个光。

著名的历史假事件,看完感觉自己念了假学校

小时候父母经常教育我们,看人家匡衡家里穷,没有钱买灯油,但是人家”凿壁偷光”,刻苦读书。害的我们非得跑到马路边,借路灯的光来看书,以表明我们也同样热爱学习的态度。但其实炒米从小就有疑问,匡衡难道是住的公寓?古代跟邻居一墙之隔,真的有点难能可贵的。再说了邻居家能够灯火通明,从墙缝里面都射出来的光都可以看书。还愿意跟你一个穷的连油灯油钱都买不起的人住在一起,也真的是难能可贵。但是翻了史书,我们才知道“凿壁偷光”这个毛病惯不得,匡衡后来做了丞相,但是因为贪污而又回到了起点。不知道父母看到后面的故事,还会不会拿这个事例来教小孩了。

诸如此类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耳熟能详的未必是真的,那些所谓揭露历史真相的可能更是假的。

著名的历史假事件,看完感觉自己念了假学校

就就比如互联网兴起之后,我们在冉闵大帝简直就把就被包装成了汉人的救世主啊,但是仔细去翻一翻史书,不过一个乱世军阀而已呀,本质上和石勒那些人又有多大区别呢。

著名的历史假事件,看完感觉自己念了假学校

还有各系国粉为常凯申翻案,我还不就是日记戒嫖、日记抗日。现实中的坏事没有少做一样。

其实何尝中国的历史是如此的。国外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著名的历史假事件,看完感觉自己念了假学校

比如那个最最著名的掉在牛顿脑袋上的苹果;比如永远画不圆的达芬奇的鸡蛋;再比如爱迪生丑陋的小板凳;甚至曾经进入过我们中学英语课文的1854年的爱迪生妈妈的那场阑尾炎手术;当然还有伟大的美国国父华盛顿的樱桃树。然而自己通通都是假的,但是却又如此真实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都是名人。

所以,可能,也只是可能,你熟知的历史没有一件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