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文艺季”:批片票房低至40万,奥斯卡大热催熟市场

三月“文艺季”:批片票房低至40万,奥斯卡大热催熟市场

三月“文艺季”:批片票房低至40万,奥斯卡大热催熟市场

传统的“平三淡四”因为多部高质量的艺术电影入场,被认为的定义为“文艺季”。但在票房大幅度下滑的背后,是并不乐观的发展趋势。

大幅度下滑。

2019年的大盘前三个月,有两个月都会出现大幅下滑。而唯一增长的2月份,较去年也仅仅是增长了9.5%。

传统的三月份,向来都是进口片“通杀”市场的月份。但去年,由于春节较晚,3月份的单月冠军归属为《红海行动》,但这也是该月唯一一部票房单月破10亿的电影。

今年的三月份,由于多部高质量的艺术电影定档,被影迷所广泛关注。但从实际大盘的反映来说,似乎并不乐观。艺术电影本身的受众过于单一,虽然在数量上扎堆成为了近年的个例,但真正能够带动影迷热情的少之又少。

而由于今年春节较早,所以《流浪地球》的后续被严重阻断,在整个3月份贡献极其有限。最终,依然是进口片“支撑”了整个大盘。《惊奇队长》艰难“爬过”10亿,但其余进口片表现平平。而此阶段的国产片,往往在体量上较小,虽然整体质量尚可,但对于如今超6万块银幕的大盘来说依然“吃不饱”。

人为塑造的“文艺季”看上去依然并不成熟,但在整个平淡的3月中,依然有着零星亮点。

“女性”打天下 ,淡季头部靠什么?

《惊奇队长》毫不意外的拿下10亿票房,但最让人意外的却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单月票房近9亿。

这部口碑并不突出的爱情片,却“一哭成名”。在上映之前,各方对这部电影的票房预测为1亿以下,但首周末电影累计票房就达到了3.31亿,成功翻了三倍之多。

三月“文艺季”:批片票房低至40万,奥斯卡大热催熟市场

从这部电影的受众来看,电影男女比例极其反常。女性占比占到了近七成,其中20-24岁的观众占比达到了37.8%,而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达到了47%左右。这部电影的用户画像和同类型的《前任3》颇为相似。

之所以说这部电影“一哭成名”,是这两部影片在爱情主题的表达上极其容易引导观众情绪。但后者因为身处元旦档,在档期红利上显然比《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更有优势。

但这也恰好说明了,此类影片其实拥有着相对理想的市场空间。在目前的头部市场里,男性主导成为了整体趋势。这并不是说头部市场的受众完全偏向于男性,而是男性视角扎堆,导致市场出现的“疲劳感”。

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的男性占比达到了六成,而电影的视角也偏向于男性。而《疯狂的外星人》和《飞驰人生》虽然女性占比稍领先于男性,但电影的视角也偏向于男性。

在整个春节档结束后,电影市场进入到了一个过渡期。但此时,真正能够激发市场热潮的,往往是超级档期被忽略的“女性情绪”。

三月“文艺季”:批片票房低至40万,奥斯卡大热催熟市场

同样,拿下3月票房冠军的《惊奇队长》也是一部女性视角的超级英雄电影,虽然此类电影更容易获得男性受众的喜爱,但女性视角是一个关键。尤其是在3月8日上映的档期选择,都更有利用电影的宣发下沉。

对于淡季来说,能够突围的关键是能够逆市场疲劳。而由于靠近春节档,无论是以女性视角为主题还是以女性受众为主体,都是一个可以尝试的选择。

国产片的“春寒”:最高属于谦,青春难“过关”

没有人能想到台湾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能成功逆袭,同样也没人能想到于谦主演的《老师·好》能逆袭。

这部卖相并不出众的小成本电影,俨然有了黑马的态势。这部以80年代为背景的校园题材的电影,同样有着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受众画像。

这部电影在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达到了30%,在三线城市也有20.3%。但事实上除了于谦外,这部电影并没有具备理想受众下沉的演员。但由于这部电影在点映期间就展现出的高口碑,还是为电影后续助力不少。起码在同档期里,《老师·好》算是一部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审美的国产电影。

三月“文艺季”:批片票房低至40万,奥斯卡大热催熟市场

原本,3月份最受期待的是两部国产青春片,一部是《过春天》一部是《阳台上》。但两部电影似乎并没有兑现外界的期待。

从质量上看,两部国产青春片都获得了业内力挺,认为足以重新定义青春片。从题材上来看,这两部电影也拓宽了青春片的取材范围,的确和以往青春题材电影有很明确的区别。

但问题在于,两部电影的口碑并没有完全“出圈”。略偏艺术的拍法对于电影现阶段的受众来说,还是过于“超前”。尤其是《阳台上》,导演采用大量手持摄影拍摄“独角戏”,整体节奏过于沉闷。对于普通的大众来说,这样的创作风格也与市场过于遥远。

三月“文艺季”:批片票房低至40万,奥斯卡大热催熟市场

虽然单纯从最终结果来看,两部电影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但这并不能否定两部电影本身的努力。只是想要在市场中重新燃起青春片的热潮,需要的是更靠近大众的表达方式。

创新和大众,往往并不是对立的。只是“口碑为王,质量为先”的市场趋势中,更加类型化是大众接受的一个主流。但《过春天》和《阳台上》,却有着明显反类型化的特征。

供需上的不对等,依然需要此类电影创作者的摸索。

进口片两极“艰难”:奥斯卡上坦途、小批片走险路

从结果上来看,3月份似乎成为了奥斯卡电影的“新战场”,但对于2018年“清仓”的批片来说,市场状况不容乐观。

3月份的第一天,在奥斯卡拿下最佳影片的《绿皮书》就顺利上映。从奥斯卡拿奖到登陆内地院线,这部奥斯卡种子几乎实现了“零时差”。截至目前,这部电影已经拿下了4.66亿票房。而同为奥斯卡热门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在艺联专线发行,目前票房也已经突破了6000万,在基本锁定艺联发行冠军的同时冲击8000万票房。

去年,整体形势和今年相似。《水形物语》在3月份中旬登陆内地,最终票房成绩破亿。而《三块广告牌》选择艺联发行,同样拿下了将近6500万票房。

三月“文艺季”:批片票房低至40万,奥斯卡大热催熟市场

《绿皮书》背后有阿里影业参与联合出品,所以在整体营销上发挥的空间更大。除了提前点映,马云首映“背书”外,由黄海设计的中国版海报、任素汐演唱的推广曲都给予了电影一定的帮助。

此前,《爱乐之城》引进内地时,同样因为卓然影业本土化的营销让其拿下了超2亿票房。

除了“奥斯卡”的天然光环外,本土化的营销和此类影片较为通俗的主题都可以顺利的打开市场。

而随着《三块广告牌》和《波西米亚狂想曲》,艺联发行显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未来奥斯卡引进的整体市场较为理想。

但对于批片来说,则并不顺利。由于前两年的批片热,导致大量积压批片无法登陆市场。除了1月份陆续上映外,3月份也是一个共同选择。但是,3月份对于批片来说并不“友好“。

三月“文艺季”:批片票房低至40万,奥斯卡大热催熟市场

截至目前,有2部批片票房低于100万,最低的《魔神Z》票房仅为40万出头。去年,批片市场规模继续猛涨,但是票房体量已经严重缩水。无论是印度批片还是日本批片,去年在内地市场的整体状况并不乐观。

3月份,一些更“小众”的批片入市。但从实际结果来看,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对于选择在淡季上映的批片来说,市场在题材、类型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艺季,向来很难成为一个主流。只是对于平淡的3月份,多类型电影上映丰富了观众选择,这显然也是在低迷市场里最值得欣慰的一个趋势。

「商务合作:微信feifeisisi」

「应聘电影记者,联系微信phb19941011

三月“文艺季”:批片票房低至40万,奥斯卡大热催熟市场

「悦幕中国电影观察」新媒体矩阵: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腾讯新闻|百度百家企鹅媒体|UC平台|搜狐新闻|新浪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