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讓你不再是“絕望主婦”

我不喜歡當家庭主婦,但很喜歡整理,喜歡把家裡收拾得整整齊齊。從小媽媽就教我,從哪裡拿的東西就要放回哪裡去,這樣找起來方便,也不會找不到東西。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裡,也成了我“無理論”愛整理階段的指導思想。

後來,我看了日本的近藤麻理惠所寫的一本暢銷書,叫做《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生活頓時進入了“有理論”的愛整理階段,在家裡收納整理時越發得心應手,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讓你不再是“絕望主婦”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開篇的第一句話就是“留下令你怦然心動的物品,體會整理魔法帶來的驚人轉變”,這句話解開了我這個愛整理又愛糾結的天秤座多年的心結。

以衣服為例,女人永遠都覺得自己的衣櫥不夠大,早晨起來都會覺得自己今天沒衣服穿,於是女人就成了買買買最忠實的踐行者,衣櫃裡一堆堆的衣服裙子褲子和鞋子,說不清到底是被時尚趕著自己走,還是自己追著潮流走。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讓你不再是“絕望主婦”

以前的我也總是一到週末或者節假日就狂買一堆衣物回來,堆滿整個衣櫃,但是到了換季的時候就異常痛苦,收拾著就會發現原來有一大堆衣服沒有穿過,或者只穿過一兩次,扔掉覺得可惜,懊惱自己花錢買的東西就這麼扔掉是一種浪費,不扔又會佔很多收納空間,不知所措,還有一些衣服,總想著等我瘦了十斤再穿,可漫漫減肥路似乎看不到盡頭,內心覺得無助也迷茫。這種時候,我的收納僅限於把衣服一件件疊好,整齊地擺放好,讓家裡的空間顯得不凌亂。

這種表面的“收納”在我看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後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書裡讓我們自問:“我們到底是為什麼而整理呢?”這是我沒認真思考過的問題,我一直認為自己是為了一個整潔的居住環境而整理,但是近藤麻理惠告訴讀者,“無論是房間還是物品,若不是為了讓自己變得幸福而存在的話,就失去意義了。”

她教讀者在判斷物品該留下或是丟掉的時候,要用手一件一件地去觸摸,以“擁有它是否幸福”“擁有它是否覺得心動”作為標準。簡單地說,就是在整理物品的時候,要問自己想留下什麼,而不是問自己想扔掉什麼,用手觸摸它,問自己:你是否非常非常喜歡它,如果是,那就留下,如果不是,或者只是一般般喜歡,那就扔掉,不要猶豫。因為只有你非常非常喜歡一樣物品,你的內心才會感受到幸福,才會看到它就心動。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讓你不再是“絕望主婦”

我用這個原則把自己的衣櫥徹底整理了一遍:

——無袖黑色修身西裝裙。買了很多年,很多正式的場合我都會穿它,顯得我很專業也很職業,總是讓我充滿自信,用手觸摸它,我腦海中出現的是自己工作時自信滿滿、幹勁十足、麻利幹練的樣子,我喜歡那樣的自己嗎?喜歡,非常喜歡。嗯,留下它。

——牛仔褲小短褲。穿的次數不多但我一直留著,因為我有大長腿情結,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鍛煉出纖細的美腿,穿上小短褲可以美美噠。可實際上呢,因為自己兩條腿有點小肉肉,每次穿上它,都穿不出大長腿的美感,心裡是失落的。我喜歡那樣的狀態嗎?不喜歡,是真的不喜歡。於是,果斷扔掉了這類小短褲。

就這樣,在大清理之後,我扔掉了衣櫥中三分之二的衣服。在執行這個原則的過程中,我也有動搖過:扔掉這麼多衣服太浪費了,其中一些還可以穿的衣服,我要不要給媽媽、小姨她們試試看能不能穿?

近藤麻理惠說這種想法“表面上看似充滿著善意,但實際上只不過是把自己丟棄物品的罪惡感硬塞給她人而已”。想想的確如此,扔掉三分之二的衣服產生的罪惡感,應該由我自己承擔,這是我自己當初購置衣服時沒有深思熟慮才導致現在它們的利用率不高,被閒置、被丟棄的結果,成年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當我開始整理的那一刻起,我就被迫要對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位了,而結果會是,人生因為整理而開始發生很大的變化。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讓你不再是“絕望主婦”

經歷了“近藤麻理惠”式的整理後,我在買衣服,買東西的時候便有了很明確的目標,知道該買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時候該買什麼,沒有再出現買一大堆不合用或者不那麼喜歡的東西回家之後又丟棄的情況,不僅開支上節省了很多,而且因為留下的都是讓我一看到,一想到就覺得順心、省心、開心的物品,生活幸福感提升了一大截。

古語有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房子由一樣樣的小物件組成,生活由一件件的小事組成,從小處著手,一點點地整理好,一切也自然會變成“理想的樣子”。

(作者簡介:林子青,腳踏實地的理想主義者,只羨人間不羨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