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员退休后有没有工资呢?如何发放?宋代官员退休工资探讨

退休工资在中国古代就有,但是每一个朝代的退休工资水平都不相同。宋代官员退休后,都享有退休工资,

退休工资的发放有几个特点:第一:工资减半发放;第二:工资发放的形式是实物,而不是钱;第三:工资由地方政府发放。那么具体的操作又是怎样的呢?

一、官员退休问题

什么年龄才是退休的年纪呢?我国现在的退休年龄:男子60岁,女子55岁,宋代呢?在古代退休年龄没有硬性规定,但大致是70岁。“七十而致仕”,大体是古代的一个常规。

宋代也按照这个“七十而致仕”的常规在实施。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正式下诏:“文武官年七十以上求退者,许致仕。”自此确立了宋朝“七十而致仕”的法令。

官员想要退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主动申请退休;二、皇帝授意官员退休

不过,退休不一定就会得到皇帝的批准,即便是退休了,皇帝也有可能会让官员“落致仕”,也就是让官员重新回到岗位上来,继续为国效力。在宋朝有相当多的例子:

如北宋宰相文彦博,1083年,宋神宗允许77岁的文彦博致仕,享受退休待遇。但是宋哲宗上台后,重新启用保守派,司马光担任宰相,为了招揽保守派官员,司马光大力举荐文彦博重新出来文官。结果80岁的文彦博再次出山,担任平章军国重事。

从北宋中后期开始,在职的官员太多,政府负担太大,想要减轻政府财政压力,鼓励官员退休。对于到了退休年纪还不肯退休的,中央甚至还降官员的级别,但也没达到明显效果

宋代官员退休后有没有工资呢?如何发放?宋代官员退休工资探讨

神宗熙宁二年(1069),吕公著言:

“古之为致仕者,终身食其地;今之致仕者,即日夺其廪。古之仕者不出乡里;今则有奔走南北之劳。 古之仕者长处其职;今则罢官待次之费。故自非贪吏及素有经产,则其禄已常苦不足,一日归老,则妻子不免冻馁,是以虽廉洁之士,犹或隐忍而不能去。”

对于下层官僚来说,退休后,待遇明显不如在官位上,甚至有可能出现相当窘迫的经济状况,所以,当官的都不愿退休。

二、退休及俸禄的定额

官员退休后的工资一律是减半支付,除个别时期例外。如在宋仁宗时期,国家综合国力强盛,国库有钱了,宋仁宗下诏:“大两省、大卿监、正刺史、阂门使以上致仕者,自今给奉如分司官例。”也就是说,在宋仁宗朝短暂的实行过,五品以上退休的官员,给全俸的待遇。

但在宋代大部分时期,退休工资仍然是减半处理。

有没有特例呢?什么人可以享受退休工资给全俸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类人员:

第一:皇帝旧臣,随龙人员;如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五月,工部侍郎王猎奏请致仕,他的官位乃是三品,按照政府规定,其致仕也只能享受半俸,但是皇帝念其实“先帝藩邸旧臣”,才特赐“全俸”并且给实钱。

第二:在前线立过战功的人员;这个在宋神宗朝的时候尤其显著,宋神宗是一个锐意进取的皇帝,在其继位初年,就确定了变法的基调,启用宰相王安石主持变法。对内,注重富国强兵,对外,与西夏在西边多次大战。其下令:“承务郎及使臣以上致仕,尝以战功迁官者,俸钱衣赐并全给;余历任无公私罪事理重及赃罪,给半;因犯若老疾体量致仕者,不给;非战功而功状显著,奏裁。”

也就是说,在前线立有战功的官员,一概给全俸。如侍其渊就是一个例子,侬智高在围攻广州时,侍其渊率领士卒击退叛贼,守城有功,特意被皇帝赐予,退休后享受全俸。

第三:皇帝特别开恩的官员

。如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五月,翰林学士、吏部郎中、知制诰朱昂罢为工部侍郎,致仕,宋真宗念其“未尝以私事干朕”,赐其“全俸”。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十二月,礼部尚书、集贤院学士晁迥累章请老,皇帝因其为“先朝学士,志行修洁”,特授太子少保致仕,给全俸。

宋代官员退休后有没有工资呢?如何发放?宋代官员退休工资探讨

宋代工资

三、退休工资怎么发放

(一)工资发放形式

我们现在无论是官员还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俸禄主要是发钱,很少发实物。但是宋代不一样,宋代退休官员,主要发实物。宋太宗在淳化元年(990年)五月,下诏:“应曾任文武职事官恩许致仕者,并给半俸,以他物充。”也就是说,宋代官员的退休工资很难见到现钱。

但如果你是退休官员,又给你发了现钱,那么你的身份不是一般的特殊。在宋代,官员退休后能够享受现钱待遇的有以下几类人

第一:先帝的随龙官员。如宋神宗熙宁元年诏“王猎系先朝从龙,仍特支半俸现钱,不得为例。”也就是说王猎因为是先帝的随龙人员,才有资格享受退休后发现钱的待遇,而且不能作为别的官员领受现金的借口。

第二:超高年退休官员。如宋徽宗大观二年,户部侍郎洪中孚奏乞“应致仕官朝士以下,年八十以上者,特免折支,合得俸料并支一色见钱。”八十以上退休的官员,才可以得到官方的许可,获得现钱的资格。

第三:归正人。什么叫归正人?宋代所处于特殊的环境当中,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非天下大一统的时代。北宋与契丹、西夏、吐蕃等国并存,契丹、西夏的官员跑到北宋来上班、投诚,就属于归正人。南宋从金国、西夏跑过来的人,也依此例。如辛弃疾就是归正人。熙宁二年,陈州通判、虞部郎中赵至忠守本官致仕,诏“至忠自契丹归明人,特与支现钱俸。”

综上所述,以上三类人在宋代,是可以享受退休后的现钱服务的,其他人等,一概用实物折支交付

宋代官员退休后有没有工资呢?如何发放?宋代官员退休工资探讨

特殊官员

(二)工资发放地点

现代人的退休工资发放很简单,不是发在存折上,就是发在银行卡上,到期自动打在上面,全部都是现金数字。宋代的退休官员就没这么幸运了,前面已经说过,绝大部分的退休官员只能领实物,领不到现钱,而且发放的地点还是地方州县,需要官员们凭借政府发的“券历”,到日期自己去领取俸禄

地方负责退休工资发放的部门主要是地方粮料院,这不是一个权力部门,但是能够行使权力。退休官员的每一分实物都要从这个地方发放出来,发放多少就是多少。宋朝政府规定,百官俸禄,尽丛聚在粮料院。

在地方粮料院上班的官员很简单,就是查看退休官员的券历是否是真的,是否经由朝廷发放的,要发放多少。然后粮料院“依法式支付文武官吏月俸,凭券如数发给。”

宋代官员退休后有没有工资呢?如何发放?宋代官员退休工资探讨

古代粮仓

(三)给官员造成的影响

虽然在宋代,凡是退休的官员都有退休工资,但是差异很大。一品、二品退休的官员,享受到的津补贴和下层官员是不一样的。下层官员的工资本来就不是很高,退休后,工资减半,还用实物抵充。这些实物都是从地方粮料院支出的,粮料院主要是地方所收税存放的位置,主要有三个用途

第一:上供中央,将粮料院中的上等品上交中央;

第二:提供军需,这是地方粮料院的一个主要作用;

第三:退休工资发放,这才是地方粮料院的第三个功能

首先,退休官员的工资有时候会拖欠,因为地方粮料院上供给中央和军需之后,会缺额。那么,退休官员就有可能会出现周转困难。

其次,退休官员领导实物工资后,往往是自己不需要的,因为每一次领都是相同的实物。不需要那就需要拿到市场上去兑卖,在这一进一出之间,实际上,官员所领导的工资是缩水的。也就是说,官员们最终领导的工资,根本没有原薪资的一半。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下层官员退休后,生活的拮据。

宋代官员退休后有没有工资呢?如何发放?宋代官员退休工资探讨

四、总结

1、宋代财政困难,一部分是因为军费支出庞大,十之七八用于军费支出;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官僚系统的冗官冗费现象相当严重。英宗治平二年(1065)有数据显示:“内外入一亿一千六百一十三万八千四百五,出一亿二千三十四万三千一百七十四,非常出者又一千一百多万。”每年的财政亏空都在千万以上。

2、宋代官员的退休工资减半支付是常态,而且不是现钱支付,乃是实物支付

3、负责退休官员工资发放的地方,是地方粮料院

4、绝大部分退休官员实际到手的工资,不及在位时薪资的一半,也造成了很多下层官员退休后生活的拮据。所以,在宋代也出现了很多的官员不愿意退休的现象

参考文献: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

(元)脱脱等:《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