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的這首送別詩,詩中沒有悵別之情,反而充滿了諷刺和譏誚


劉長卿的這首送別詩,詩中沒有悵別之情,反而充滿了諷刺和譏誚

古代詩人常常以詩言情,所以在送別朋友的時候,往往會通過寫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豁達的有之;像“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真摯有之;像“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的深情亦有之。

劉長卿的這首送別詩,詩中沒有悵別之情,反而充滿了諷刺和譏誚

唐代的詩人寫下了很多的送別詩,從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挽留、惜別、祝福和關懷等情感。然而同為唐代詩人的劉長卿的這首《送方外上人》,卻讓我們在其中讀出了諷刺和調侃之意。難道劉長卿所送的人並不是他的朋友嗎,其實不然。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劉長卿的這首送別詩,詩中沒有悵別之情,反而充滿了諷刺和譏誚

並不是送所有的朋友都要表達出挽留之意的,像劉長卿的這首詩便是如此。從詩題我們便可以看出這是一首送別詩,但是詩人所送的友人卻又不是一般的人,而是一位上人。這裡的“上人”乃是對僧人的敬稱,而且這位僧人還是一位律僧。送一位持守戒律的僧人當然不能夠表現出挽留之情了,畢竟僧人離開俗世,迴歸深山古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且詩人在詩中也表現出了這種思想。

劉長卿的這首送別詩,詩中沒有悵別之情,反而充滿了諷刺和譏誚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詩人首句便用凌雲的野鶴來比作他這位僧人朋友,可以說是貼切無比。而且“雲”和“鶴”本來便不是俗世之物,更何況是“孤雲”和“野鶴”呢。可以說這樣的僧人“豈向人間住。”如此超凡脫俗之物又怎麼是人世間能留住的呢?

劉長卿的這首送別詩,詩中沒有悵別之情,反而充滿了諷刺和譏誚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律僧應該隱居在冷寂的深山,而不應該到那些熱鬧的名勝去。古時候有的僧人喜歡住在名山寶剎,看似在修行,實際上卻是為了能夠接近來燒香拜佛的權貴人士,最後揚名而聞達於皇帝,達到加官進爵的目的。所以詩人這裡其實是在以諷刺和譏誚之意,來隱喻規勸這位僧人,千萬不要被人世間的凡物迷住而影響修行,進而丟失了孤雲野鶴般的品性。像你這樣的高僧,只有真正冷寂的深山,才是最終歸處。

劉長卿的這首送別詩,詩中沒有悵別之情,反而充滿了諷刺和譏誚

這首《送方外上人》看似有嘲諷這位僧人之意,但是實際上卻是詩人真正關心友人之處,試問若不是真正的朋友,那麼僧人是去追求名聲威望還是歸隱於深山,又和詩人有什麼關係呢。而且詩人最後兩句說要歸隱不要去沃洲名山,因為那裡已經有很多人知道了,這有可能是詩人已經發現了這位僧人與俗世的聯繫趨於頻繁,所以作此詩在告訴僧人要領悟真隱和假隱的真諦。由此可見,詩人還是十分關心他的這位僧人朋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