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為的五言古詩之尋西山隱者不遇

尋西山隱者不遇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關無僮僕,窺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min)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這首詩的作者是丘為。丘為,唐代詩人,嘉興人。善詩,與王維、劉長卿等友善,時相唱和。他的作品大多為五言格律詩,格調清幽淡逸,多寫田園風景。


丘為的五言古詩之尋西山隱者不遇

詩文大意:高山絕頂上有一座茅草小屋,我為了尋訪隱者而攀登三十里的路程來到這裡。然而敲門卻不見童僕的回應,窺看之後發現裡面空蕩蕩的只有几案。那隱者若非駕著簡陋的馬車出行,便是到秋天的水畔垂釣去了。前後錯過,不能相見,我一片殷切的仰望之心全都落空。此時新雨滋潤的青草,使草色青青的。晚窗下傳來松林的風聲。此來正趕上這般清幽到極處的景觀,也就足以滌盪我的胸懷和耳目了。雖然沒有賓主相見盡歡,也獲得了不少的清淨和禪理。興致已盡就下山吧,還何必在等待隱者的回來呢?


丘為的五言古詩之尋西山隱者不遇

通過詩文大意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寫了自己去拜見隱者而未能與之如意相見,最後興盡而返的事情。詩人開篇就介紹了隱者居住在高山絕頂環境,增添了隱者的一種意境,有點俯瞰蒼生之意。為了拜見隱者攀登了三十里的路程,可見詩人想拜見隱者的那種心情是多麼的想見到隱者。然而到了隱者居所發現這裡並沒有人在,猜測隱者可能是到河畔去垂釣去了,顯得隱者是那麼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丘為的五言古詩之尋西山隱者不遇

一句“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突出了詩人當時的心情是非常遺憾的,感覺這一趟白辛苦了,自己的殷切仰望之心全部落空。緊接著後兩句筆鋒一轉,寫出了詩人雖然未見到隱者,但是他感受到了山間的“幽絕”,通過“新雨、草色、晚窗、松聲”寫出了這裡的景色之美,心靈中隨機感覺被包圍在雅的氛圍中,也即感受到了隱者的生活樂趣,實數讓人羨慕不已。從詩句中“頗得清淨理”可以看出這時詩人的心情才得以平和下來,感覺沒有白跑一趟,雖然沒見到隱者,最後也是“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高高興興地下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