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维定势,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一)

技术创新主体受到经历、环境和其他相关因素影响,会形成相对稳定的考虑问题的方式,长久以来,就会形成具有典型个人思维色彩的模式,这就是思维定势,也是一种相对固定和直线式的聚拢式思维,这很显然是不利于技术创新的。

打破思维定势,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一)

技术创新的环境和条件是时时变化的,而且只有在广域的空间中,以发散思维的结构模式,才可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技术创新机遇,并不断放大技术创新成果和延伸技术创新链,而这正是创造性思维中非常重要的发散思维特征,因此,破除思维定势的束缚,加强技术创新者发散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就成为关乎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之举。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因此,要培养技术创新活动主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他们提供投身于创造性思维训练之中的条件和机会,尤其要让他们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品质,掌握创造性的思维规律,从而提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全面综合过程,需要在各个角度和方面加强有利于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条件和环境建设、改善。

打破传统教育阶段的思维束缚,强化发散思维的培养

传统意义上的思维习惯只强调聚合思维,如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等,而不讲发散思维,如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这在我国是具有深刻的教育思想根源的。

打破思维定势,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一)


我国培养和训练出来的各个阶段和层次的大批技术创新者,在接受学校教育阶段,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单向接受知识的模式,学生则成为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前人知识与经验(但不善于创造新理论、新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若仅从知识传授角度考虑,传统教育并非没有优势(这从一些考试竞赛中可以比照出来),但是,我国目前需要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墨守陈规式的人才,需要的是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技术创新的人才。传统教育的主要弊病在于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创新人才,因为这种教育的目标并非要培养“创新”能力,而是要向学生灌输知识:不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认知主体,而是把学生看成是外部刺激的接收器,是知识灌输的对象。

打破思维定势,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一)


要不要培养发散思维,绝不仅仅是思维方法问题,而是要涉及我国长久以来形成的教一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根本性问题。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不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不可能摆脱聚合思维的束缚,就谈不到积极、自觉地来培养草生的发散思维,而不具有发散思维的学生,即便进入社会,也是不具有很强创造性思维的一般人才,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就无法得到迅速的提高。所以要达到技术创新的果,就必须从未来社会技术创新的主体本身进行源头的教育革新,从源头上强化对现代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首要任务就是解决教育的深化改革问题,建构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未进入社会前就熟悉和掌握发散思维的要领和意识,并形成习惯,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具体岗位上体现出技术创新的价值。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