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靈雨》佛家的故事,江湖的情懷

在中國很多武俠劇中,導演都喜歡把鏡頭對準那些奇怪的兵器,性格特立獨行的人物,以及傳說中關於各種武學的經典。除此之外,故事的立意一般都會站立在愛恨情仇的基礎上。擁有這些特點的武俠劇,才符合大眾的口味,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這樣的故事情節和武功特點佔據了武俠劇的市場。這種武俠劇,也把武俠推向了商業上的高潮,但是隨之而後的粗製濫造,武俠片在短暫的繁榮過後,就走向了凋零,在80年代開始,以李小龍為標誌,後續的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等等,用功夫片漸漸取代了武俠片。

《空山靈雨》佛家的故事,江湖的情懷

從本質上來看,武俠和功夫在電影的表達意境上不同。武俠更注重江湖氣息,而功夫則更重視人對於武術的展現。從市場反饋上來看,功夫更能吸進觀眾的眼睛,滿足觀眾的胃口。而且這類型的功夫片具有更大的商業價值,它也更能反映出中國傳統武術文化。武俠劇則是製作週期長,成本大,所以武俠劇逐漸被市場所淘汰。

《空山靈雨》佛家的故事,江湖的情懷

2000年導演李安指導的電影《臥虎藏龍》是為數不多的,展現了江湖意境的影片,以及中國人獨有的武俠文化。要說到武俠究竟包含了什麼東西,這是非常大的一個概念,金庸先生寫的14部小說,包羅萬象,裡面既有感情糾葛,還有歷史文化,道家佛家等等。金庸先生也用“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來籠統的概括。

《空山靈雨》佛家的故事,江湖的情懷

在香港還有一位以拍攝武俠而成名的導演,就是胡金銓了。當年胡金銓憑藉電影《大醉俠》成功打開了武俠電影的新篇章。在武俠電影的後期,他擺脫了武俠商業模式的束縛,追求著自己心中的武俠世界。當然胡金銓不僅僅是一名導演,他更是一位歷史文化的研究者。在大熒屏上他更能把握電影的細節,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某歷史時刻,在此期間他也翻閱大量的史料,讓自己的電影更有層次感。

《空山靈雨》佛家的故事,江湖的情懷

1979年胡金銓導演的電影《空山靈雨》上映,這部影片被認為是胡金銓的巔峰之作。《空山靈雨》是胡金銓自編自導的影片,影片充滿了禪機,當初他為了還原影片中明朝廟宇間的故事,還親自帶著團隊去韓國取景,幾乎跑遍了韓國的大大小小的寺院。

《空山靈雨》佛家的故事,江湖的情懷

這部影片有近2個小時的片長,故事不但不囉嗦,而且還內容豐富。這也源於胡金銓對佛學文化的理解。故事發生在虛構的寺廟三寶寺中,整部影片就像是一幅中國的山水畫。胡金銓深厚的手筆,把人物都鑲嵌在內,融入到意境中,真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不單單是如此,影片的故事節奏相對於當時的商業電影來說還是比較慢的,這看似的慢卻處處透著禪機。和當時的商業片比較,他的電影臺詞更像是一種交代式的獨白,而不是推動劇情。他真正推動劇情的是電影本身的節奏,而這種節奏也賦予在了電影本身裡面。電影中,晨鐘暮靄被融入其中,當然還有胡金銓的江湖意境和禪理。他的電影,武俠中有文化的內涵,武俠中有對佛的理解,整部影片瀰漫著東方人所特有的情懷。

《空山靈雨》佛家的故事,江湖的情懷

整部電影有三個主線,第一就是方丈的傳承人到底是讓誰,第二就是玄奘法師的《大乘起信論》最終在誰手裡,第三女飛賊最後的回頭是岸。在這三條主線的推動下,胡金銓用他的江湖情,勾勒出了整個武俠故事。影片的開始就展現了,古寺的幽靜和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可是有一天來了幾個不速之客,他們雖然都是老方丈的舊識,但人人心中都各懷鬼胎。他們與寺廟聯繫在一起,就正是世俗和佛家的藕斷絲連,當然還有《大乘起信論》這部經書在他們眼中的價值。胡金銓輕鬆的將佛家與世俗的觀點融入電影中。電影中文安貪圖錢財,王將軍貪戀世俗中的權利,和智嚴法師不以外物的觀念形成對立。這種對電影角度的詮釋,則不同於以往的武俠電影中善惡的對抗。

《空山靈雨》佛家的故事,江湖的情懷

佛家講究一個“空”字,劇中《大乘起信論》也講述了,佛法有大乘和小乘之說。大乘佛法講的是渡人,小乘則講究的是渡己。影片中關於佛法的討論,要渡人先渡己,這也正是呼應了小乘佛法的理念。《空山靈雨》總體的表現也是如此,這就是胡金銓認為的禪機,他把這禪機處處鑲刻在電影中。就像這部影片的名字一樣,電影從武術動作和景色佈置都呼應著禪機,是對俗世的態度和對佛的理解。在智嚴大師眼中,玄奘大師的《大乘起信論》就是一張紙,而在世俗人文安的眼中,它就是錢,是寶藏。

《空山靈雨》佛家的故事,江湖的情懷

在影片中,慧文、慧通想要主持的地位,於是就溝通世俗人文安和王將軍來強取豪奪。這種態度,正是不以外物和貪戀世俗的對立。可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智嚴法師竟然把衣缽傳給了流犯邱明。整部影片從世俗到佛家,從沉迷到不以外物。在胡金銓的光影故事中,在飄渺的追逐中,佛學的禪機浮現了觀眾眼前。他更是把空和靈,這兩個字發揮到了極致。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是佛家的一種境界,而不是世俗給予的標籤。在電影的最後,新的主持邱明燒燬了在世俗眼中的無價之寶《大乘起信論》,但是從此佛法得到了推廣,而飛賊白狐狸看透一切,遁入空門,這也正應了佛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理念。

《空山靈雨》佛家的故事,江湖的情懷

《空山靈雨》這部電影它達到了,用文字無法描述的佛學意境,這樣正式電影獨特的魅力之處。電影的處處禪機,也透露出“空”“靈”“渡”等等禪機妙處。胡金銓憑藉著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對佛學的理解,使得他的電影,向觀眾展示了已經刻在中國人骨髓中的禪機。在佛學的基礎上,他向觀眾講述了一個古老而又悠悠的武俠江湖世界。《空山靈雨》的江湖和佛家,也包含著對人性的思考,由淺至深的道理讓他的電影超凡入聖。所以胡金銓的電影無論從文化內涵還是武俠江湖情,至今都讓後人望其項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