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始皇出生在现代的话,一定是一个好设计师


如果秦始皇出生在现代的话,一定是一个好设计师

秦始皇嬴政,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只要是念了初中及以上书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而且关于他的故事还被拍成了很多电影和电视剧,在民间广为传播。《大秦帝国》、《古今大战秦俑情》、《寻秦记》,都是风靡一时的影视作品。

在我们的印象中,有很多关于秦始皇的故事。身世之谜,荆轲刺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修长城等等。到底秦始皇一生做了哪些遗传千古的事情,本章我们一起了解。

秦始皇嬴政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王室后裔,生于赵国,当时他的父亲赢异人正在赵国做人质。关于嬴政的身世是一个疑案。嬴政的母亲赵姬本来是吕不韦的妾,结果硬被赢异人给要去了。

如果秦始皇出生在现代的话,一定是一个好设计师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从《史记》和生理上分析过,如果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那么他在赵姬的肚子里早就憋死了。但我认为:嬴政应该是吕不韦的儿子。王立群老师用同一史书的不同记载去做推断,我觉得论据不能立足。我是用反推法来论证的。

第一:如果没有这回事,就不存在这场争论。第二:争论是出现在秦朝灭亡以后。这时史官没有必要去遮掩这个秘密了,所以就有了真相。反之,嬴政如果是赢异人的亲生儿子,史官也没有理由去编造一个谎言去污蔑一个和他们没有政治利益冲突的灭亡君王。就这么简单。

后来赢异人回到秦国做了秦王,不过只做了3年又死了,于是嬴政继位,时年13岁。嬴政在正式掌政前,一直是由他的母亲赵姬和吕不韦掌政,结果这两个人犯了大忌——通奸。要说这赵姬本是吕不韦的妾,被送人后又当了寡妇,关键不能改嫁。

于是她和吕不韦又好上了。吕不韦知道犯了大忌,于是找了一个叫嫪毐的人假扮太监混入宫中陪赵姬解闷,结果后来还生了2个孩子。嬴政逐渐懂事以后感到这是奇耻大辱,设法除掉嫪毐,把赵姬幽拘于后宫,同时罢免吕不韦,开启了嬴政时代。

嬴政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而且精力旺盛,就跟吕不韦一样。他知道买卖该怎样做,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买卖做大、做强;目光也很长远,怎样让自己的生意做个千秋万代;看人也很准,人才怎样用才最得当。这些优点都在后面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嬴政启用了两个人:一个治国,一个平天下。治国的叫李斯,平天下的叫尉缭。李斯采取改革,强大了秦国的经济。尉缭则提出要秦国逐一统一六国,在这之前是没有人敢这样提的,只能想一下而已。而尉缭采取了实质上的行动。

他采用离间之计破坏六国“合纵”之法;贿赂敌国大臣,从内部瓦解敌国;采用“远交近攻”逐个消灭敌国。同时他还提出“有道、威胜、力胜”的军事思想,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又提出治军的十二条正反经验和阵法,训练出一支强大的秦军。你看现在西安出土的“秦皇陵兵马俑”就是他的阵法的杰作。尉缭是嬴政平定天下的一个重要因子,他坚定了嬴政统一天下的决心。

如果秦始皇出生在现代的话,一定是一个好设计师

嬴政还重用了他手下的几个军事奇才: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灭赵、燕、楚、百越)、王贲(王翦之子,灭魏、齐)、蒙骜、蒙恬(蒙骜之孙,有个弟弟叫蒙毅,就是成龙、金喜善演的《神话》里的那个将军,不过真实的蒙毅是个文官,不会打仗。灭齐、北征匈奴、修筑长城)

王翦攻赵,赵名将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率众抵御,其势难下,结果赵王听信谗言,自毁长城,杀了李牧,秦军大破赵军,俘虏赵王。昏君和明君的区别就在此呢,真是咎由自取。王翦攻燕,燕太子丹派侠士荆轲带上燕国地图和秦国的叛徒樊於期的人头去刺杀嬴政,结果没成功,“荆轲刺秦”这个著名的典故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秦将李信攻楚,楚将项燕(项羽的祖父)大破秦军于城父邑,嬴政改派王翦、蒙武(蒙恬之父)攻楚,大破楚军,项燕自杀,楚国灭亡,并留下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秦国用了10年时间灭掉六国,统一天下。接下来嬴政开始了他的伟大的创举之路。

首先是称号。嬴政把自己比做“三皇五帝”,合称“皇帝”,他还真会发明,自己是第一个皇帝,就称“始皇帝”。以下简称秦始皇。后世就成为“二世”“三世”......皇帝这个称号还真一直被沿用下去了,直到清末。

然后是称呼。皇帝自称“朕”,也是由他而始。

然后是私章。他用和氏璧给自己刻了一个私章,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称为传国玺,代代相传,是皇帝诏书的专用印章。不过可惜的是后来到了五代时期就失传了,到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赝品到有不少。

我想如果秦始皇出生在现代的话,一定是一个伟大的设计师。

统一思想。把当时的诸子百家思想统一起来,专学秦国的思想,把不听话的文人杀掉,就是著名的“焚书坑儒”。史官真是好文采,字字珠玑。不过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老百姓是无所谓的,学什么都一样,只要有田种,有饭吃,此愿足矣。

如果秦始皇出生在现代的话,一定是一个好设计师

统一度量衡。用同样的尺度和秤。

统一货币。用同样的钱。

统一交通和文字。“车同轨,书同文”。官道都按统一标准修,文字字体统一用小篆。

统一多民族。把不同民族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融合的多民族国家

改“分封制”为“郡县制”。把以前贵族地主手里的私有土地变为国有,你可以收租,但是产权是国家的。官员由国家任命,避免贵族一方独大,加强中央集权。

此外,秦始皇还有很多壮举。

北击匈奴。他派蒙恬率30万大军将匈奴赶出北部边疆,为防止匈奴的进攻,修筑了影响中华几千年的“万里长城”。

修筑秦始皇陵。修了39年才修好,可见规模有多大,“兵马俑”就可见一斑。这个是老百姓不支持的,为了修这个,不知死了多少人,最主要的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没有什么好处,纯粹是一己私欲。

总之,秦始皇开启了中华的历史的新篇章,创建了封建王朝的新模型。对社会生产的恢复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对中华名族的强大起了奠基作用。虽然制度上对老百姓没有多大的改变,刑法比较严苛,但至少他结束了长期的战争局面,让老百姓有了安稳的日子过,老百姓是不喜欢打仗的,打仗意味着妻离子散、背井离乡,同时还可能被烧杀抢掠。但是即使是太平天下,老百姓被逼到无路可活的地步,也一样会奋起反抗的。总之,他们是最单纯的只为活着而战。

西方人把秦始皇看作和罗马的凯撒大帝,我觉得有过之而无不及呢。为什么秦始皇没排在第一呢?原因只有一个,不管秦帝国多么强大,那只是一些好大喜功的人的片面理解,而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其实日子一天也没轻松过。真正的明君是让他的子民过得辛福,安全。

最后,有一件让人遗憾的事。就是秦始皇死后,本来遗诏传位给颇为正直的公子扶苏。结果被奸臣赵高给改成了秦二世胡亥。就这一改变,导致后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不堪胡亥的暴政,纷纷发起反抗,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真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于是我不禁想,要是扶苏当上秦二世的话,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