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周宏貴:首批敢於“吃螃蟹”的人

退役軍人周宏貴:首批敢於“吃螃蟹”的人

“幹什麼都不容易,尤其是創業。很多人想創業,但把創業的想法落到實處,很難!”退役軍人、唐山市海豐線纜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宏貴談起自己的創業經歷感慨良多,“我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靠的是軍人勇於吃苦、甘於奉獻的紅色基因,靠的是黨的改革開放好政策給我們提供了發展機遇,讓退役軍人有了用武之地,可以大有作為。”

自主擇業創辦海豐線纜

周宏貴1981年10月入伍,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班長、專業軍士,因工作表現突出,被破格提幹,優先晉升,曾任部隊副團職家屬工廠廠長,在職期間先後五次榮立三等功,一次二等功。

2001年,周宏貴所在部隊被精簡撤銷,大批幹部面臨轉業安置。憑他的年齡、職務和工作能力等優勢,完全可以調到其他部隊繼續服役。但是,他主動為組織分憂,毅然決定自主擇業,成為首批敢於“吃螃蟹”的人。

他創辦的唐山市海豐線纜有限公司,目前擁有固定資產2.5億元,年生產能力達10億元,累計向國家納稅1.7億元,安排就業500餘人。2008年,他當選為唐山市豐南區商會副會長,2010年當選為豐南區人大代表,2012年被河北省授予“河北省就業創業優秀個人”,2013年當選為唐山市人大代表,2014年被評為“全國模範軍轉幹部”,2019年1月被河北省授予“河北省優秀退役軍人”稱號。

在區域行業中佔有一席之地

2001年轉業後,他租用電線電纜生產設備和30多間平房作為平臺,帶領10多名退役的戰友,靠著自己的轉業費和從親朋好友那借來的50萬元錢,開啟了艱苦的創業歷程。

他用近3年時間打造了自己的“海都”品牌,並完成了原始積累,隨後在路南區稻地鎮徵地100畝,建設17000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和辦公、生活用房,成立自己的研發機構,引進45條國內先進的生產線,使管理和效益每年上一個新臺階。

周宏貴勇於創新,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從打造企業文化、強化企業管理著眼,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路徑:堅持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用制度規範企業行為,用感情感化員工,使大家提高了以廠為家的自覺性。堅持生產生活並重的理念,在發展生產的同時,努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優化拴心留人的環境。堅持引進人才和培養人才並行的途徑,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效益。堅持發展利益與員工共享的做法,逐年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激活企業發展的動力。

經過不懈努力,公司逐步實現了由作坊生產向規模化生產的轉變,由單一品種向系列化品種的提升,由單一經營向集團化經營的邁進,增強了企業發展後勁。公司連年被省、市評為“重合同守信用”先進單位,2013年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先後獲得“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狀”“河北省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就業創業實訓基地”等多項殊榮,獲得17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明專利。

先後安置退役軍人96人

“成功感恩部隊,致富報答社會”是周宏貴的人生格言。自公司成立以來,他先後為18名自主擇業軍轉幹部提供了實現自身價值的平臺,使他們成為公司的中堅力量,並先後安置退役軍人96人。

2011年,該公司被省軍轉辦確立為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創業就業實訓基地,主動承擔了自主擇業軍轉幹部的實習實訓任務,無償提供實訓崗位60多個。

該公司於2009年設立獎勵和救助基金,每年從上年度利潤中分別提取30萬元資金作為獎勵和救助基金,對有突出貢獻者以及員工子女考取大學或入伍參軍等給予獎勵。

此外,周宏貴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多年來在捐資助學、扶貧幫困、救助災區、植樹修路等社會公益事業中共捐獻資金600餘萬元,受到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高度讚揚。

記者 楊文進 通訊員 趙麗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