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指數”提示,這個復工復產的堵點應儘快疏通

觀察中國的復工復產有各種經濟運行指標可以參考,快遞業數據是不可或缺的一個。

4月24日,國家郵政局通報了2020年一季度行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全行業業務收入2192.2億元,同比增長0.8%;業務總量3475.9億元,同比增長7.5%。

和很多行業,快遞業也走出V形走勢,業務量和收入增速均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但增速呈現逐月提升態勢。:1月業務總量和收入增速分別為-8.6%和-12.4%;2月實現逆轉,增速分別為5.7%和3.3%,3月達到23.8%和13.4%。這個走勢正與中國的復工復產步伐一致。

近年來,“快遞指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與其他指數相比,該指數更能及時反映新經濟、電子商務以及大眾創業活躍度,並覆蓋流通、消費和生產等各個領域,有助觀察經濟的轉型升級。其興起也與中國快遞業的高速發展大有關係, 2014年起,中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100億件,超過美國至今穩居全球第一。

疫情期間,快遞業和新經濟與電子商務一起,在疫情防控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保障了隔離措施的嚴格實行。一季度的數據不僅顯示了中國快遞業強大的供給能力、適應能力和恢復能力,也反映出了中國經濟的韌性之強與迴旋餘地之大。

不過,快遞業數據也反映了復工復產中的一些問題,最值得關注的是專業快遞數據的變化。數據顯示,各項業務中,異地業務降幅最大,其次為國際,同城相對穩定。

國際業務增速下降比較容易理解,如今國內疫情已基本受到控制,海外疫情還在蔓延,因而使得國際郵件和快件的運輸受到影響。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異地業務的降幅甚過國際業務。這或許是因為異地業務此前增幅更大因而降幅也就更明顯,但也反映出各地防控的“守土有責”對異地業務造成了不小的限制影響。

在外需不振的情況下,要完成今年的經濟發展任務,更需要國內生產與消費的發力,因此必須儘可能消除其中的各種阻礙因素,快遞業異地業務的增幅下降提示,應該加強區域間的經濟合作,比如實現各地健康碼的互認、保障道路的通暢等。只有促進要素資源的充分流動,才能讓經濟復甦更有力。

除了“快遞指數”,越來越多的行業數據被運用於經濟觀察,比如“挖掘機指數”。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挖掘機銷量創造了新的紀錄,共銷售49408臺,同比增加11.59%,其中小挖掘機銷量增速更是高達18.40%。這個指數的“逆市上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復工復產率的回升勢頭;小挖掘機多用於市政工程和鄉村建設等,說明政府投資充當了“先鋒”。

眾多創新型指數的運用,讓經濟觀察維度更為多元。尤其是在這個非常之年,更要善用這些指數,儘早發現問題以便對症下藥、加速推進復工復產、把疫情損失減小到最低。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評論員 胡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