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火葬,骨灰盒,誰來尊重我們漢人的傳統習慣?

墳墓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項重要的部分。不僅聯繫著墓主人的生前死後,也和家庭以及家族的命運緊密相連。中國墓葬,作為人類的一種文化行為和現象,幾乎是伴隨著華夏文明誕生而延續至今的。一個皇帝登基開始,就著手進行陵寢的選擇和修建。由此可見墓葬在國人心中的重要性,即使現在社會不怎麼注重這方面了,可還是深刻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最近,公墓制度正在有組織的大規模展開,已經從城市下沉到了農村。這個措施的實行,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但是在大勢面前應該是不可避免的展開了。但是,事實求實的說,它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和潛在隱患的。

公墓,火葬,骨灰盒,誰來尊重我們漢人的傳統習慣?


其實,我們公墓的出現主要是土地問題。工業文明時代從開始到現在的短短兩百多年間,由於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劇增、人口老齡化,從而導致死亡人口數量迅速增加,得可用土地面積和人均綠地減少。因此,在我國實施城市公墓建設已迫在眉睫。我認為這是必要的,不可能出現城市周圍全是墓地,那實在是有點瘮人。

公墓,火葬,骨灰盒,誰來尊重我們漢人的傳統習慣?


對於農村而言,實行公墓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耕地。這個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實際是個偽命題。怎麼講?我親自回村裡問過具體情況,農村除了在山上和不能種地的地方有墳墓外,確實有佔用耕地情況。但是,農村墓地並不是一直存在的,一般來講三代人,之後是可以換墳地的,因為確實放不下那麼多人。那麼原來的怎麼辦?幾乎都推掉耕種去了,平均也就是60—100年的時間就自然消失了。故而儘管幾千年來中國人都是用土墳埋葬,卻也沒有看到處處是墳的現象,因為老舊的墳頭是會風化的,還有人為推掉的。還有就是立碑圈建都是有錢人,或者有權人,我們老百姓都是土墳。

公墓,火葬,骨灰盒,誰來尊重我們漢人的傳統習慣?


建公墓有沒有什麼弊端呢?首先,公墓是不可再生和持續的,一旦建成就不可能變成耕地,和農村相比不是一個概念。城市裡的墓園都是大理石墓地,大理石是千年不壞的,對環境會造成實質性的破壞。長此以往,公墓會越建越多,很難去恢復。其次,公墓花費不菲,要好幾萬,相比土葬高出了十幾倍,這還是普通的,時間也只有幾十年。好處都讓資本家佔盡了,到時候公墓就成了聚寶盆。

最重要的還是對傳統文化的衝擊。中國人自古以來重視家,重視家族,重視親情和血緣關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旦推行,無疑是在傳統文化支離破碎的境況上又捅了一刀。不敬祖宗父母,不重親情血脈,如何有厚德之人。性粗暴的推行公墓,把人的屍體當成垃圾在處理,殯葬部門就是一一個人體垃圾站,它的目的不是維護愛敬之情,不是慎終追遠,而是怎麼儘快把死人處理掉,並且從中製造商機盈利。還有就推行過程中,不同民族區別對待,有的奉若上賓,有的視作螻蟻,太心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