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导语】

姑娘是一个入口,有人一入成佛,有人一入成魔。不论是佛是魔,历尽人生给你的千劫百难,你终将找到自我。读懂隐喻,读懂弗洛伊德,你会发现《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你想象。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洛丽塔》远非情色片那么简单,它究竟是在讲什么?

每个年少时代的“延迟满足”,都会化作心中的一个执念,一个心魔,在漫长的岁月里,你控制着它,它啃噬着你,而在这一过程中,有人变成更强壮智慧的自己,故而一念成佛,有人变成了更猥琐不堪的自己,故而一念成魔。

而不论是佛是魔,历尽人生给你的千劫百难,你都将找到自我。

欲望,是人类基因的底层代码,你没法彻底打败,只能了解它,接受它,制御它,最后,Enjoy。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一、被困住的14岁


贾宝玉的14岁,困在了一个园子,园里尽是可爱的姑娘,后来她们都死了,他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人生再无半点姹紫嫣红。

张爱玲的14岁,困在了继母给她的一箱旧衣,怎么也穿不完,像是浑身生了冻疮,以至于她经济独立后拼命穿各种奇装异服,一生都在与那箱可怕的旧衣抗争。

亨伯特先生的14岁,困在了一个死于伤寒的姑娘。那是他的初恋,他的初代“洛丽塔”。他收藏了她内衣裙角上的带子(别问我他为什么会有),他对女性的欲望永远被定在了14岁少女的模样。

直到他40岁,再次遇到一个14岁少女,他被激活,他被重启,他前半生的整个阴霾都被姑娘的一个笑容打亮,他开始疯狂释放他的爱与欲。

直到他上了法制头条。

这就是电影《洛丽塔》。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14岁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是课间操偷瞄到心仪的她一眼都会小鹿乱撞,是两个人的作业本挨在一起都觉得幸福爆棚,14岁,可爱到犯规。

可一个男人被永远困在14岁,这一点也不酷。

上学变成上班,打球变成了打牌,××变成×总,衣冠楚楚,人模狗样,可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个从他生命残忍下线的姑娘,永远活在他半夜的辗转反侧里。

这个无法逾越的坎儿,成了他的底层操作系统,走最多的路,见再多的人,喝再多的酒,掌握再多的资源和技能,都只是他的一个个APP,底层操作系统不稳,迟早宕机。

而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被困在这些自我局限里,路径依赖里,父母关系的阴影里,成长环境的投射里……它们困住了我们的生命,我们却称之为命运。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二、情色片的极致审美


优秀的小说文本,出色的视听语言,国宝级男神的演绎,《美国往事》同款配乐大师的配乐,使全片似一条舒缓又忧伤的河流,缓缓流过你的心房。

1.优秀的原著文本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从上颚向下运动三步,第三步轻叩牙齿,洛。丽。塔。”

“昔日的如花妖女,如今败如枯叶。但我爱她,如今的洛丽塔,苍白,臃肿,混俗,怀着其他男人的骨肉。她可以褪色,可以萎谢,我不在乎。我只要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裔美籍作家,1955年创作了小说《洛丽塔》。小说中的多处文字都直接化作本片台词或旁白,他的笔力使全片都沉浸在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深情中,像一首流淌的抒情诗,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有如此的文学美。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2.演员的神级演绎

天使少女易寻,高级大叔难遇。

大叔+萝莉的搭配如果让你看起来很高级没有不适,那一定是这个大叔很“高级”。

杰瑞米·艾恩斯,国宝级英国演员,这部情欲片正因有他才色而不淫。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银幕上,他是偷得少女心的“惯犯”:《烈火情人》中,他与儿子的女友打得火热,贝托鲁奇的《偷香》中,他饰演的作家贪恋着甜美少女,托纳多雷的《爱情天文学》中,他又上演了一出天文学教授与博士生的黄昏恋。

与他搭戏的女演员大都比他小很多,但这从来不是问题。也许英国的潮湿天气带给了他天生的阴郁气质,无论是一厢情愿还是两情相悦,他总是能用他出众的外表和收放自如的演技把观众注意力集中到情感本身,而舍不得对他道德审判。

他用眼神就能轻易颠覆是非,让你心甘情愿追随他穿越罪恶和黑暗,共赴一场场禁忌与不伦。

本片他饰演一个来美国教法国文学的大学教授,儒雅,斯文,西服三件套永远像他的措辞一样妥帖。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初期,洛丽塔与他每次无意的身体触碰,都使他汹涌的荷尔蒙一次次冲击着伦理的河床。内心狂喜,但表情上永远正经,只流露出最小幅度的欢愉。出于伦理道德,动作上他甚至还在躲闪,在后退,而恰是这每一次的人天交战都令人更加为他意乱情迷。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你很难想象一个有丰富阅历和社会地位的40岁男人,也可以浮现出少年般的羞赧,他在中年和少年间自由切换,他对每一次微笑或皱眉的剂量都精心设计,不是顶级的表演天赋,没有对人性的洞若观火,达不到如此精准的表情管理。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在占有洛丽塔后,他患得患失,他癫狂,他焦虑,前一刻如蜜糖般甜蜜,后一秒如砒霜般苦涩,他深知自己是手握天使的恶魔,虽然幸福如天堂,但这天堂的颜色却如地狱之火,焦灼,时刻在他眉间燃烧。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三年后,再见洛丽塔,昔日如花妖女,如今枯枝败叶,还怀着别人的骨血,但他依然爱她,只要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洛丽塔,你熟悉的老爷车离这里只有25步,你愿意走出这25步吗?”

然而,三年时间,沧海桑田。

当他发现洛丽塔已永不可能回到他身边,甚至把他给钱当成所谓的“嫖资”和交换时,他内心山崩海啸,地动山摇。

洛丽塔接过远超预期的钱,兴奋得想要亲吻他的脸时,他像受到巨大的刺激:

“别碰我,碰我我会死。”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一碰就千疮百孔就瞬间石化就肝肠寸断就巨浪滔天。

请原谅我此刻语言的苍白,如此绝望的时刻,任何人类文字都无力回天,太痛了。

想起胡兰成逃离前来张爱玲寓所看她的最后那晚,张已得知他在温州乡下的各种韵事和这个男人的不可挽回,所以当胡张开手臂想拥她入怀时,张爱玲也同样向后一退,发出瘆人的骇叫。

太痛了。

回到本片,一个缺失父爱而恋父的女孩,一个初恋故去而相思成灾的男人,一辆疯狂的老爷车,一路疯狂做爱,横穿美国全境。最后,在警车的追捕中,他走下那辆曾经满载欢声笑语的老爷车,忽然听到远处山谷下儿童的欢笑,一时间,所有前尘往事涌上心头。

开到茶蘼花事了,情到深处已成殇。

他心痛,不是因为他身边没有洛丽塔,而是那片欢笑声中没有她。

他从欲望出发,终于抵达了爱。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蝴蝶飞不过沧海,他终归毁了她的一生。

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他还是会义无反顾,哪怕万劫不复。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3.出色的视听语言

镜头、场景、美术、配乐等共同营造出一种高级美学氛围。

一切始于一个慵懒的夏日午后,她穿着轻薄的衣裙躺在草坪上看画册,喷泉打湿了衣裙,阳光微抚着少女。

他看见了她。

一眼万年。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这是男主与洛丽塔的第一次相见,古典油画构图,喷泉,少女,绿草,水汽,似乎空气中都氤氲着催情的分子,一切都为让这个男人沦陷,沦陷,沦陷。

而这场宿命般的邂逅,却始终带着史诗般的感伤,这得益于本片的配乐——意大利国宝级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美国往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的配乐皆出他手。

莫里康内仿佛将洛丽塔和亨伯特的魂魄注入其中,用纯乐表现男主对少女的渴望与道德的挣扎,用爵士乐表现洛丽塔对男主的调侃捉弄,以及她本身的自由、烂漫和玩世不恭。两种音乐交替,预示着二人似平行宇宙,终究无法永恒。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三、影片丰富的内涵远超一般情色片


1.第一人称叙事的迷惑性

本片与小说一脉相承,采用男主第一人称叙事,全部都是男主的主观回忆,附以大量的内心戏独白和忏悔,而这点最具迷惑性。

英国间谍小说家约翰勒卡雷说:“凡事都有一个与一望而知不同的真相”。

这世间的事永远都有三个版本,男性的版本,女性的版本,事情的真相。

于男主而言的一场唯美虐恋,从洛丽塔的视角看,有没有可能是一种“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男主自述的洛丽塔投怀送抱与自己的道德困境,有没有可能是加了美化滤镜,对这场虐恋的主观纠偏?

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说:“我不断发誓,要老老实实讲故事。可是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各种干扰就有多么大。我悲哀地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记忆总是被我的情感改头换面,随之捉弄我,背叛我。把我搞得头脑混乱,真伪难辨……我以真诚的愿望开始讲述的故事,经过巨大坚韧不拔的努力却变成了谎言……”

一切交由读者审判。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即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对洛丽塔的欲望,对奎尔蒂的复仇,都是男主的本我。

超我,即高度道德化的我,压抑内心的邪恶,用道德约束行为,这是男主的“超我”。虽然他得到了洛丽塔,释放了“本我”,但强烈的负罪感也如影随形。

自我,即面对现实的我,是“本我”和“超我”的调节者。初恋的死使他成年后也只对少女着迷,“超我”的道德约束,又使他一直压制欲望之火。直到遇到洛丽塔,变得更加欲壑难填,“自我”只能更艰难地维系“本我”和“超我”的平衡。

全片就是一场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奏,纳博科夫采用这种方式,实际是在表达自己由欧洲流亡美国后的无家无根精神无处寄托。男主年少痛失初恋,作家年少背井离乡痛失祖国,这都给他们造成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和无法克服的精神障碍。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3.大量隐喻

(1).脚

阳光下沾着水汽和绿草的少女的脚,踩到男主裤腿的湿漉漉的脚,轻踢男主摇椅的涂着红指甲的魅惑的脚,第一次开房被男主轻轻托起褪下鞋袜的脚,在讨价还价时挑动男主下身的脚……

少女的纤纤玉足,永远是撩拨情欲的最好道具。

三年后的再次相见,镜头又特意划过洛丽塔的脚,臃肿,俗气,拖着脏脏的拖鞋,再没有天使之足的光彩,少女终究陨落。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2).嘴

下巴会动的嘴,嚼口香糖的嘴,带牙套的嘴,嚼玩具的嘴,对浴室玻璃嘟起的嘴,吃香蕉的嘴,口红凌乱的嘴……

洛丽塔的嘴部特写也异常丰富,它是开放的,充盈的,一刻不得闲,充满了性暗示,最后男主也是通过她嘴上凌乱的口红,发现洛丽塔背着他与别的男人接触。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3).雨

雨是男主情绪的外化,也是与洛丽塔的关系转变的表达,每当他陷入挣扎或关系遭遇危机,不是雷声滚滚,就是滂沱大雨,洛丽塔的离家出走,也是在大雨之下。

(4).狗

全片共出现8条狗,共计11次。初恋出场,牵狗,初访洛丽塔家,遇狗,洛丽塔离家去夏令营,出现狗,洛丽塔初遇奎尔蒂,出现一条被绳牵的狗,洛丽塔离家出走,出现恶狗,三年后再次相见,出现狗。

宠物狗,被牵绳的狗,对人狂吠的狗,狗代表什么?我认为可以理解为洛丽塔与男主的关系,有宠爱,有被牵制,也有对男主的伤害和反扑。

(5).方向盘

方向盘意味着驾驭,绝大部分都是男主开车,他在掌控局面。唯一一次,洛丽塔开动油门缓缓向前,也正是这次后,洛丽塔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方向,逃离男主奔向那个变态跟踪者。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6).酒店名称

第一次开房入住的酒店名为 Enchanted hunter,着魔的猎人。猎人,猎物,正是对男主与洛丽塔关系的指涉。

(7).灯

在酒店与变态奎迪对话时,反复出现灯的特写,一个个飞虫不停飞向灯,然后惨死,前仆后继。飞蛾扑火,万劫不复,寓意非常明显。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8).湖的名称

男主与洛丽塔妈妈去的那个湖滨,名为hourglass lake,沙漏湖,而沙漏寓意把时间囚禁,永恒巩固时间。14岁痛失初恋,男主的爱与欲永久禁锢在了14岁的那个夏天。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结语】

什么是真正的爱?

80岁入手一枚18岁小妾并得意洋洋地发圈——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不是爱,是晒秀炫。

82岁入手一枚28岁正室说要携手余生,这不是爱,是用自己的落日余晖去禁锢一个女人的鲜嫩生命。

李鸿章说,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

财富、地位、阅历之于男人,又何尝不是一把把利器。

所谓不伦之恋,不伦的并不是年龄,而是识字的人拿卖身契来让文盲画押,

是古玩行家若无其事地用买狗食盆的价格买走了宋代的瓷,

是站在活死人墓里的人对洞外的少女喊,进来呀,外面的阳光恶毒,这里荫凉。

《简爱》中说:爱是一场博弈,必须保持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栖,过强的对手让人疲惫,太弱的对手令人厌倦。

高质量的爱情只能发生在两个独立人格之间,两个能量不对等的人,不是爱,是交易,是交换。

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洛丽塔》的审美和内涵远超情色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