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張之洞的洋務與李鴻章的洋務,同是花架子差別這麼大二

逸謙吧唧吧《走向共和》第9期,張之洞的洋務與李鴻章的洋務,同是花架子差別這麼大二

上一期我們講了張之洞辦的洋務,親力親為看似勤政實際糊塗。李鴻章呢正好相反,自己做甩手掌櫃,看似懶惰實則精明。

李鴻章晚清重臣,頗受爭議,有人說他是個幹事的,有人說他是賣國賊,名聲狼藉。他的老師是儒家聖人之一的曾國藩。1859年李鴻章為了尋找官場上的靠山做了曾國藩的幕僚,自稱是拜師,曾國藩死後李鴻章還是一口一個恩師。天平天國作亂,清廷無力抵抗,於是令地方組織團練,曾國藩組織了湘軍,但是湘軍戰鬥素質極差,於是曾讓李回家鄉組織軍隊,這便是淮軍,李鴻章日後當權的政治資本。天京攻陷之後曾國藩怕自己功高震主解散了湘軍,但是李鴻章的淮軍保留下來,還購置西洋軍火。師徒二人後來因為政見不和逐步走上了鬥爭的道路,二人兩派爾虞我詐。曾死後,李鴻章成為官場上風光一時的人物,洋務運動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官督商辦,各行其是,僱傭職業經理人

在張之洞為漢陽鐵廠頭疼的時候,李鴻章也不好過。他剛剛被太后召進京城,熙和園工程落下大虧空沒錢了,醇親王(光緒帝生父)與李鴻章商議辦法,李鴻章提出辦一個海防捐,賣官鬻爵用功名換銀子,但是張之洞上奏彈劾,海防捐停了。李鴻章生悶氣,說了些酸話:“張之洞上的奏摺一上就準!”但是太后的事情還是要辦啊,以水師的名義向洋人借錢。

他在客廳回見四國(德法英)銀行的代表,說明九時三刻召見各位代表,但是遲遲不見蹤影外國人很生氣,聽說中國人都沒有時間觀念,他們的官員更是如此。李鴻章掐著點在九時三刻到了不差一秒。這其實是外交上的慣用伎倆,用來給對方施加壓力!

走向共和:張之洞的洋務與李鴻章的洋務,同是花架子差別這麼大二

李鴻章廢話不多話,直言道:“我找你們來是為了借錢,我北洋水師經費不足以至於購買軍艦,添置火炮都極為困難,如果諸位能在經費上給予幫助我一定予以彙報。”英國代表說:“總督大人是想讓我們上演鷸蚌相爭的故事嗎?”李鴻章哈哈大笑,你這個洋人居然也知道鷸蚌相爭,你不爭成嗎?十幾家銀行等著借錢給我,你不借還有別人。法國代表問有什麼回報,李鴻章道:“如果利息低一些我們考慮從他們國家購置軍艦。”如果你們想借款請和盛宣懷大人商議我還有事失陪了,甩甩袖子拍拍屁股走了。

走向共和:張之洞的洋務與李鴻章的洋務,同是花架子差別這麼大二

商辦:所謂商辦就是經濟上的事讓商人來辦。盛宣懷登場了,這個清末著名的大官商能力非常強正在李鴻章手下幫李鴻章打理洋務,談借款的事交給他再好不過了。實際上李鴻章後期所創建的民用企業大多都是由盛宣懷經手的,輪船招商局也好,組建銀行也好都是盛宣懷牽頭辦的。盛宣懷也沒有辜負李鴻章的期望,談的十分順利,匯豐銀行願借80萬,年息6釐兩年還清;怡和銀行願借150萬,年息5釐9兩年還清;法國東方銀行願借100萬,年息5釐5照英鎊折算10年還清;德國德華銀行願借100萬,年息5釐5,5年還清。

走向共和:張之洞的洋務與李鴻章的洋務,同是花架子差別這麼大二

鴻章問盛宣懷你怎麼看?盛宣懷道:“當然是選利息最低的借了,向東方銀行,德華銀行各借100萬,然後讓德華銀行也把期限延至10年。”李鴻章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商人重利,盛宣懷考慮不周,所以要官督。

官督:顧名思義當官的要監督職業經理人。盛宣懷雖然是“官商”但是他做官的資歷淺薄怎麼能跟李鴻章這樣深謀遠慮的人相比呢?李鴻章不僅要考慮利息還要考慮承諾。他對盛宣懷說,不,都向德華銀行借,200萬,如果年息不能壓低,償還期限延至15年。盛宣懷說,向兩家借豈不是周旋餘地更大!李鴻章直接拒絕:不,向一家借。盛宣懷沉默了,我聽你解釋。

走向共和:張之洞的洋務與李鴻章的洋務,同是花架子差別這麼大二

李鴻章道:“借少了你是他孫子,借多了他反而是你孫子(聯想一下老百姓跟銀行借貸款,款少利厚低聲下氣,大老闆借貸,款多利薄趾高氣揚),當然這200萬也可以向東方銀行借,但是我承諾過,誰借給我錢我買誰的軍火,得講信用啊,法國造的軍艦不行,德國行。”一番話看傻盛宣懷。

走向共和:張之洞的洋務與李鴻章的洋務,同是花架子差別這麼大二

盛宣懷直言道:“自借洋債以來,這次乾的是最漂亮的。”李鴻章只有苦笑了,再漂亮也不還是在昆明湖打了水漂(暗指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