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和5G飞速发展,车联网2019年迎来大跨步

2019年伊始,大量和车联网有关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出。其实车联网的概念在2016年就提出来,但2019年却格外火热。

AI和5G飞速发展,车联网2019年迎来大跨步

2016年许多大的企业在车联网应用上都在进行战略布局,但落地上迟迟没有普及,用户体验也不好,甚至有时还会遇到:汽车行驶过程中,说了十几遍的语音指令,汽车都没有任何反应。

从2016年~2018年,许多涉足车联网行业的企业都开始下沉到产业链下游,不做技术研发,反而卖起了车载娱乐屏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技术”和“市场”两个层面来分析:

AI和5G飞速发展,车联网2019年迎来大跨步

【技术层面】,车联网技术的成熟过程不仅缓慢,而且需要跨越很多沟壑。

在驾驶场景中,人很难分出心神来处理其他设备,交互技术不够强大,车联网的应用价值就一直难以发挥作用。车联网的关键字“网”,数据上传下行的速率不够强大时,车联网的作用就只能停留于车内控制+娱乐,很难与更广泛的场景形成联动。

由于车联网厂商和汽车厂商联系不够紧密,车联网的功能开发一直不够原生化,很难真正实现通过车联网系统操控汽车中的某些功能。

AI和5G飞速发展,车联网2019年迎来大跨步

【市场层面】,和汽车厂商联系不够紧密也导致了车联网在推入市场时困难重重。

当车联网由科技企业独立推动时,这一成本就只能被科技企业自己硬吃下去或转嫁给消费者。数据显示,在汽车上架设一套车载娱乐+电话通信+部分故障检测的车联网系统,消费者要支付几千至上万的费用。

这种价格在购置汽车时可能不会引起消费者的敏感,但要说在购买汽车之后再出这个价格去购买一套“装备”,恐怕在消费者承受度和期望值管理上都会遇到障碍。

而由于前期用户量少,网络连接不稳定等原因,车联网在应用生态上也很贫瘠,无法触碰到服务端口,车联网很难进行生态变现。除了硬件本身之外很难找到其他获利渠道。

基于这样的市场环境,车联网相关产品、服务推出市场后让用户失望,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AI技术和5G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联网2019年迎来大跨步

AI和5G飞速发展,车联网2019年迎来大跨步

从2016年的遇冷到2019年的再次火热,是什么推动了车联网的大跨步?

让车联网再次进展的,主要是整体的技术进步,AI技术和5G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际上都与车联网技术息息相关。

AI技术带来的,是交互技术的全面进化。对于语音、手势甚至表情的清晰理解,可以改变以往驾驶者无暇顾及车载交互问题。同时AI技术的普及使算法应用和计算芯片的成本不断下降,让更多设备都可以智能化。

AI和5G飞速发展,车联网2019年迎来大跨步

这其中就包括汽车内部可以添加更多传感器,让车联网系统的控制范围扩大,而出行过程中的信号灯、停车场、充电桩等等一系列设备和产品也可以通过智能化和车联网系统相连接。

至于5G技术的凶猛来势,以强大的数据承载量和传输速度满足了出行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需求,而网络速度的提升,也保证了人与车、车与车、车与路之间信息流通的及时性,让车联网技术不仅仅可以满足娱乐需求,也能更多的参与到驾驶本身上。

AI和5G飞速发展,车联网2019年迎来大跨步

车联网、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概念都能应用上这些技术。可以说随着技术步步升级,汽车包括整个出行领域都会再往前迈向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