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和程不时

咀嚼老菜根,应酬篇

李广和程不时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李广和程不时

李广和程不时

李广和程不时

鼎是古代祭祀时的必备品,相传大禹铸造了九鼎来代表九州。这里和泰山一起来表示人持身涉世的定力,老子说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一个老成持重的人可能不会有太高的成就名誉,但也不会犯太大的错误。

西汉时的两大将领,一个是李广,一个是程不时。他两人都是抗击匈奴的名将,为大汉守卫边境。论谋略两人应该不相上下,论名气则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李广却大过程不时许多。尤其是现在,人们更加崇拜像李广这样的锋芒毕楼的大英雄,因为他的人生比程不时要精彩许多。如果要拍电视的话,肯定是会拍李广而不是程不时,程不时只能在里面当个配角。

李广是个豪放的冒险派,他治军宽松,军中规矩很少,打仗不拘一格,平时吃喝都跟士兵们一起,因此能和士兵们打成一片,士兵们也都愿意舍命追随他。凭借他的谋略胆识,以及超人的本领,李广带领部队在抗击匈奴的作战中屡立战功,打得匈奴望风而逃。

与之相比程不时就低调许多了,他治军非常严谨,他的部队规矩极多,行军时内外巡逻岗哨很多,指挥作战时也非常稳重,绝不贪功冒进。所以在平时,程不时的士兵们过得不如李广军的士兵们舒服。李广和程不时同样镇守边关,都是让匈奴望而却步的大将。匈奴只要知道是程不时或李广守关,就会气馁自觉返回。

所不同的是,程不时一般据守不出,防御严实,匈奴拿他毫无办法。李广则时常出去追着匈奴打,在我们看来当然是像李广这样更让人热血澎湃,古时的普通人也和我们现在一样崇拜像李广这样的英雄。但李广这样的代价是好几次差点全军覆没,所以对比下来,李广军的伤亡人数远大于程不时的部队。所以李广看似建了许多赫赫战功,但代价也很大,因此他的官位老是不高不低的,很多跟过他的,比他资历浅的人都比他级别高。李广最后也为自己的冒进付出了代价,迷路在沙漠里,羞愧自杀。而程不时则一路上升,并得以善终。

程不时虽然不像李广那样有赫赫战功,但他多措也少,同样为大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光是持重严谨,那生活会很无趣,陷入死板的境地。所以生活还要多些流水落花一样的自然,如此才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当然要中和好二者,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