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全世界接受的测量单位“米”是怎么来的?其源头是法国大革命

超越历史故事表面,从宏观的社会视野来讨论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

更多文章尽在“启蒙时代的余孽”,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


提到法国大革命时,很多人会想到那句著名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也有人会想到米拉波、罗伯茨比尔、丹东、拿破仑等英雄人物,还有人会想到大革命中的混乱与屠杀。不管怎么说,法国大革命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革命之一,19世纪、甚至20世纪的政治体,都有着法国大革命的影子。

被全世界接受的测量单位“米”是怎么来的?其源头是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政治遗产自不用多说,但是,其文化遗产则没有得到多少重视。法国大革命对文化有很多深远的影响,在本篇文章中,我主要谈两点,其一,法国大革命催生了并推动了现代民族主义。其二,法国大革命催生了遍及欧洲甚至全世界的度量衡观念。

被全世界接受的测量单位“米”是怎么来的?其源头是法国大革命

第一点:法国大革命催生了并推动了民族主义。民族主义观念的产生基本都要依托于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政治民主化。试想,如果一个国民永远生活在君主的专制统治之下,他就不会意识到整个国家的情况与自己有关,因为能决定他命运的是那个专制君主,统领一切的也是专制君主,任何国家层面的好事与坏事的责任人都是国王,而不是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很难产生“爱国”、“爱自己的民族”等观念。

被全世界接受的测量单位“米”是怎么来的?其源头是法国大革命

但如果政治开始民主化,这位国民有了决定整个国家事务的机会,他就会诞生一种责任感:“我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中的一员,我也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荣辱、兴盛与衰落都与我个人的荣辱与生活有关。”这就是一种朴素的民族主义情节。将国民个人与整个国家相联系起来的连接点正是“责任”,当国民意识到自己要对整个国家负责之后,他自然会产生对于国家与民族的热爱。而只有在政治民主化的情况下,这种“责任”才成为可能,而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促成了政治民主化,使法国变成一个民族国家,而非王朝国家。

被全世界接受的测量单位“米”是怎么来的?其源头是法国大革命

催生民族主义的第二个过程是通过划分“外国”来建立一种本民族内部的认同。人们的任何一种身份认同都取决于如何划分共同体的边界,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一辈子没有出过自己的村子,他不一定会产生“自己村子”这个概念,因为他不知道还有“其他村子”这种东西。但如果有一天他有幸离开村子去拜访其他村子,或是有外来游客来到他们的村庄,村民就会发现,自己居住了一辈子的村子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村子,并不是所有人都遵循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语言和习俗的。在这种情况下,村民就可以识别出自我与他者,从而产生了“自己村子”这个概念。

被全世界接受的测量单位“米”是怎么来的?其源头是法国大革命

而法国大革命以及革命之后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便帮助法国人界定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区别,并构建身为“法国人”的集体认同。首先,法国大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以及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在君主制盛行的时代十分少见,他们要求废除一切等级制的主张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来说,更是如同惊天霹雳一样。当革命者与外国人发生接触的时候,他们便会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

其次,外国的侵略也让法国人迅速划分敌我。反法联盟的规模在欧洲历史上极为罕见,几乎除了法国以外,所有欧洲列强都加入了反法联盟。反法联盟侵犯、蹂躏法国领土,让法国革命者们十分愤怒。为了对抗外敌,法国人的团结意识就变得十分重要,他们意识到为了对抗他者的侵犯,共同体内部的所有人有必要合为一体,于是,一种基于对抗外敌而产生的民族认同出现了:“我们都是法国人,应该暂时抛开一切差异共同对抗敌人。”

被全世界接受的测量单位“米”是怎么来的?其源头是法国大革命

有意思的是,随着战局的转变,民族主义随着法国人的扩张传播到了其他地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并非在一直被动挨打,也不断向自然疆界扩张。德法边境的城市和邦国首当其冲,成为被法国占领的对象。这时,体会到灭国之痛的就轮到这些邦国了,在被法国占领后,他们发现与法国相比,还是与其他德意志人在一起更能让自己产生“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感觉,毕竟他们都操着同一种语言,都有着类似的历史记忆。而这种感情是法国佬无法给予他们的,因此在法国大革命乃至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德意志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此起彼伏。

被全世界接受的测量单位“米”是怎么来的?其源头是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带来的第二个文化影响是度量衡公制的建立。在大革命之前,各国甚至各个地区的度量衡都非常不同,各地会按照自己的经验与生活,来定义各种衡量距离与重量的单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度量衡是权力问题,既然各地与各地的度量衡的不同,那么为什么某地区需要舍弃自己的度量衡、接受其他地区的度量衡呢?因此,很难出现一个被全体国民都认同的总量衡。

而法国大革命改变了这一点。大革命有一项基本原则:法律之下人人平等。这个法律并不一定是由立法机关所定立的实体法,也可能是依托于自然事物的自然法。在大革命观念传播之下,法国人开始寻找一种能令所有人都接受的、基于自然理性与自然法的度量衡。

“米”这个概念就是法国人寻找到的结果。因为一米的距离并不是由某人的思想来确定,而是根据客观而不会改变的天文学计算结果来制定的:一米等于沿着子午线由赤道到南极或北极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这个概念在法国大革命之中诞生,被革命者四处传播,最终,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基于自然事务的度量衡。

被全世界接受的测量单位“米”是怎么来的?其源头是法国大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