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高效、廣譜——學者談新冠疫苗和藥物的研發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電 題:安全、高效、廣譜——學者談新冠疫苗和藥物的研發

中新社記者 張素

“廣譜抗冠狀病毒疫苗和藥物是防控現在和未來新冠疫情的最佳武器之一。”復旦大學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姜世勃日前受未來論壇邀請在《理解未來》科學講座上說。

姜世勃曾在紐約血液中心工作20多年,長期關注SARS(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和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入選全球冠狀病毒權威科學家排名TOP10。

廣譜疫苗和藥物可作為“長期戰略儲備”

疫苗研製工作備受關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近期表示,一種在緊急狀況下可以使用的新冠疫苗有望於9月出現。

據姜世勃所知,目前全球在研候選疫苗有115個,其中5個已進入臨床試驗。在他看來,研發安全、高效、廣譜的抗冠狀病毒疫苗是當務之急。

何為廣譜?姜世勃解釋說,冠狀病毒分為四個屬:甲(α)型、乙(β)型、丙(γ)型、丁(δ)型。乙(β)型又分為A、B、C、D四個亞型。“小廣譜”,是指針對B亞型的β冠狀病毒,包括SARS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以及來自蝙蝠的SARS相關病毒,“這三個病毒可引起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高致病性冠狀病毒疫情,而且它們都使用ACE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作為受體,所以這種小廣譜抗冠狀病毒疫苗可能不是很難研發出來”;“中廣譜”,包括所有B型冠狀病毒,如MERS冠狀病毒;“大廣譜”,即納入所有的人冠狀病毒。

在對同行成果給予肯定的同時,姜世勃呼籲各方更多關注廣譜疫苗,理由在於:一方面,一旦新冠病毒發生嚴重突變,現在研發出來的有效的疫苗可能失效,對於以後新發與再現的冠狀病毒可能完全無效;另一方面,必須汲取2003年“非典”經驗。他回憶說“非典”過後95%以上的抗SARS疫苗和藥物項目下馬,造成極大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

他呼籲全球科研人員加強合作交流和信息共享,並建議世界衛生組織及相關國家合理協調,從疫苗項目中挑出最有希望的廣譜抗冠狀病毒疫苗和藥物,進行重點支持。

尋找廣譜抗冠狀病毒疫苗的“最佳靶點”

學界根據疫苗抗原將新冠疫苗分為三類:一是病毒顆粒,包括滅活疫苗、減毒疫苗;二是S蛋白疫苗;三是受體結合域(RBD)疫苗。全長S蛋白在酶解之後分為S1和S2兩個亞單位,RBD屬於S1亞單位。

姜世勃指出,綜合比較來看,RBD是研發安全、高效、廣譜抗冠狀病毒疫苗的最佳靶點。他透露了團隊接下來的“三步走”計劃:

第一步,優化RBD,以增強其中和免疫原性和廣譜性;第二步,將優化後的RBD與含有T細胞抗原表位的蛋白片段連接形成疫苗抗原;第三步,使用適當的免疫佐劑提高其免疫原性。

今年2月,《科學》曾刊發覆旦大學陸路/姜世勃團隊與哈佛醫學院合作成果。他們使用免疫佐劑,把一種非廣譜流感疫苗變成廣譜流感疫苗,免疫動物的抗體既可抗H1N1流感病毒,也可抗H3N2、H5N1、H7N9等流感病毒。科學家將使用類似策略來研發廣譜抗冠狀病毒疫苗。

展望新冠疫苗能否成功,姜世勃坦言,“這不是取決於研究人員,而是取決於病毒”,希望新冠病毒不同於SARS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登革熱病毒,不會出現抗體依賴的感染增強作用(ADE)。

廣譜抗冠狀病毒藥物研發“潛力候選者”

研究認為,冠狀病毒與受體結合後,通過表面膜融合或內吞膜融合進入細胞內,在病毒酶的作用之下產生新的病毒顆粒並釋放出來。M蛋白酶、RNA依賴RNA聚合酶這兩種酶可能成為重要的廣譜抗冠狀病毒小分子藥物的作用靶點。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團隊已解析出這兩個蛋白質的三維空間結構,提供了藥物靶點的結構學基礎。

姜世勃曾在30年前發現一個高效的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多肽。美國一家制藥企業獲得專利後,開發出國際上首個高效的抗HIV多肽藥物——恩夫韋肽。近年來,他用同樣的策略相繼發現了抗SARS冠狀病毒多肽、抗MERS冠狀病毒多肽,以及廣譜抗冠狀病毒多肽EK1(易克瘟)。

在新冠病毒開始流行之時,他與團隊立即對EK1多肽進行了優化,並發現其中一個叫做EK1C4的活性比EK1多肽抑制細胞融合的活性高出240倍,抑制假病毒活性高出150倍,“可以說是最有潛力的廣譜抗冠狀病毒藥物的候選”。

他說,若能將該多肽開發成藥,可以治療和預防現在流行的新冠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感染,也可治療和預防未來新發與再現的高致病性冠狀病毒感染。多肽易於規模化生產,多肽粉還可在常溫下儲存和運輸。按照他的設想,一旦開發出噴霧劑或霧化吸入器用於臨床,比如人們在參加聚會前可噴霧預防,既方便又安全。(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