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打破電動車設計原型的禁錮?還真不一定是特斯拉

近日讀到原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李楠在知乎上寫的一個關於手機對稱設計的回答,裡面提到了幾個觀點很有意思:

1、設計一般分為兩個階段:尋找原型和完善原型;

2、完善原型是比尋找原型更艱難的過程,時間長度也更久;

3、對原型的持續追求是有複利的,先發優勢決定了很難有競爭者。

李楠對上述三點舉了一個例子,那就是蘋果Mac電腦的進化。從1998年史蒂夫·喬布斯迴歸蘋果開始,蘋果推出了一體式的iMac G3,個人電腦從傳統思維的主機+顯示屏的形態開始整合成一個設備。到了2002年,iMac G4出現,這個有著一個半球形底座加可調節的顯示屏的個人電腦其實又回到了分離式設計,但是很快兩年後的iMac G5再次確定了主機和顯示屏一體化的設計。

“經過了2002年的搖擺,在2004年,他們就非常確信:顯示器應該和主機二合一,桌面的支架越簡潔越好。最終,必須存在的,只應該是不得不存在的屏幕,其他東西,越低調越好。”經過大概6年的發展,新一代個人電腦的原型設計才正式確定下來。

誰將打破電動車設計原型的禁錮?還真不一定是特斯拉

從2004年第一臺一體式iMac到今天的最新款iMac Pro,整個原型設計的改善持續了超過16年。

大體形態上iMac依然是一個支架帶屏幕的樣式,但是整個細節變化卻是天翻地覆。首先可見的是屏幕越來越薄、越來越大、5K分辨率;其次是在iMac的體型上實現了之前Mac Pro的專業性能;再次是內部進行了顛覆性的設計,把18核CPU、4T硬盤、256G內存、大功率顯卡融合在一起,還要解決散熱、供電功率等等問題;最後還實現了整機只需一條線纜的連接。

誰將打破電動車設計原型的禁錮?還真不一定是特斯拉

實際上,iPhone同樣是這樣的一個發展過程,從初代iPhone到iPhone 4s,一開始用了五代機型才確定設計原型,明確了一個全觸控的智能手機應該是怎麼樣的形態。而後從iPhone 5到iPhone 11優化了7年時間,才實現了邁向“全面屏”的第一階段,甚至於這個“完善原型”的階段都依然沒走完。

換句話說,智能手機最開始的大屏幕觸控只是尋找到了一個新的設計原型,其發展的目標一直是實現無按鍵的“全面屏”。

當然,李楠這個回答其實也和汽車有關,在文中他提到一句:“黑川雅之和我說,電動車的原型還沒有發現。”黑川雅之是世界著名的建築與工業設計師,被譽為開創日本建築和工業設計新時代的代表性人物。

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感覺!

之前汽車行業討論電動車發展的侷限,大多集中在“油改電”的平臺底盤層面,認為傳統的引擎驅動和底盤佈置侷限了電動車的發展,而沒有真正考慮到電動車的形態是否還要和燃油車一致。

從電動車原型的角度來看,似乎現在大部分的電動車缺乏未來感,從造型出發點來看依然沒有擺脫內燃機的影子,大量的設計元素還是依照內燃機的需求而存在,而沒有真切地體現電動車所應具有的開創性。就好像儘管諾基亞有塞班系統,但還是放在一個擁有鍵盤的外形裡面,本質上並沒有擺脫功能機的需求。

最典型的是現在的電動車大多數還是延續了三廂車造型,保留了前引擎艙。即便類似於特斯拉這種純電動車平臺的車企,在設計電動車時也只是將前艙換成了一個儲物空間,沒有完全改變內燃機汽車的形態。

因此,本質上是電動車的原型還沒有得到確認,現在不過是在內燃機車型上換了一套驅動系統而已,這才有了消費者對電動車的種種吐槽和不屑。

事實上,在汽車發展百年的歷史上,汽車形態的改變往往是伴隨著發動機(動力)的技術升級和驅動形式的變化。

最早時代的汽車都採用了馬車車廂的形態,顯然是因為製造者對交通工具造型的認知還被侷限在馬車上。而這種廂式造型的設計原型一直延續了超過30年,期間不斷對這個原型進行完善,到了1930年代還是以修長的引擎艙和同樣比例的乘坐艙為主流,最多是增加空氣動力學的些許考慮。

到了1940年開始,隨著機械製造加工能力的提升,以及內燃機技術的突破,汽車開始了第二次造型革命——由coupe造型衍生出的三廂造型開始出現,並且在前驅車和橫置發動機技術相繼出現後,現代三廂轎車的形態正式確立。而對三廂轎車的完善設計同樣經歷了很長的時間,特別是汽車的換代往往至少是以五六年計,從後排座椅佈置於後輪前,到B柱設計的出現,還有行李箱的優化等等,一直到50、60年代才開始有明確的三廂轎車形態。

三廂轎車風行了四十年之後,在解決了發動機效率之後,市場開始出現了多功能休旅車的需求。最早“RV”的設計原型只是越野車,但是車企通過嫁接轎車的承載式車身設計,以及更高效率的發動機,出現了SUV車型,但差不多千禧年前後才正式確認了SUV的設計原型,又經過了兩代車型的迭代,將SUV的設計完善,讓其擁有更具流線型、時尚感的外觀,以及更實用的車內空間。

可以看到,汽車的形態並非一成不變的,每個階段流行汽車形態都是逐漸的合乎其當時的技術水平,隨著技術一再突破又會衍生出新的設計原型。

簡單來說,設計完善和技術突破是一個相互交疊的過程,有了某種技術的突破,才有原型的出現,進而為了完善原型又開始尋找更新的技術……如此重複下去,直到原型完善到一個瓶頸,另一個技術突破再打破原有設計,創造新的流行。

這樣看來,這一輪電動車技術雖然已經發展了十年,可是電動車的原型設計還沒有得到明確。或許特斯拉在Model 3上面塑造了很多電動車的特徵,包括低風阻的設計、車內不再以駕駛為中心的設計、整合了全車的電子電器架構等等,但是在設計上還是侷限於現有汽車的造型,導致了空間和實用性上的不足。

誰將打破電動車設計原型的禁錮?還真不一定是特斯拉

那麼電動車原型設計會是什麼樣呢?這個問題業界並非沒有思考,單廂式的MPV造型和滑板式底盤被很多車企認為是電動車的發展方向,也能夠適應自動駕駛和共享出行的需求。只是這種設計過於偏向於共享化,缺乏汽車產品在過去百年所形成的私有化屬性。

某種程度上看,真正具備電動車原型的首款產品應該是法拉第未來的FF91。

這款車基本顛覆了傳統內燃機車的概念,呈現出一個SUV+MPV+溜背的融合樣式,具有短的前後懸,短前艙,平板式的地板也能佈置足夠寬敞的後排空間。

誰將打破電動車設計原型的禁錮?還真不一定是特斯拉

FF91讓業界形成的另一個共識是,電動車時代的內部空間設計需要更加廣寬的佈局。在沒有傳動軸和變速箱的前提下,電動車的內部空間不會再被分割為獨立的小塊空間,而是會有更多的橫向設計,以達到更大橫向空間的擴展。

誰將打破電動車設計原型的禁錮?還真不一定是特斯拉

儘管FF91一直沒有能夠量產,但是這款原型車的確啟發了不少造車新勢力,最典型就是拜騰的M-Byte這款車型,形態上看特別接近,要知道後者的設計師是Benoit Jacob,他曾負責了寶馬i系列。

誰將打破電動車設計原型的禁錮?還真不一定是特斯拉

當然,和內燃機車型不一樣,外形設計只是電動車原型的一部分,電動車所代表的智能化也必須體現在內飾上。如何打造一個真正能夠反映電動車、智能汽車的內飾設計原型,將是電動車時代和內燃機時代真正的分水嶺。

特斯拉是最早在車內使用超大屏幕以實現其內飾智能化的車企,發展到Model 3之後特斯拉甚至只保留了15英寸中控,把儀表盤都取消掉了。這種大屏設計很快風靡全球,對習慣了觸控屏幕的千禧一代而言,大屏幕觸控操作才算是智能化。

誰將打破電動車設計原型的禁錮?還真不一定是特斯拉

然而特斯拉儘管打通了電子電器架構,讓一塊大屏幕幾乎可以控制車輛的所有電動化部件,可這也並非就是電動車的內飾原型設計。顯然,T型的前儀表臺和傳統的中央控制區域還是沿襲了傳統汽車的設計,只是在功能控制上更進一步。

作為拜騰汽車設計副總裁的Benoit Jacob就說,要設計出一個大屏幕並不是很難想象的事情,可是要讓大屏幕真正的符合實際使用的需求更難。他們最大的難點其實是要讓用戶界面和車輛進行真正的整合,例如也要把安全性同時進行整合,量產車也需滿足全球所有市場的法規和安全性要求。

所以,拜騰在電動車內飾上做了大跨步的前進,將一個42英寸的大屏幕放進了車內,為了解決整個屏幕的操作性還專門設計了一套操作邏輯,並且還配合方向盤和中央操作檯上的另外兩塊平板來協同。問題在於,現在依然沒有人知道這樣革命性的設計是否合乎未來電動車的智能體驗,能否真正迅速得到市場的認同——就好像當年初代iPhone之前所有人都在懷疑觸控鍵盤的實用性。

誰將打破電動車設計原型的禁錮?還真不一定是特斯拉

整體而言,FF91的外形設計、特斯拉的觸控系統理念和拜騰的內飾創新,綜合起來確實可以算是“尋找電動車原型設計”的探索。如果進展順利,或許這些車型的綜合體就會是電動車的設計原型,接下去幾代車型要去做的就是“完善原型”了。

值得一提的是,完善原型的這個過程,難度並不在於怎麼“設計”,而是要去理解和尋找技術突破的方向。

以iPhone為例,最初“Home鍵+觸控屏幕”是一個大致的設計原型,隨著指紋技術的發展,Home鍵變成“Touch ID”,再後來整個設計就是完善屏幕尺寸、完善續航等等。現在確認了全面屏是新的趨勢,開始採用“Face ID”,取消掉了Home鍵,接下去必然是將“劉海”去掉。

只是在這個尋找技術突破的過程中會有非常多的“彎路”。同樣以手機為例,在實現“全面屏設計”的過程中,大量的手機企業不斷尋找改善方法,比如iPhone的劉海設計、OV的升降攝像頭、華為的水滴屏幕、小米MIX系列的高屏佔比等等,還有包括屏下指紋技術、面部識別、瞳孔識別不一而足。這裡面有一些是為了邁向全面屏的妥協設計,而有一些則是為了設計而設計的“倒退”。

換到電動車涉及的領域,是否類似拜騰的大屏幕也是一種“歧路”,又或者追求電動車CROSS化的設計也是一種“倒退”。另外,過於追求續航里程是不是並不符合電動車完善原型的目標……這些都是在完善原型的過程中需要反覆實踐的內容。

還有一點是,現在傳統內燃機汽車的設計並沒有考慮過支持L4以上的自動駕駛技術,所以在外形和內飾層面的設計都沒有考慮到如何佈置相關的設備和功能。實際上,現有的激光傳感器的設備體積也無法讓設計師去考慮優美的設計。這就好像iPhone在實現合適尺寸的人臉識別傳感器之前,也無法解決劉海問題,這需要等待技術的突破之後才能考慮。而一旦技術突破了,那麼是否又會出現新的設計原型,又是另一回事情了。

總體而言,雖然看上去2020年已經進入了電動車快速發展的時代,可是我們卻連新時代出行工具的原型還沒有找到,大概也就相當於處在1920年代將內燃機裝在馬車車廂上的階段。電動車的黃金時代會比我們想象來得更晚一些,但是我們也有望見證一個將延續四五十年的新設計原型冉冉升起。

文|JackieLXX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