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兩億罰單、前分行行長受賄浮出 恆豐銀行內控失控?

記者:黃鑫宇

4月22日,恆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恆豐銀行”)蓬萊支行因“內控管理不到位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煙臺銀保監分局處以50萬元的罰款。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恆豐銀行“內控”違規,2017年至今罰金合計已近2億元。而一起3.28億不良“化解方案”的案件審理過程中,檢方發現了,恆豐銀行北京分行原兩位高管在案件背後的受賄行徑。

再次因“內控管理”違規等案由領50萬罰單

官網顯示,恆豐銀行是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其前身為1987年經國務院同意、央行批准成立的煙臺住房儲蓄銀行。2003年經央行批准,改制並更名為恆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而恆豐銀行2020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下稱“同業存單發行計劃”)對其規模,有過說明。截至2019年11月末,恆豐銀行在13個省市設立一級分行16家,直屬分行2家,二級分行32家,共有分支機構341家,另外還發起設立了5家村鎮銀行。

據同業存單發行計劃介紹,恆豐銀行新領導班子上任以來,該行銳意進取、深化改革。完善了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以及高管層風險與內控合規管理委員會工作機制。記者注意到,該同業存單發行計劃發佈是2020年1月,但3個月後,恆豐銀行再次因“內控管理”違規等案由,領到這張50萬元的罰單。

然而,同業存單發行計劃並沒有對恆豐銀行的具體經營、財務及資產情況等相關數據,進行披露。截至目前,恆豐銀行的官網信批也只顯示至2016年年報。

截至2016年末,恆豐銀行總資產餘額達到1.2萬億元,2016年全年實現淨利潤91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78%,較上年同期增長0.29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70.52%,較上年同期則下降了6.95個百分點。

在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2017年7月27日發佈的“恆豐銀行2017年跟蹤評級報告”(下稱“評級報告”)中,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援引銀監會統計數據,對行業情況進行介紹。截至2016年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4%,撥備覆蓋率為176.40%。在資產質量方面,對比行業數據,恆豐銀行當時已呈現出不良率偏高、撥備覆蓋率偏低的發展情況。

另據評級報告披露,恆豐銀行 “貸款行業集中度較高,逾期貸款有所增加”等也成為彼時的“關注”。

關於年報披露的問題,2019年6月9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在答記者問時曾解釋,“因案件查處和改革重組等因素,恆豐銀行暫未對外披露年報。”同時,據其介紹,恆豐銀行前期有關涉案人員,正在依法查辦。

3.28億不良“化解方案”背後之“案中案”

恆豐銀行北京分行的監管方北京銀保監局,曾於1月8日官網發佈了一則圖片新聞。該新聞內容顯示只有一句話——“近日,北京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智勇會見恆豐銀行北京分行行長莊保太一行。”

在此9天前,即2019年12月30日,山東省諸城市人民法院曾開庭審理過關於恆豐銀行北京分行原行長邱野、公司業務發展二部原總經理朱維新“違規出具金融票證、受賄”的一審刑事案。今年2月18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整個庭審記錄(如圖1所示)。被告人邱野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7年,罰金30萬元;被告人朱維新,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8年。

該案件的案發時間要追溯至2016年6月,其中涉及到多家公司。事實上,這本是一起關注3.28億不良背後“化解方案”的案件,但是在審理過程中,檢方卻發現了新的線索並最終得到法庭的認定。邱野與朱維新兩位被告人在案件背後的受賄金額,折成人民幣合計近300萬元。

據諸城市人民檢察院的指控,2016年6月被告人朱維新主辦的天津金能量商貿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金能量公司”)從恆豐銀行北京分行3.28億元的貸款,出現逾期。

法院經審理查明,恆豐銀行北京分行當時成立了由被告人邱野等人組成的“清收化解領導小組”。被告人朱維新負責具體執行以及與客戶溝通,被告人邱野則負責聽取彙報並做最終決定。

一位上市銀行支行長告訴記者,銀行方面比較正常的不良處置有其相應的流程。“一筆貸款的‘兜底’形式比較多樣,有第三方擔保公司、有房產抵押、也會有股權或商票質押的情況。我們會先分析哪種方式最有可能把這筆出現逾期的貸款追償回來。然後,接下來的流程通常會是先發催收給貸款方、走司法流程,進入拍賣抵押物、追償擔保方等處置環節。”

據兩位證人(時任恆豐銀行北京分行副行長的張某1與時任恆豐銀行北京分行行長助理兼營業部總經理的呂某2)的證詞,2015年6月,金能量公司以風華公司出具的商業承兌匯票質押貸款3.28億,到2016年3月發現風華公司商票到期後未兌付,該筆業務出現風險。被告人邱野、朱維新等最早採取的措施是找風華公司上級單位航天三院承擔債務,但結果不理想,對方稱風華公司的經營超出了該院的授權。

為化解該筆逾期貸款,後來形成了由北京盈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盈通公司”)向恆豐銀行北京分行貸款16.8億元,北京博迪康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康某公司”)收購盈通公司100%的股權,並承接3.28億元貸款還款責任的化解方案。

為支付收購盈通公司的定金和提前償還部分金能量公司逾期貸款,康某公司實控人餘某以該公司名義向武安市展拓物資有限公司(下稱“展拓公司”)借款1.8億元。

但是,展拓公司要求恆豐銀行北京分行出具承諾函,承諾按期發放貸款,並對康某公司所借款項1.8億元承擔連帶責任。

據“清收化解領導小組”成員、時任恆豐銀行北京分行副行長的證人張某1法庭證詞顯示,這份展拓公司要求恆豐銀行北京分行出具的承諾函,實質就是保函。而出具保函需要進行授信、總行審批、落實出賬條件、出賬等程序,並使用總行下發的統一的制式文本,並且該文本如果要改動,都必須報總行審批。當時分行給展拓公司出具承諾函,超出了權限。

據證人介紹,這項本屬於銀行從業人員最基本的常識,卻在兩位恆豐銀行北京分行彼時高管的眼裡“形同虛設”。

經法院查明,2017年3月16日,被告人朱維新將展拓公司起草的承諾函交由被告人邱野審閱。被告人邱野審閱後,違反銀行辦理保函的相關規定,擅自同意出具承諾函,並在用印審批單上簽字,後被告人朱維新持用印審批單到恆豐銀行北京分行辦公室在該承諾函上加蓋公章。隨後,被告人朱維新和展拓公司工作人員,共同將該承諾函放至以展拓公司工作人員程某名義開設的招商銀行(600036,股吧)保險箱內。

三年兩億罰單、前分行行長受賄浮出 恆豐銀行內控失控?


另據證人張某2的證詞,當時這份本應單獨保管的審批單後來“被邱野行長要回去,作為重要文件保管,從這以後就沒有再見過這張審批單了”。

然而,一次突如其來的舉報,引發整個“局”的“崩盤”。

2017年5月,被告人邱野調到總行公司部。一個月後,被告人朱維新彙報貸款手續全部準備齊全,但突然收到總行轉來的舉報信,內容是舉報盈通公司侵吞國有資產。恆豐銀行總行要求先落實有關舉報情況,暫停發放貸款。

經核查中得知,盈通公司不存在侵吞國有資產情節,符合發放貸款資質。但因恆豐銀行總行同意發放貸款的文書日期是2017年1月18日,有效期為6個月,即2017年7月18日過期。

該筆16.8億元貸款最終未能如期發放,康某公司和餘某無力償還展拓公司1.8億元借款。展拓公司遂取出承諾函,於2018年6月18日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恆豐銀行北京分行承擔1.8億元借款本息共計2.34億元的連帶賠償責任。東窗,終於事發。

隨3.28億不良“攢局”案情浮上水面的,還有恆豐銀行北京分行彼時兩位高管的受賄事實。

法庭認定,被告人邱野利用擔任行長職務的便利,多次收受北京沃某經貿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鄭某1所送財物,摺合人民幣共計183.8993萬元。被告人邱野為鄭某1及其合夥人所屬的北京沃某經貿有限公司、北京荔恆元裝飾有限責任公司、中騰恆信經貿有限公司等公司,在貸款方面謀取利益。

僅2017年12月的一個晚上,在小區地下停車場內,被告人邱野曾接受鄭某1送給他的一隻拉桿箱,內裝有100萬元人民幣。被告人邱野隨後將其中的25萬元交給妻子、37萬元用於支付房貸,剩餘38萬元用於其日常開銷。

而2017年3月20日,為感謝被告人朱維新在辦理16.8億元銀行貸款及出具承諾函過程中的幫助,餘某曾安排秘書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將100萬元人民幣轉到被告人朱維新妻子的招商銀行卡內。其妻子將其中50萬元用於購買理財產品,剩餘50萬元轉到被告人朱維新的招商銀行卡內,用於其公司支出及日常生活開支等。

被告人邱野、朱維新對公訴機關的指控,當庭均無異議、無辯解意見;對法庭認定的上述事實,亦供認不諱。截至4月23日,記者未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查詢到關於邱野、朱維新上訴的二審記錄。

三年來因“內控”違規被罰近2億

曾一年出5單與“內控”問題直接相關

記者發現,邱野在恆豐銀行北京分行任職期間,並非一次“犯錯”,他曾被監管方行政處罰;而恆豐銀行北京分行高管中類似朱維新供職期間還主辦其他公司的做法,也曾被監管列入“17宗罪”的罰單中。

2017年12月29日,銀監會發布一則罰沒金額合計1.67億元的“天價罰單”。據該罰單披露,恆豐銀行北京分行存在“內控管理存在嚴重漏洞”、“非真實轉讓多家分行不良信貸資產”及“部分高管違規在其他經濟組織兼職”等17項違規事實。而因“對恆豐銀行違反國家規定從事投資活動負有直接責任”,邱野等5人被銀監會警告,同時邱野等2人還被處以5萬元的罰款。

在當年年初時,即2017年3月2日,時任銀監會副主席曹宇於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曾表示,銀監會將持續加強監管,推動恆豐銀行認真貫徹國家各項政策,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全面風險管理水平,強化內控合規機制建設,切實提高其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今年4月3日,同樣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在談及中小銀行發展模式、公司治理時,再次“點名”恆豐銀行。據周亮披露,由於前後兩任董事長涉嫌違法犯罪,恆豐銀行曾出現了大量的不良資產。監管部門也就此採取了果斷措施進行處置。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即2017年至2020年4月22日(以罰單的發佈時間計)恆豐銀行共收到各級監管方49張以機構為處罰對象的罰單,罰金合計2.01億元。

“內控”及“不良資產處置”等相關違規事實,成為恆豐銀行近年來被監管重點關注的領域。

據記者的不完全統計,2017年至2020年4月22日涉及“內控”及“不良資產處置”的罰單(以機構為處罰對象)共有9張。而僅在2018年恆豐銀行合計被處罰1248萬元的17張機構罰單中,就出現5張與其“內控管理失控”或“內控制度不健全”直接相關。

從具體罰金看,恆豐銀行2017年至2020年4月22日涉及“內控”的罰金(以機構為處罰對象)合計為1.72億元。其中,2017年因“內控管理存在嚴重漏洞”、“部分高管違規在其他經濟組織兼職”等,恆豐銀行被罰1.67億元,為三年來最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