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网红”编织达人邱景霞—带动700多个农村妇女发家致富


吴桥“网红”编织达人邱景霞—带动700多个农村妇女发家致富

邱景霞正在直播

“我是一个农家妹,宅在家没事儿做,想和你学钩针编织可以吗?”

“当然可以,有什么不懂的问我就行。”邱景霞说。

“我是外地的,能学吗?”

“全国各地都能学!我在直播间免费教,还免费送钩针。”邱景霞说。

“做了成品,你负责回收吗?”

“我给你提供线和样品,你负责加工,只要产品合格,我全部回收。”邱景霞说。

……

就在很多人宅在家里享受清闲的时候,吴桥的邱景霞却忙得不亦乐乎。她一边忙着进行网上直播,免费教人们学编织,一边忙着联系客户把订单发往全国各地。

巧手“网红”

邱景霞有固定粉丝20多万,这还不算每天上门跟她学习的人。

“疫情期间,我们宅在家里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了!快手直播间免费培训手工编织,鸿鑫英手工坊带你一起创业、一起挣钱!”邱景霞每天在她的直播间里都这样说。

今年58岁的邱景霞是吴桥县沟店铺乡徐庄村人。在吴桥提起她,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这个老太太特别“潮”,有头脑,人特别好。

她有多“潮”呢?2002年,大部分农民还不知道啥叫宽带、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她就开始在网上卖商品了。

2013年,农村很多人还不知道啥叫“快手”的时候,她就通过“快手”直播卖产品了,而且产品遍销国内外。

在她的生意风生水起的时候,她又忙里偷闲回到村里的姐妹身边,手把手地教她们手工编织。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邱景霞利用快手直播平台,免费教大家做起了手工编织。短短几天时间,她的粉丝达到了20多万。“一不小心,还成了网红了。”邱景霞笑着说。

惟妙惟肖的生肖帽,可爱俏皮的娃娃,漂亮的吊带裙……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们看到她的编织作品像工艺品一样精致,叹为观止。大家想不到如此精巧的手工艺品都是出自一位普通农村妇女的手。

今年2月15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遍地英雄》栏目播出了对邱景霞的专访。

6双“老虎鞋”开启创业梦

吴桥“网红”编织达人邱景霞—带动700多个农村妇女发家致富

邱景霞编织的鞋子

“你看,要这样用针,线这样绕过去,编出来才平整。”邱景霞边做边跟来学习的老乡讲解。

邱景霞没有一点老板的架子,那些闲在家里的农村妇女都愿意过来跟她学。尤其是她创业的经历更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故事。

在做手工编织前,邱景霞在老家种过地,后来去石家庄打工卖鞋。

2002年,邱景霞还在石家庄打工。有一次逛商场,在工艺品销售区,她看到手工艺品颇受人们喜爱。虎头虎脑的“老虎鞋”、惟妙惟肖的刺绣鞋垫以及用五颜六色的毛线织成的围巾、帽子等,都让人们爱不释手。

“我也做双老虎鞋试试看!”邱景霞买来布料、针线,每天下班后就躲在房间里一针一线地认真缝制。

两周时间,她缝制了6双精致的“老虎鞋”。当这些栩栩如生的手工艺品呈现在商场工艺品部经理面前时,对方简直不敢相信面前这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女会有如此精湛的手艺,当即以高价收购并预定了200双同样的“老虎鞋”。

就这样,6双“老虎鞋”开启了邱景霞的创业梦。

为了扩大规模,2002年秋,邱景霞从石家庄回到吴桥老家,专门做起了手工编织工艺品的生意。

吴桥“网红”编织达人邱景霞—带动700多个农村妇女发家致富

邱景霞编织的手工艺品

3个帽子的赔钱买卖

无意中从儿子嘴里听说在网上能卖东西,邱景霞也想试一试。她从县城里买回来电脑,可是装上电脑才知道,村里没有网络。

为了能让电脑连上网,邱景霞跑到县里的通信公司,想尽了办法,才解决了这一难题。在电脑上卖东西,还得用手机拍图片往电脑上传,邱景霞又跑到市里买回了一部智能手机。

在网上卖东西,她不会用电脑,更不会打字,只好跟女儿学打字学上网。

网上小店开业了,她每天都会耐心地坐在电脑前,没人买货,她就看别人怎么卖。几天过后,终于有人在她的网店里下单,买了3个帽子,共36元。

邱景霞看到有人下单,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可是怎么把这3个帽子给客户邮过去呢?她这一打听急得出了一身汗,不但她所在的徐庄村没有快递公司,就连吴桥县城也没有快递公司。后来几经打听,有人告诉她,山东德州有快递公司,可以帮她把货品寄到客户家中。

邱景霞拿着那3个帽子从村里坐三马车到吴桥县城,又从吴桥县城坐长途汽车到了德州,辗转了一天才寄出帽子,光路费就花了46元钱。不算手工和成本,她净赔10元钱。

虽然第一笔订单没有赚到钱,但是却给邱景霞增加了很大的信心,为她打开了一条新的销售渠道。从此,一发不可收,她的网店经营得越来越红火。

输液时非要在脚上扎针

看到邱景霞坐在家里用一根小小的钩针就能挣到钱,村里许多妇女们心动了,她们上门请求加入邱景霞的手工坊。

邱景霞耐心地把手艺传授给大家,还把家里三间平房腾空,全部用来当作生产车间。

为了带领更多的姐妹们挣钱,邱景霞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有一次,她生病发烧,还是放不下网店的生意,坚持坐到了电脑前面。她丈夫叫来大夫给她输液,为了不妨碍双手打字,她伸出一只脚去,让大夫在她的脚上扎针,大夫半开玩笑地说她要钱不要命了。

“其实,真的不是在意自己少挣了多少钱,是怕客户丢了,村里那么多姐妹还等着活干呢。”说起那件事,邱景霞笑着说。

2011年,在女儿的帮助下,邱景霞创建了一个网站,取名为“吴桥县沟店铺乡徐庄村鸿鑫英手工坊”。邱景霞把自己手工钩织的鞋帽类制品贴图在网上时,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来自浙江义乌、山东青岛、上海等城市的手工艺品经销商,纷纷打电话和她洽谈代理、销售事宜。

有了销售渠道,邱景霞心里吃了颗定心丸。她把本县及周边地区农村妇女发动起来,手把手教大家钩织童鞋、棉被、帽子等工艺品。产品完工后,她逐一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发给外地经销商。如今,邱景霞已发展加工点50多个,帮助700多名农村妇女实现就业。

来源:沧州晚报 记者 杨玉霞 摄影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