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拿破仑的「亚努斯」双面性

拿破仑带着亚努斯的双面,透过占领欧洲各地,造成了可说是民粹主义原型的想法与态度,并使其大为散播,而往后的十九世纪,便成了民粹主义高涨的时代。此外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注定了他最终的败北。

拿破仑的兴起

雾月(Brumaire)十八日,公历一七九九年十一月九日,由拿破仑领导的行动结束了法国大革命。成立的执政府(Consulat)立刻宣言:「公民们,革命被当初开始的原则所僵化。革命至此结束了。」成为第一执政的拿破仑,一八〇四年开始了世袭制的帝制政体,这大概已经众所周知了。拿破仑与他所处的时代,可以说具备着亚努斯(Janus)的特性,也就是拥有相反的两面性。

乱世英雄拿破仑的「亚努斯」双面性

首先,他是法国大革命下产生的乱世英雄。拿破仑.波拿巴特(Napoléon Bonaparte),这个不太像法国的姓名,做为收拾乱世的而被当作英雄,现在依旧讲起拿破仑便会联想起法国,而此一波拿巴特的父姓,却让人难以联想到法国。如果法国没有发生革命,又或革命之中没有与周边各国发生战争,我们便难以想象这位在革命之前诞生于一七六八年成为法国领土的科西嘉岛(Corsica)的一介青年,得以如此迅速地爬上权利阶梯的顶端。

法国大革命爆发之际,他才二十岁上下,成为法兰西王时仅三十五岁前后。当革命战争正式展开时,不过是低阶军官的他,肯定没有什么出人头地的机会。恐怕连他本人也具有这样的认知吧。

熟悉卢梭的思想,对自由与平等理念抱持同感的年轻拿破仑,一般认为他的态度应该是更接近激进派雅各宾党人的,不过当他被卷入激荡的革命情势中,似乎便有意识的避开这些人。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他天才般的军事指挥者身份几乎都赞誉有加,这样的溢美之辞是正确,非军事史专家的笔者无法下判断,但他本身能正确够掌握周遭情况,例如现在该不该有动作,应该在哪个时间点上采取行动等,似乎确实拥有迅速下判断的能耐。

把军队留在埃及战线,他则早一步从战场返回巴黎发动的举动,或者从他即位之后立刻对政治、经济采取一连串改革政策的举动看来,的确让人有这样的感受。何况,他也非常周到地做了准备,采取了企图提升自己印象的各种策略。

挫败

拿破仑本身就反复向众人打出自己身为「革命之子」的印象。如何获得周遭的支持,一旦到手的权力又该如何确保,如何能发挥自己的领导魅力,为此拿破仑企图提升自我印象,因为他知道藉此获取人们自发性支持的重要性。

包括意大利战线在内,从前线往国内发送自己身为军事指挥者身先士卒为国民而战的信息,还透过图画让此印象渗透民间。当然其中或多或少有些夸大,像他这样短时间内为自己绘制大量肖像画与有自己登场的图画的军人或政治家,并不多见。

为他绘制前进意大利战线时翻越阿尔卑斯山脉的骑马画像,以及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画面的知名画家大卫(Jacques-Louis David),便是他偏好的画家。大卫本身似乎也相当崇拜拿破仑的超凡领导魅力。

乱世英雄拿破仑的「亚努斯」双面性

从继承革命的面向来看,拿破仑不只是靠画面印象而已。法国大革命中远征意大利时,他还堂堂说出「意大利的国民啊!法军前来切断桎梏诸位的铁鍊了!」这种平常人说不出口的话。

身为「自由与解放的旗手」,他执行的战争是在向欧洲各国国民推广自由,这便是他把革命战争正当化的论述。在战争的纷扰之中,占领柏林时他还颁布了知名的大陆封锁令,把英国视为最大假想敌,为了发展自己国家的资本主义而采用如此的经济政策。

简单而言,就是要欧洲大陆经济圈封锁英国的商品与资本,并趁这段期间推动欧陆内部工业化的想法。

不过最有名的,应该是冠上他名字的民法典,亦即所谓的拿破仑法典。动员了如冈巴塞雷斯(Jean Jacques Régis de Cambacérès)等当时一流的法学者们,召开超过一百次会议,而且这些反覆召开的会议中拿破仑本人出席超过半数,也参与了讨论。

整合完成的法典,首次把确立私有财产权的革命理念,体系性地明文记载于民法中。而且他也着手整备国家主导的教育体制。

乱世英雄拿破仑的「亚努斯」双面性

然而,亚努斯还有另一张脸孔。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他实际上就是军事独裁体制的领导人。最典型的例子,例如成为他失势契机的俄国远征,便因为他本身的错误判断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果只看这次远征,实在很难把他称为军事天才。

另外只因为自己有遭暗杀的危险,便动员警察启动监视国民的系统,更刺激了民众的神经。另外他还违反革命理念重新与天主教会建立关系,把殖民地的奴隶制度正当化。

重新把帝国贵族制度化也是原因之一,但更有甚者,是贵族任命时露骨的使用裙带关系,也就是犯下任命亲属家人,让他们担任占领地国王或政治领导者的错误。获得强势独裁权力的人似乎都会犯下这样的缺失,拿破仑自身也不例外。

乱世英雄拿破仑的「亚努斯」双面性

其中最讽刺的,就是现实中他继承革命理念主张国民自由的言说,竟回过头来反击他。对于遭法军占领的各地人民而言,新的想法与制度确实带来一定程度的刺激,但除此之外,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究竟是占领军,面对侵略者的法军,反而促成各国国民的团结一致意识。

例如在西班牙,神出鬼没以游击队形式造成拿破仑军队混乱的农民,他们这种行为是否称得上是某种先驱型态的民粹主义,可能还有讨论的余地,但在遭占领的普鲁士所采取的行动,很明显地便是一种民粹主义了。

对普鲁士而言,拿破仑的军队就像过于激进的黑船,濒临国家存亡危机的的普鲁士领导们,采取了一连串知名的普鲁士改革,包括军事制度与教育等,哲学家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也发表以「告德意志国民书」(或称「告日耳曼同胞书」)为题发表连续演说,唤醒国民意识,这也是极为有名的例子。

拿破仑带着亚努斯的双面,透过占领欧洲各地,造成了可说是民粹主义原型的想法与态度,并使其大为散播,而往后的十九世纪,便成了民粹主义高涨的时代。此外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注定了他最终的败北。他晚年在流放地圣赫勒拿岛(Saint Helena)述怀般的「打造一个世界帝国」梦想,最终也在虚无缥缈间灰飞烟灭。

拉丁美洲诸国的独立

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初形成近代世界,在大西洋两岸发生了革命变动这点,并非仅限于北美与欧洲,我们也不应该忽略拉丁美洲各地发生的事情。拉丁美洲脱离了西班牙或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形成了独立国家丛生的状态。

最初的事例并非出自西班牙领土,而是很神奇的从哥伦布最初航海到达的岛屿之一,也就是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也称海地岛)的一部分,从十七世纪便是法领地的法属圣多明哥(Saint-Domingue)展开。

这是与古巴邻接的加勒比海上岛屿。此处的独立运动还带有黑人奴隶解放运动的性质。当地对法国大革命下革命政府政治权利的推展和扩大产生共鸣,该岛以自由民杜桑.卢维杜尔(Toussaint Louverture)为领导者,广泛推动运动,并以获取独立为目标。杜桑之后遭拿破仑派遣的军队所逮捕,并被移送到法国,于一八〇三年客死法国。

但岛上运动并未因此断绝,到了一八〇四年便达成独立,让海地共和国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但是,独立之后内部势力斗争与武装军阀内战不绝,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现在,海地仍然持续内战状态,被指为拉丁美洲最贫困的国家。

乱世英雄拿破仑的「亚努斯」双面性

在克雷奥们已然持续展开运动的西班牙领地,也趁着欧洲法国大革命带出的一连串战争,以及拿破仑战争导致国际情势混乱之中,各地以克雷奥为主轴展开独立运动。但是,整个局面并不单纯。最初的运动是以反对拿破仑占领与统治西班牙本国为契机,随后整个越演越烈。

一八〇九年前后,独立战争的第一阶段,就如同欧洲在对应拿破仑使其逐渐走上败北的过程一般,也就是来自西班牙本国的压力获得胜利,例如由委内瑞拉革命家西蒙.波利瓦尔领导的运动,便因此暂时受到了中挫。这个第一阶段,到当地出身的克雷奥,荷西.德.圣马丁的独立军带领阿根廷共和国宣布独立的一八一六年为止,可以划下一到区分符号。

接下来的第二阶段,则相反地西班牙本国政治情势混乱,造成来自殖民本国的干涉弱化,加上国际情势也变得倾向独立这方。把拉丁美洲当作贸易与投资对象的英国,为了不让来自欧洲的军事性干涉掌握当地,还派出海军援助,独立不久的美利坚合众国也明确表现出拒绝欧洲插手干涉南、北美洲的军事与政治。一八二三年门罗总统发表的宣言,更加确认了此点。也就是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运动势力,获得盎格鲁美洲的非正式支持。

乱世英雄拿破仑的「亚努斯」双面性

如此一来西班牙领的阿根廷独立军于一八二四年大获全胜,确定了独立地位。位于阿根廷外围的智利、秘鲁、玻利维亚、乌拉圭等国也渐次独立。在墨西哥则因为克雷奥独立军势力与原住民之间存在微妙的对立关系,因此在第一阶段状况并不明确。

一八二一年,当地克雷奥统治阶层,为了抗拒西班牙本国的自由主义革命爆发而宣布独立,一八二四年制定了联邦共和国法律。葡萄牙殖民地的巴西,虽然革命开展与西班牙领地有所不同,但依旧是与欧洲情势、动向有相关连,一八二二年,巴西也达成了独立。

结语

如此介绍下来,似乎给人一种印象,就是一直强调拉丁美洲社会即便在独立后,仍旧维持着悲惨的状态,不过只仅是其中的一个面向。

拉丁美洲各种各样的异质文化相互冲撞之下,产生出了开朗强健的文化特质,这便是在这段期间内形成的。例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二十世纪后半作家贾西亚.马奎斯的作品,读来让人感受到压倒性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力,这种文学性的魄力,如了扣人心弦之外,实在找不出其他的形容。

此外,所谓的印第安文化,也根深柢固的保持在新受容的天主教信仰中,形成他们独特的世界观并且存续下来。由非裔人们所带来的文化,也为拉丁美洲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风情,并且持续至今。

参考文献:

《拿破仑传》《拿破仑波拿巴》《欧洲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